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2,554 被引量:7,296H指数:22
相关作者:高保娇胡国胜李志勇张星孙友谊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79篇期刊文章
  • 16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89篇金属学及工艺
  • 657篇化学工程
  • 6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62篇理学
  • 75篇文化科学
  • 61篇电气工程
  • 58篇自动化与计算...
  • 52篇冶金工程
  • 48篇机械工程
  • 37篇建筑科学
  • 32篇兵器科学与技...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8篇农业科学
  • 2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电子电信
  • 8篇医药卫生
  • 7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21篇合金
  • 241篇镁合金
  • 206篇力学性能
  • 206篇力学性
  • 198篇复合材料
  • 198篇复合材
  • 172篇数值模拟
  • 172篇值模拟
  • 163篇铝合金
  • 136篇纳米
  • 113篇改性
  • 109篇树脂
  • 108篇乙烯
  • 75篇尼龙
  • 74篇性能研究
  • 73篇显微组织
  • 70篇动力学
  • 64篇分子
  • 61篇相场
  • 60篇纳米复合材料

机构

  • 2,542篇中北大学
  • 71篇太原理工大学
  • 65篇太原工业学院
  • 26篇清华大学
  • 25篇太原科技大学
  • 18篇中国兵器科学...
  • 18篇太原钢铁集团...
  • 16篇山西省集成精...
  • 15篇山西大学
  • 14篇北京科技大学
  • 14篇常州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宁...
  • 11篇河北工业职业...
  • 10篇北京工业大学
  • 10篇北京航空航天...
  • 1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南京理工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天津大学
  • 7篇教育部

作者

  • 338篇张治民
  • 213篇刘亚青
  • 211篇侯华
  • 174篇赵宇宏
  • 161篇白培康
  • 141篇胡国胜
  • 110篇李迎春
  • 87篇徐宏
  • 79篇赵贵哲
  • 79篇张宝红
  • 78篇刘斌
  • 76篇李玲
  • 72篇王强
  • 69篇薛勇
  • 65篇贾润礼
  • 62篇王标兵
  • 60篇杨晶
  • 59篇毛红奎
  • 58篇付一政
  • 56篇党惊知

传媒

  • 375篇热加工工艺
  • 124篇铸造技术
  • 104篇工程塑料应用
  • 74篇特种铸造及有...
  • 61篇中北大学学报...
  • 54篇化工新型材料
  • 51篇锻压技术
  • 50篇塑性工程学报
  • 50篇兵器材料科学...
  • 39篇新技术新工艺
  • 33篇高分子材料科...
  • 33篇塑料科技
  • 33篇塑料助剂
  • 32篇锻压装备与制...
  • 30篇功能材料
  • 29篇中国胶粘剂
  • 28篇化工中间体
  • 26篇绝缘材料
  • 25篇Journa...
  • 22篇塑料工业

年份

  • 7篇2024
  • 87篇2023
  • 104篇2022
  • 88篇2021
  • 89篇2020
  • 118篇2019
  • 135篇2018
  • 140篇2017
  • 163篇2016
  • 168篇2015
  • 181篇2014
  • 133篇2013
  • 167篇2012
  • 168篇2011
  • 144篇2010
  • 153篇2009
  • 157篇2008
  • 165篇2007
  • 122篇2006
  • 51篇2005
2,5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高密度聚乙烯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紫外辐照技术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物(HDPE-g-MAH),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紫外光辐照时间、单体及引发剂浓度、第二单体苯乙烯(St)等因素对接枝率及凝胶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辐照时间为30s时,接枝效果最佳。马来酸酐(Maleicanhydride,MAH)用量的增加使接枝率不断上升,而接枝效率则在MAH含量为5.2%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光引发剂二苯甲酮(Benzophenone,BP)的用量对接枝率及凝胶含量有重要影响,其用量为0.5%时接枝效果较好;St的加入使接枝物的凝胶含量显著降低。
李振中何伟马雅琳张文熊
关键词:马来酸酐紫外辐照接枝高密度聚乙烯
RTM工艺用室温可固化环氧树脂体系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选取了三种低黏度且可以室温固化的环氧树脂体系:QC350A/B,1564/HY3487,EV6620/HVC188,表征了树脂体系的流变性能、室温固化固化度及固化物弯曲性能.结果表明:三种环氧树脂体系在20~50℃有适于树脂传递模塑(RTM) 工艺的低黏度操作平台;室温固化2 周内固化度可达到90%,可以完成室温固化;室温固化21 d弯曲强度与高温后处理试样相当,弯曲弹性模量优于高温后处理试样,室温固化能够满足使用性能要求.
樊虎杜瑞奎王智赵贵哲张彦飞
关键词:室温固化流变性能固化度
充型过程的数值模拟技术被引量:12
2007年
铸造充型过程的数值模拟技术是铸造领域的前沿技术。采用这些技术进行充型过程的数值模拟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充型过程中金属液流动的自由表面和速度分布。介绍了充型过程数值模拟的发展过程、数学模型,探讨了充型过程的计算方法以及自由表面的处理,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张舒娟侯华杨晶毛红奎
关键词:充型过程数值模拟
军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8年
军工院校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军工行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责任,为了适应新时期军工行业及军民融合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军工人才是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目前军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军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展建议。
赵占勇李玉新梁敏洁刘斌
关键词:军工院校创新创业
Synthesis and Performance of Controllable Morphology Nano-SrFe12O19 with Citric Acid Method
Using citric acid method synthesizes the controllable morphology SrFe12O19 nano-particles combining the experi...
王永飞张存瑞景红霞李巧玲叶云
前原位聚合法改性乙烯基酯树脂的研究
2009年
提出前原位聚合聚酰亚胺齐聚物改性VE树脂的新方法.以与VE树脂发生反应且中、低温条件下惰性的单体为溶剂,就地合成了活性端基醚酰亚胺齐聚物,然后将VE树脂与含有活性端基醚酰亚胺的共聚单体共混、共聚,得到改性VE树脂(PE I/VE/RS)体系;研究了体系的反应性和固化物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性,并以扫描电镜为手段,对固化树脂的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固化树脂宏观上呈透明状,微观上为均相结构,PE I作为增强相在接近分子水平上均匀分散在VE树脂中,正是由于这种相结构的存在,导致改性VE树脂(PE I/VE/RS)体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其弯曲强度为102.7M Pa,冲击强度为16.8 kJ/m2,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4℃,极限氧指数为25.7.PE I/RS/VE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为311.6 M Pa,冲击强度为106.9 kJ/m2,极限氧指数为29.7.
李玲龚兵陈剑楠
关键词:乙烯基酯增韧
正火态50SiMnVB钢Johnson-Cook本构方程的建立被引量:18
2009年
对正火态的50SiMnVB钢常温下的准静态和动态力学特性进行测试,得出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根据Johnson-Cook模型,建立正火态50SiMnVB钢从准静态到动态较宽应变速率范围的物理本构方程。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本构方程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刘盼萍尹燕常列珍薛勇
关键词:正火
甲基丙烯酸锌与炭黑共同补强天然橡胶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在开放式炼胶机上,分别以直接添加和原位生成2种方法向天然橡胶(NR)基体中添加甲基丙烯酸锌(ZDMA),制备了2种类型的ZDMA与炭黑共同补强的NR硫化胶,X射线衍射(XRD)分析证实,成功制备了ZDMA。扫描电镜(SEM)研究表明,原位生成ZDMA硫化胶的断面比直接添加ZD-MA硫化胶的粗糙很多,表现出更强的界面结合力。力学性能研究表明,用ZDMA部分替代炭黑,可以有效提高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在相同添加量下,原位生成ZDMA硫化胶的力学性能优于直接填充ZD-MA硫化胶的。
张博刘亚青张志毅
关键词:天然橡胶甲基丙烯酸锌炭黑补强
箱体端盖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Anycasting软件对箱体端盖凝固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凝固温度分布预测了缩孔、缩松产生的位置。采用增大冒口体积的方法对原铸造工艺方案进行了优化,改进方案的模拟表明,能使铸件得到充分补缩,最终可以消除缩孔、缩松等缺陷,满足了实际生产的要求。
唐奕党惊知
关键词:缩孔缩松数值模拟
Cr^(3+)和Ni^(2+)复合掺杂的尖晶石氧化物用于提高钻孔热电池放电性能(英文)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提高用于油气以及地热钻井热电池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和电压稳定性,将Cr和Ni离子同时掺杂到尖晶石锰酸锂中。通过固相法制备的LiCr_xNi_yMn_(2-x-y)O_4(0≤x≤0.3,0≤y≤0.3)材料显示出结晶度良好的尖晶石相结构和规则的八面体形态。研究了LiCr_xNi_yMn_(2-x-y)O_4材料与LiNO_3-KNO_3共晶电解质的热相容性以及LiCr_xNi_yMn_(2-x-y)O_4/Li-Mg-B电池体系在10~30 mA·cm^(-2)的电流密度以及200~300℃的温度范围内的放电性能。用Cr^(3+)和Ni^(2+)部分取代尖晶石中的锰,增强了尖晶石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电池的电压和容量。其中,LiCr_(0.1)Ni_(0.3)Mn_(1.6)O_4在10 m A·cm^(-2)和300℃的条件下具有最大比容量713.29 mAh·g^(-1),在LiNO_3-KNO_3熔盐电池中放电性能良好。
宋恒旭牛永强赵宇宏连冬晓任敬霞张妍妍侯华
关键词:热电池尖晶石型锰酸锂放电性能
共2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