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49 被引量:1,380H指数:17
相关作者:丁锐李丽霞王杨科张涛宁光辉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理工大学陕西省果业管理局郑州轻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97篇农业科学
  • 80篇轻工技术与工...
  • 45篇生物学
  • 32篇医药卫生
  • 14篇化学工程
  • 10篇理学
  • 7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花青苷
  • 20篇色谱
  • 16篇相色谱
  • 16篇氨基酸
  • 15篇高效液相
  • 14篇液相色谱
  • 13篇高效液相色谱
  • 13篇黑米
  • 12篇活性
  • 11篇同工酶
  • 10篇液相
  • 10篇营养
  • 10篇愈伤
  • 10篇愈伤组织
  • 10篇黑稻
  • 9篇亲缘
  • 9篇狼牙刺
  • 8篇亲缘关系
  • 8篇响应面
  • 8篇响应面法

机构

  • 249篇陕西省资源生...
  • 172篇陕西理工大学
  • 5篇中国药科大学
  • 5篇郑州轻工业学...
  • 5篇陕西省果业管...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汉中市农业科...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商洛学院
  • 2篇汉中职业技术...
  • 2篇阜阳师范大学
  • 2篇西乡县金太阳...
  • 2篇西安海关技术...
  • 1篇大连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运城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02篇李新生
  • 39篇吴三桥
  • 36篇江海
  • 30篇韩豪
  • 20篇曹小勇
  • 16篇胡选萍
  • 16篇邓百万
  • 16篇张志健
  • 15篇刘水英
  • 14篇王昕
  • 14篇耿敬章
  • 14篇赵璇
  • 13篇丁锐
  • 13篇陈德经
  • 13篇米桂
  • 13篇付静
  • 12篇周建军
  • 12篇杨智勇
  • 11篇高玥
  • 10篇马娇燕

传媒

  • 33篇氨基酸和生物...
  • 13篇食品工业科技
  • 12篇食品科学
  • 12篇陕西理工大学...
  • 11篇北方园艺
  • 11篇食品科技
  • 10篇安徽农业科学
  • 9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食品工业
  • 6篇食品研究与开...
  • 6篇生物资源
  • 5篇种子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生化药物...
  • 4篇中国野生植物...
  • 4篇食品安全质量...
  • 3篇中国酿造
  • 3篇中成药
  • 3篇中国食品添加...
  • 2篇吉林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20篇2023
  • 15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12篇2019
  • 5篇2018
  • 11篇2017
  • 11篇2016
  • 17篇2015
  • 15篇2014
  • 20篇2013
  • 13篇2012
  • 14篇2011
  • 7篇2010
  • 1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2篇2006
  • 10篇2005
2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为害柳树的片角叶蝉感器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4
2021年
片角叶蝉为危害柳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在陕西省汉中市采集到的柳树片角叶蝉,经鉴定为片角叶蝉亚科柳宽突叶蝉和黑纹片角叶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叶蝉触角、喙端、前足末端的感器进行扫描观察,发现共有5种感器(毛型感器、刺型感器、锥型感器、腔型感器和微毛)、9种亚型。柳宽突叶蝉触角分布有毛型感器StⅠ、锥型感器SbⅠ、腔型感器Sca和微毛,喙端有毛型感器(StⅠ、StⅡ和StⅢ)和微毛,前足末端分布种类最多,有毛型感器StⅠ、刺型感器(SchⅠ和SchⅡ)、锥形感器(SbⅠ和SbⅡ)和微毛;黑纹片角叶蝉触角分布有毛型感器StⅠ、锥形感器SbⅠ和微毛,喙端分布毛型感器(StⅠ、StⅡ和StⅢ)和微毛,前足末端分布有毛型感器StⅠ、刺型感器(SchⅠ和SchⅡ)、锥形感器SbⅠ和微毛。经比较,两种片角叶蝉感器的分布类型和数量均有差异,而同种雌雄虫之间几乎无差异。腔型感器Sca为叶蝉科昆虫中首次发现。
于凯戴子威李虎
关键词:感受器超微结构
基于分子对接虚拟筛选PBP2a蛋白蒲公英活性成分抗菌剂
2021年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是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生耐药的原因之一,基于该靶点的中药成分虚拟筛选有助于发现中药在治疗细菌耐药的有效物质,因此基于分子对接技术从蒲公英中筛选出可能抗MRSA的天然药物,并初步探讨所筛选活性化合物与PBP2a蛋白相互作用机制。选择PBP2a蛋白3D结构(PDB ID:5M19),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以原配体苯唑西林打分值为参考进行筛选,在PBP2a蛋白活性位点处,打分值高于原配体的候选化合物共计57个。其中,蒲公英甾醇、异绿原酸A、款冬二醇、羽扇豆醇、齐墩果酸对PBP2a蛋白有较好的结合作用。这5种物质都与ARG151、ARG241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作用,且异绿原酸A和齐墩果酸报道有增敏和抑菌作用。实验结果可以为发现新型抗菌药提供理论基础。
刘旭吕小刚梁引库穆阿宁
关键词:分子对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药筛选青霉素结合蛋白
超声辅助浸提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为了在浸提过程中更加科学合理地应用超声技术,根据笔者和他人的研究结果,对超声波在植物化学成分浸提中的作用、强化浸提效果的机理和影响浸提效果的因素作了分析探讨。
张志健
关键词:超声波影响因素
腌制蔬菜营养成分的测定被引量:5
2000年
分析了腌制蔬菜中的泡菜 ,盐浸渍菜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结果显示 :泡菜和盐浸渍菜中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分别为 4 6 1% ,15 95 % ,10 2 8% ,2 19% ,2 3 2 9%和 3 11% ,2 6 49% ,15 19% ,2 42 % ,2 0 0 5 %。其氨基酸总量为 74 5 0 45mg/g ,6 6 4876mg/g ,其中必需氨基酸占 37 46 39%和43 6 76 1%。
周选围吴三桥熊焱李焕喜王建林
关键词:腌制蔬菜营养成分氨基酸
2,4-二硝基氟苯衍生法测定游离氨基酸方法的优化被引量:29
2000年
以美国HPLC 110 0系列为基本实验设备 ,在流速为 1 0ml/min ,紫外检测器波长为 36 0nm ,运行时间 2 5min ,进样量为 10ul情况下 ,筛选了流动相梯度、2 ,4_二硝基氟苯用量、柱温 ,测定了回收率。结果表明 :FDBN衍生法分析游离氨基酸 ,流动相Ⅰ为 0 0 4NKH2 PO4 ( pH =7 2± 0 0 5 ,40 %KOH调整 )缓冲液 ;流动相Ⅱ为乙腈的水溶液 ,其浓度为 5 5 % ,流动相Ⅰ的百分比梯度为 86 / 0min— 88/ 2min— 86 / 4min— 70 / 10min— 30 / 2 0min— 10 / 2 1min— 0 / 2 4.0min ,1%FDBN用量为 5— 2 0ul,柱温 40℃ ,样品AA浓度大于 0 5nmol/ul,17种AA分离效果最佳。此方法AA回收率在10 0 %~ 10 4%之间。
张宏杰周建军李新生吴三桥李会宁
关键词:氨基酸
NaIO_4-H_2O_2-肾上腺素-Cu^(2+)化学发光新体系测定尿中肾上腺素被引量:3
2006年
尿中肾上腺素经层析柱分离,0.01 mol/L H3PO4洗脱。洗脱的肾上腺素试液酸度调至pH 5~6并加入少量Cu2+,经60℃水浴加热后,试液以H3PO4为介质,H2O2存在下,与NaIO4反应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尿中肾上腺素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9~5.0×10-7g/mL肾上腺素,检出限为4.7×10-10g/mL,相对标准偏差为3.0%(5.0×10-8g/mL肾上腺素,n=11)。
聂峰宁光辉吴迎春何云华邓斌
关键词:化学发光流动注射肾上腺素
杜仲雄花
2017年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属于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Eucommia)乔木植物,又名丝绵树,仅1属1种,是中国特有物种,也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它既是名贵的木本药材,又是优良的产胶树种和重要的化工原料。杜仲树高可达20米,胸径50厘米。树冠圆球形,树皮深灰色,树体各部折断均具银白色胶丝,小枝光滑,无顶芽。花单性,花期4~5月,雌雄异株,无花被,生于幼枝基部的苞叶内,与叶同放或先叶开放。早在2 000多年前我国医学家就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杜仲:"味辛、平、无毒。治腰脊痛,补中、
胡红忠杨慧李新生
关键词:杜仲科神农本草经腰脊痛苞叶
利用EST同工酶鉴定天麻品种及亲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鉴定3种天麻品种及其亲缘关系。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三种天麻菌株酯酶(EST)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天麻不同菌株之间酯酶同工酶活性不同,酶谱条带数在4~5条,且具有特征谱带。B、G的酶谱条带数基本相同;R、B、G的酶谱条数依次分别为4条,5条,4条;其中基本酶带有3条;G号菌株与B号菌株的相似度指数为0.89,说明这两个菌株间亲缘关系最近。G号菌株与R菌株的相似度指数为0.75,反映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丁锐
关键词:EST同工酶酯酶同工酶酶谱酶带
陕西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样线法于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对陕西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并计算其物种多样性、均匀性及不同生境群落间的相似性。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内共发现鸟类17目40科105种,其中雀形目鸟类41种,非雀形目鸟类64种,种类较多的科有鸭科(Anatidae)12种、鹭科(Ardeidae)10种、鹬科(Scolopacidae)7种、噪鹛科(Leiothrichidae)6种;在湿地公园分布的鸟类中,东洋界物种占33.33%,古北种占34.29%,广布种占32.38%;湿地公园内共发现留鸟56种、夏候鸟22种、冬候鸟17种、旅鸟10种;牧马河湿地公园不同群落内的鸟类多样性和均匀性均不同,其中湿地群落的鸟类多样性和均匀性都最高;在湿地公园内,林地群落与农田群落的相似性最高,农田群落与居民点间相似性次之,湿地群落与林地群落间相似性最低。
王琦颜文博徐晓麒黄浩段延
关键词:鸟类群落多样性均匀性
汉中绿茶中6种矿质元素含量及其溶出特性被引量:15
2014年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汉中绿茶主栽地区的7个品种茶叶消化液和茶叶水浸出液中Mn、Zn、Fe、Cu、Ni、Cr 6种矿质元素的含量。以这些矿质元素的含量及其溶出率作为另一种分析评价汉中绿茶品质的依据,实验回收率在92.70%~102.5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以下。结果表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能准确测定绿茶及绿茶水浸出物中的矿质元素的含量,且方法简单、快捷;从溶出率和矿质元素的含量来看,相对其他几个供试品种而言,有机锌硒茶、鹏翔茶粉、汉中仙毫和汉中绿茶品质较好。
党娅刘水英
关键词:绿茶原子吸收光谱法矿质元素溶出率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