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品数:1,124 被引量:10,333H指数:43
相关作者:窦海鸽王素娟朱正国张克俭郭婷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43篇期刊文章
  • 17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4篇农业科学
  • 228篇生物学
  • 7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1篇医药卫生
  • 26篇经济管理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天文地球
  • 4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53篇养殖
  • 63篇对虾
  • 57篇水产
  • 57篇饲料
  • 55篇罗非鱼
  • 51篇绒螯蟹
  • 50篇中华绒螯
  • 50篇中华绒螯蟹
  • 44篇细胞
  • 42篇鱼类
  • 38篇营养
  • 38篇基因
  • 34篇蛋白
  • 34篇三角帆
  • 34篇三角帆蚌
  • 31篇银鲫
  • 29篇异育
  • 29篇水产养殖
  • 28篇繁殖
  • 26篇异育银鲫

机构

  • 1,116篇上海水产大学
  • 47篇中国水产科学...
  • 46篇中国水产科学...
  • 25篇中国水产科学...
  • 22篇浙江大学
  • 19篇国家海洋局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华东师范大学
  • 17篇宁波大学
  • 14篇浙江省淡水水...
  • 14篇河南师范大学
  • 14篇中国水产科学...
  • 13篇中国水产科学...
  • 12篇复旦大学
  • 1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0篇同济大学
  • 9篇合肥工业大学
  • 9篇丽水学院
  • 9篇中国水产科学...
  • 8篇浙江省海洋水...

作者

  • 100篇李思发
  • 98篇李家乐
  • 65篇周洪琪
  • 63篇成永旭
  • 53篇冷向军
  • 51篇王武
  • 50篇何培民
  • 50篇杨先乐
  • 46篇吴旭干
  • 42篇蔡完其
  • 35篇李小勤
  • 31篇钟俊生
  • 27篇王成辉
  • 25篇黄旭雄
  • 24篇杨筱珍
  • 23篇赵金良
  • 23篇李应森
  • 22篇沈和定
  • 20篇汪桂玲
  • 18篇邹曙明

传媒

  • 223篇上海水产大学...
  • 114篇水产学报
  • 52篇水产科技情报
  • 4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6篇海洋渔业
  • 25篇科学养鱼
  • 25篇水生生物学报
  • 22篇中国水产
  • 18篇渔业现代化
  • 17篇水利渔业
  • 16篇动物学杂志
  • 14篇中国海洋湖沼...
  • 13篇淡水渔业
  • 13篇水产科学
  • 11篇海洋水产研究
  • 10篇生物技术通报
  • 10篇Curren...
  • 10篇安徽农业科学
  • 10篇浙江海洋学院...
  • 10篇2007年中...

年份

  • 2篇2011
  • 6篇2010
  • 21篇2009
  • 180篇2008
  • 287篇2007
  • 208篇2006
  • 142篇2005
  • 115篇2004
  • 35篇2003
  • 25篇2002
  • 20篇2001
  • 11篇2000
  • 13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6
  • 2篇1995
  • 10篇1994
  • 15篇1993
  • 17篇1992
1,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鲇胚胎及其仔鱼发育的连续观察被引量:8
2007年
鲇的成熟卵为典型的多黄卵,为不完全盘状卵裂;水温(24±1)℃时,鲇胚胎发育历时35 h,总积温840-875℃.h;脱膜后第1 d,仔鱼口未形成,2日龄口基本形成,口裂宽(B)与日龄(d)的关系可表示为:B=0.0165+0.3282d(r=0.9756,n=7,P〈0.01,2≤d≤8);仔鱼孵出后第3 d开口摄食,仔鱼存在混合营养期,持续时间1 d,仔鱼开口摄食的适口食物为枝角类;发育至8日龄时,仔鱼期结束,此时鲇鳍褶消失,鳍条分化,外形与成鱼相似。
乔志刚石灵常国亮王武
关键词:胚胎仔鱼发育
丁香酚对大黄鱼麻醉效果的研究被引量:88
2002年
赵艳丽杨先乐黄艳平吴寅
关键词:丁香酚大黄鱼麻醉效果麻醉剂
上海世博园白莲泾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
2006年3月至8月对白莲泾的浮游甲壳动物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共检出枝角类6属13种,桡足类6属8种。主要优势种为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微型裸腹溞(M.micru...
陈立婧王熙宇顾静张饮江何培民
关键词:白莲泾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
文献传递
罗非鱼主要病害控制技术被引量:3
2006年
王民权葛朋彪
关键词:奥利亚罗非鱼病害控制技术最适生长温度经济鱼类致死温度
缢蛏线粒体DNA三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目的: 将提取缢蛏线粒体DNA的碱变性法、蛋白酶K法、高盐沉淀法加以比较,以得到最方便快速提取线粒体DNA的方法。方法: 分离缢蜂肌肉组织,液氮磨碎后,用3种方法提取线粒体DNA,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线...
关键词:线粒体缢蛏MTDNA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三角鲂与团头鲂正反杂交F_1的遗传性状被引量:46
2002年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数理统计方法,对团头鲂、三角鲂及其正反杂交F_1的比例性状和框架参数进行分析,探讨了亲本形态性状在子代中的遗传传递情况。结果表明:(1)正反交F_1形态都表现出较多的母性遗传特征,但三角鲂母本对杂交F_1遗传特征的影响强于团头鲂母本。(2)躯干部特征、头尾轴特征及背棘等为区分团头鲂、三角鲂及其正反杂交F_1的重要因子。
杨怀宇李恩发邹曙明
关键词:遗传性状团头鲂三角鲂杂交母性遗传子代
鲇肠道黏液细胞的类型、分布、发育及分泌方式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利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试剂(AB-PAS,AB染液pH2.6),对鲇(Silurus asotus)肠道黏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黏液细胞的发育与分泌方式。结果显示:鲇肠道黏液细胞染色后呈深蓝色、淡蓝色和浅蓝色,主要含有酸性黏多糖:形态上进一步可将其分为囊状、梨状和杯状三种形态。肠道中黏液细胞的分布密度以中肠最高。其次是后肠,前肠最低;肠道黏液细胞由肠黏膜基底层细胞衍生后,不断向肠腔表层推移而发育成熟;发育过程中黏液细胞内富含大小不等的黏原颗粒,其分泌方式为顶浆分泌。
乔志刚陈生智程鸿轩王武
关键词:肠道
可口革囊星虫受精过程及早期卵裂的细胞学变化被引量:21
2008年
为探究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受精过程中精子入卵、极体排放、雌雄原核的形成与结合以及早期卵裂的特点,为胚胎发育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及指导人工育苗,显微观察了可口革囊星虫卵母细胞的形态;用荧光染色剂HOECHST33258对已固定的成熟卵及受精卵进行染色的方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可口革囊星虫受精过程及第一与第二次卵裂的细胞学变化。成熟卵呈椭圆形,卵膜较厚,核区偏位,染色体排列整齐。在水温30℃-31℃、盐度23条件下,授精后5min-10min,精子完成入卵;授精后10min-20min,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释放第一极体;授精后20min-30min,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放出第二极体,部分受精卵的第一极体分裂为二;授精后30min-40min,雌、雄原核形成,并相互靠近向卵中央迁移;授精后40min-50min,雌、雄原核在卵中央结合成合子核;授精后50min-70min及70min-90min分别完成第一及第二次卵裂。可口革囊星虫的受精过程及早期卵裂的细胞学特点为:1)成熟卵是处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具有受精能力;2)精子入卵位点是随机的,存在多精入卵现象;3)雌、雄原核以融合方式结合成合子核;4)第一及第二次卵裂均为经裂、不等裂。
竺俊全王武应雪萍许式见曾海祥陈惠群
关键词:可口革囊星虫受精卵裂
近五十年陕西凤县林麝分布区的变迁
麝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CITES Ⅱ;IUCN[LR/nt]),至今数量严重下降.由20世纪60年代的250万头下降到目前的6~7万头,而且种群下降趋势越来越快,80年代之前,我国麝资源每10年减少一半,而80年代后,...
薛文杰姜海瑞胡忠军徐宏发
关键词:林麝一级保护动物
文献传递
鱼类胆汁的应用被引量:8
2006年
从鱼类胆汁的成分、代谢、毒性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鱼类胆汁可用于促进动物生长、抗菌消炎、疾病检测及治疗、水环境监测等领域,但其毒性问题也应引起相应重视,以达到合理利用的目的。
李小勤冷向军
共1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