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巴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94 被引量:262H指数:9
相关作者:马君余兰英方旭东陶小红雷勇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影响因素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6篇食品
  • 6篇健康
  • 5篇艾滋病
  • 5篇病毒
  • 4篇血清
  • 4篇血压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4篇抗体
  • 4篇高血压
  • 4篇感染者
  • 3篇性行为
  • 3篇疫情
  • 3篇预防控制机构
  • 3篇食源
  • 3篇食源性
  • 3篇食源性致病菌
  • 3篇手足

机构

  • 92篇重庆市巴南区...
  • 9篇重庆市巴南区...
  • 5篇重庆市疾病预...
  • 5篇重庆市巴南区...
  • 4篇重庆市丰都县...
  • 3篇重庆市沙坪坝...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渝中区...
  • 2篇重庆市长寿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重庆市巴南区...
  • 1篇成都市疾病预...
  • 1篇重庆市第七人...

作者

  • 23篇马君
  • 19篇方旭东
  • 14篇余兰英
  • 13篇陶小红
  • 10篇雷勇
  • 10篇朱小玲
  • 8篇李鸿
  • 7篇潘冬梅
  • 7篇文雅婷
  • 6篇闫菊
  • 6篇张元群
  • 6篇刘成果
  • 5篇陈小玲
  • 4篇田智
  • 4篇陈晓玲
  • 4篇罗鑫
  • 4篇陈鹏
  • 3篇张静瑜
  • 3篇石平
  • 3篇刘利君

传媒

  • 18篇预防医学情报...
  • 8篇职业与健康
  • 8篇医学动物防制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职业卫生与病...
  • 3篇保健医学研究...
  • 2篇重庆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校医

年份

  • 6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3~2012年巴南区农村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重庆市是西部大开发中惟一的直辖市,巴南区属重庆发展的主城拓展区,下辖8个街道、14个镇,幅员面积1 825平方公里,是重庆的工业大区和农业大区。截止2012年底,巴南区总人口89万,其中,农业人口达51万,农村医疗机构担负着农村预防、医疗、卫生保健、卫生宣传任务,他们的卫生消毒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就医安全。
贺莉熊鸿雁李鸿
关键词:消毒监测农村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器消毒管理工作消毒工作质量
2007-2013年重庆市巴南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巴南区2007-2013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动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巴南区2007-2013年网络报告的各类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3年巴南区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5种31150例,年均发病率494.44/10万,2012年发病率最高,2009年发病率最低,其中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梅毒占乙类传染病的78.79%,丙类传染病中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80.08%,男女性别比1∶0.68,0~岁组占发病数38.63%、有逐年上升趋势,散居儿童、农民和学生占62.13%。结论 2007-2013年巴南区总的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趋势不明显,发病以病毒性感染病和低年龄为主,应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管理,同时要加大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乙肝-梅毒为主的血源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罗万云方旭东孙锐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疫情
重庆市巴南区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巴南区92例学生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学生人群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子系统中的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模块中筛选出现住址为巴南区、职业为学生的HIV/AID...
闫菊颜尧雄李会李建华余容
关键词:HIV/AIDS病例
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07年
2006年11月6日,某儿童在重庆市巴南区某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我们对该事件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卢麟万清忠方旭东
关键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门诊接种血管神经性水肿预防接种
重庆市某中学高三年级24例结核病情况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切实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卫生宣教,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自我保健能力,重视学生体能锻炼及住宅居住条件。方法采用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统计学方法。结果2005年3~8月底,重庆市某中学高三年级学生中发生一起传染性肺结核的暴发流行。在校学生1083人中发病24人,患病率22.2‰,12.9%班级发病,累及9.3%宿舍,其中多数患者集中在高三3班和该班女生宿舍,高三班级间及性别间发病有显著性差异,农村学生居多,占患者总数的91.3%。结论本次结核病暴发流行的原因:(1)学校对传染病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2)传染源隔离措施差,造成学生与传染源密切接触;(3)学生卫生习惯差,住宿环境差,学业繁重身体体质下降也是原因之一。
范春胡代玉周开宪苏倩
关键词:肺结核流行病学调查
2005-2014年重庆市巴南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重庆市巴南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巴南区2005—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4年巴南区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422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7.60/10万。全年出现2次流行高峰,第1次集中于3~7月,第2次集中于10月一次年1月。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x^2=28.15,P〈0.01),男性高于女性(x^2=3.94,P〈0.05),发病以3~15岁的学生及幼托儿童为主(84.43%)。结论巴南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学生是重点发病人群,应进一步扩大免疫覆盖范围,以降低发病率.
余兰英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重庆市巴南区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情况及探讨
2021年
该文基于当前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现状,探究重庆市巴南区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情况,紧紧围绕创建背景、创建情况、主要做法、工作亮点展开系统性阐述,总结健康促进医院建设经验,旨在为其他地区的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提供借鉴。
潘冬梅陈鹏苏耀
关键词:建设情况
重庆市巴南区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重庆市巴南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现状,为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辖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计调查3 900人,高血压患病615例(15.77%);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意义的变量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高血压家族史、饮酒、腰围、BMI值、体育锻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婚姻状况、饮酒、体育锻炼、肥胖均是巴南区成人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270、0.864、1.071、1.181、1.052、0.914、1.844)。结论巴南区18岁以上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中等水平,其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高血压家族史、饮酒、肥胖,文化程度、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控制高血压的流行和危害。
陶小红方旭东刘成果
关键词:高血压影响因素成年人
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疫情传播链的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疫情的传播特点,评价新型冠状病毒在潜伏期的传染性。方法以一起发生在重庆市的COVID-19聚集疫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并用统一的调查表,以现场调查和电话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129名密切接触者进行线索追踪和个案调查。采用传播链示意图分析传播关系,采用接触史示意图分析传染性。结果本起COVID-19聚集疫情由同学聚会分别引起了3起家庭(亲戚)和1起同事的聚集。R0=3.8,潜伏期接触的感染率为17.57%,平均发病前3 d有传染性,不同的接触方式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0,P<0.01),单次接触时间不同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8,P<0.01)。结论COVID-19潜伏期存在较强的传染性,越密闭狭小的空间传播风险越高,单次接触时间越长传播风险越高,存在间接接触传播方式。
赵寒李柏松夏宇周海龙李廷荣曾艺朱小玲周于祥李勤
关键词:传播链潜伏期
浅谈参加HIV抗体检测实验室血清学能力验证的体会
2015年
目的为了保证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断提高HIV抗体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印迹法(隔夜孵育)对质控品血清盲样进行检测。结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可行的质量控制体系,从而保证每次HIV抗体检测结果的正确性。结论按质控要求做好室内质控,在平时工作中注意各个环节的细节问题,加强试剂储存和仪器的维护保养,严格按照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操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王建马君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