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信息研究所

作品数:23 被引量:104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军会孙金华刘晨峰孙金华张呈祥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植被
  • 4篇植被指数
  • 3篇数据共享
  • 3篇气候
  • 2篇电子政务
  • 2篇信息共享
  • 2篇遥感
  • 2篇植被覆盖
  • 2篇中国东南
  • 2篇生态
  • 2篇水土
  • 2篇水土流失
  • 2篇水温
  • 2篇土地利用
  • 2篇污染
  • 2篇美国电子政务
  • 2篇归一化植被指...
  • 2篇大气环境
  • 2篇大数据
  • 1篇氮磷

机构

  • 23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天津城建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交通部公路科...
  • 1篇湖南省环境保...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深圳市水务(...
  • 1篇中兴仪器(深...
  • 1篇重庆市生态环...

作者

  • 11篇王维
  • 7篇王文杰
  • 5篇刘孝富
  • 4篇刘军会
  • 3篇张哲
  • 2篇曾秀俐
  • 1篇方利
  • 1篇田石强
  • 1篇胡圣武
  • 1篇杜蕴慧
  • 1篇何立环
  • 1篇刘海江
  • 1篇高振记
  • 1篇刘柏音
  • 1篇沈忱
  • 1篇赵明月
  • 1篇陈强
  • 1篇张恒庆
  • 1篇蒋卫国
  • 1篇郭翔

传媒

  • 12篇环境工程技术...
  • 5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保护
  • 1篇测绘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0-2018年鄂尔多斯市植被覆盖度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植被变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受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生态工程、城市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人类活动是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评估区域植被覆盖度的人为影响值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鄂尔多斯市融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几”字湾都市圈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等国家和区域战略,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且位于我国北方防沙带的南侧,对维护国家整体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基于变异系数的人为影响模型,分析鄂尔多斯市2000—2018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定量探究气候与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识别人类活动影响区域,区分正向、负向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8年鄂尔多斯市植被覆盖度平均值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从0.23升至0.35,总体呈现由低、中覆盖向中高、高覆盖转化的趋势.2000—2018年NDVI变异系数为0.005~4.360,植被稳定性较弱,变异系数高值区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人为变异系数为−0.25~1.50,研究区西部受人类干扰程度较大,而东部受干扰程度较小.人类活动的正向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部,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4.00%,与近年来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密不可分.人类活动的负向影响区域主要分布在鄂托克旗西北部等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为工矿用地,且这些区域是采矿场增加区域之一,很大程度上受到矿产开发的影响,同时该区域处于防风固沙屏障区和生物多样性优先区,不仅关系到鄂尔多斯市的人居安全保障,而且关系到内蒙古自治区乃至京津冀、华北及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因此需进一步加强人类活动管控工作,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郑颖娟刘军会刘洋马苏周甲男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气候变化
鄂尔多斯市防风固沙功能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鄂尔多斯市是京津风沙源治理的重点区域,其防风固沙功能提升对于筑牢北方生态屏障和维护环京津地区的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影像以及气象、植被、土壤等数据资料,采用修正的风蚀模型(RWEQ),评估了鄂尔多斯市防风固沙功能,揭示了防风固沙功能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18年鄂尔多斯市防风固沙量为95.07×10^(8)t,单位面积防风固沙量为10.95×104 t/km^(2),高值区主要位于东部和北部,整体上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②2000—2018年,鄂尔多斯市防风固沙功能呈增加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6.96%;空间上,其防风固沙功能明显提升区域主要位于准格尔旗和乌审旗的东南部,面积占比为54.89%;稳定区域位于杭锦旗、鄂托克旗、伊金霍洛旗的部分区域,面积占比为29.76%;降低区域位于杭锦旗北部和鄂托克旗西部,面积占比为15.33%.③鄂尔多斯市防风固沙功能变化与降雨量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占比均呈显著相关.研究显示,长期生态保护修复显著提升了鄂尔多斯市防风固沙功能,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仍存在功能退化区域,未来科学实施生态修复是筑牢鄂尔多斯市生态屏障的主要方向.
马苏刘军会康玉麟刘洋郑颖娟周甲男
东江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水土流失是吸附态氮磷污染输出的主要方式,也是面源污染评估的重要环节。以东江湖流域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土壤侵蚀经验模型和氮磷污染负荷经验模型对研究区的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重点提取并分析了耕地面源污染负荷,并划分出农业面源污染重点控制区,为流域农业面源的氮磷流失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东江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土壤侵蚀总量为144.7万t,吸附态氮磷的流失总量分别为2658.3和504.1t,其中旱地吸附态氮磷流失风险高于水田;由化肥施用而产生的吸附态氮磷流失量分别为1561.9和215.4t,分别占耕地吸附态氮磷流失总量的58.8%和42.7%;东江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主要区域包括沤江区、浙水区以及主要河流入湖的环湖区。
郭翔杜蕴慧刘孝富田石强王文杰刘晨峰曾秀俐
关键词:水土流失氮磷污染负荷农业面源
面向业务驱动的大气环境数据资源分类体系及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在对分类法和分类体系发展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分类法在知识管理中的功能转变,分析不同分类体系下有关环境行业的类目特点、局限性;对大数据发展背景下以数据共享为核心的分类体系方法——美国电子政务共享框架(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FEA框架)的数据分类、元数据服务的思想和内容进行梳理,以大气环境科学综合数据采集与共享平台的建设为例,探索业务驱动型的科学数据分类体系。结果表明:随着知识载体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分类法发生从知识组织到知识发现、共享的功能转变;随着网络信息、知识社区和政府信息共建共享的不断发展,分类法从传统的学科分类法向面向业务的主题分类法发展;分析FEA框架数据参考模型的分类思想和使用方法,基于业务分析,采取科学性、实用性、均衡性原则,建立面向业务驱动的大气环境科学大数据标准化体系,共包含11个大类;制定元数据注册表,开发全文检索服务,满足大数据使用特点。
孙彩萍王维张亚青
关键词:大气环境大数据信息共享元数据
基于生态产品价值视角的矿区植被恢复成效评估:以神东矿区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产品价值提升是矿区实施植被恢复的主要目标.神东煤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原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为了解神东矿区近30年来植被恢复成效,本文基于遥感影像、地面观测和经济统计数据,采用修正后的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引入生态系统质量调整系数用以区分同类生态系统内部差异,构建区域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模型,评估1990—2018年神东矿区生态产品价值及时空变化特征,从生态产品价值视角定量揭示矿区植被恢复效益.结果表明:①从整体上看,近30年神东矿区生态产品总价值增加6.57×10^(8)元,单位面积生态产品价值增长84.33×104元/km^(2),其中价值增高区域占65.35%,主要位于矿区东部的哈拉沟、大柳塔、石圪台、柳塔、乌兰木伦煤矿以及矿区西部的活鸡兔井;价值量减少区域占33.32%,主要位于乌兰木伦河沿岸及矿区西部的寸草塔、布尔台、补连塔、上湾煤矿边缘地区.②从不同服务类型看,其生态产品价值增量自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调节服务、供给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增量分别为3.35×10^(8)、1.84×10^(8)、1.14×10^(8)和0.23×10^(8)元,其中增幅最大的为供给服务,增长率达273.78%.③从不同恢复模式看,2018年单位面积生态产品价值自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经济林模式(291.31×104元/km^(2))、光伏灌草模式(182.47×104元/km^(2))、生态林模式(171.70×104元/km^(2))、风沙防治模式(166.74×104元/km^(2)),近30年这4种模式的单位面积生态产品价值均呈增加趋势,分别增加177.68×104、48.62×104、32.80×104、166.74×104元/km^(2).其中,经济林模式兼具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单位面积生态产品价值最高且增量最多,能够有效提升矿区生态产品价值;光伏灌草模式和生态林模式能提供较高的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但供给服�
周甲男马苏郑颖娟刘洋刘军会
关键词:植被恢复神东矿区
嵌套式静态采样箱的设计及其在稻田甲烷通量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总结得出温室气体静态采样箱设计的基本准则,并以洞庭湖不同湿地类型甲烷排放通量观测为出发点,设计了嵌套式采样箱。该采样箱的优势在于高度和体积可调节,运输和不使用时,顶箱可放入延长箱中不占体积;使用时,顶箱扣在延长箱上增大体积,采样箱高度随延长箱数量的变化而改变。稻田试验性观测发现,洞庭湖区4月早稻甲烷的平均排放通量为10.37mg/(m2·h)。结果表明,应用嵌套式静态采样箱开展湿地甲烷监测结果可靠。但采样操作需在40min内完成,以避免箱体内部环境变化引起甲烷排放不稳定。
刘孝富王文杰王维蒋卫国刘海江毕军平温月雷陈强
关键词:湿地甲烷
2000-2010年长江上游林草覆被变化与水土流失研究
采用Landsat TM遥感影像,基于面向对象自动分类结合地面调查等方法,提取长江上游的2000、2005、2010年三期土地覆被信息,分析十年间长江上游林地草地面积、植被覆盖度指数(NDVI)、土壤侵蚀量量与侵蚀强度的...
孙金华张志苗王维国巧真
关键词:水土流失土壤侵蚀遥感影像
美国FEA框架和数据中台技术在大气环境数据资源共享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在回顾科学数据管理及共享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信息共享建设规范进行梳理,揭示精细化业务共享局限。对美国电子政务共享框架(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简称FEA框架)和数据中台技术的内容、组成和特点进行分析,评估其用于大气环境数据资源共享方法探索的可行性。FEA框架是美国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建设的方法论,具有服务行业战略发展目标、全程执行共享考核等特点,可为行业共享数据发现—共享边界刻画—共享绩效评估提供方法论;数据中台是近年来国内企业级数据资源共享应用技术,具有面向业务发展全局,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治理体系,满足数据资源的共享、复用、业务需求响应等功能。采用FEA框架和数据中台技术开展京津冀和汾渭平原大气环境数据资源共享设计,围绕数据资源共享建设中的重点问题——数据共享清单、数据标准化和实时业务响应等进行研究,并归纳技术路线。实践结果表明,基于FEA框架和数据中台技术建立的大气环境数据共享实现路径,即“数据资产发现—数据标准化—共享业务敏捷处理”能较好地实现一站式大气环境数据共享的目标,满足绩效考核要求。
孙彩萍王维
关键词:大气环境数据共享数据标准化
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恢复力是生态系统的固有特征,可通过系统遭受干扰后恢复到原稳定态的时间和速率来衡量.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对于掌握流域生态系统变化规律,指导长江流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概率衰减法评估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力,首先获取了2001—2020年长江流域每16 d的250 m分辨率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以及重采样技术,获得年度1000 m分辨率的EVI数据;然后,计算每个栅格2001—2010年、2001—2011年、2001—2012年直至2001—2020年共11年的EVI变化斜率;以全流域为统计单元,统计11年间EVI变化斜率持续为正和持续为负的栅格数量,采用衰减函数进行拟合,正负衰减的时间差表征生态系统恢复力;以6767个小流域为对象,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力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20年来长江流域整体EVI在逐渐增加,空间分布差异在逐渐增大.正、负衰减时间差为29.48 a,生态系统处于正向恢复状态.生态系统恢复力呈上游及下游入海口低、中游地区高的特点,其与降雨量、地形(海拔和坡度)、林草覆盖率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相关.在海拔1000~1500 m、坡度25°~30°、林草覆盖率较大的山地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力最高;而在高海拔或低海拔地区以及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生态系统一旦受到干扰或破坏则较难恢复.研究显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整体上呈正向演替,得益于长江大保护的政策;长三角地区因人类活动频繁,生态处于逆向演替,而上游地区如金沙江、大渡河、岷江一带生态系统恢复力较低,与水电开发、地质灾害是否相关需进一步研究.
刘孝富张志苗刘柏音王莹罗镭邱文婷
关键词:长江空间异质性植被指数
厦门港口规划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港口开发建设对城市的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港口附近,港口开发带动了临港产业的发展,港口建设开发过程中对土地资源(尤其是生态用地)的占用导致建设用地需求与生态用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港口土地资源供应越来越紧张。选取厦门港港区及港区后方10 km范围内的陆域为研究区,从土地自然生态属性方面考虑,采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在不改变区域内已开发建设用地用途的情况下,对港口区域剩余土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得到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及分布。结果表明:厦门港研究区域内剩余土地资源的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185.43、61.56、174.75 km^2。说明厦门港口区域建设开发强度较大,尤其是厦门市区内土地资源承载力较弱,已不适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
张志苗孙金华王维邓小东张呈祥
关键词:港口规划土地资源承载力生态适宜性评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