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作品数:11 被引量:719H指数:8
相关作者:左玉华方蓉章晖蔡伟青张玮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慢性病综合防治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患病
  • 4篇代谢
  • 4篇代谢综合
  • 4篇代谢综合征
  • 4篇综合征
  • 4篇患病率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2篇蛋白尿
  • 2篇血糖
  • 2篇胰岛素抵抗
  • 2篇社区糖尿病
  • 2篇糖调节
  • 2篇体重
  • 2篇体重指数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慢性

机构

  • 11篇上海市曹杨社...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糖尿病...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糖尿病...

作者

  • 7篇项坤三
  • 7篇包玉倩
  • 7篇陆俊茜
  • 6篇左玉华
  • 6篇贾伟平
  • 5篇姜素英
  • 4篇陈蕾
  • 4篇陆惠娟
  • 3篇刘兰花
  • 3篇方蓉
  • 2篇沈琴
  • 2篇李青
  • 1篇蔡伟青
  • 1篇马晓静
  • 1篇孙庆毅
  • 1篇章晖
  • 1篇候旭宏
  • 1篇魏丽
  • 1篇王文霞
  • 1篇陈莹

传媒

  • 4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社区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人群周围神经病变的横断面调查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糖尿病(DM)及糖调节受损(IGR)人群周围神经病变(PN)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1998-2001年上海市华阳及曹杨社区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基线调查建立的IGR及DM队列人群进行PN的筛查,共完成筛查739例,男347例,女392例,年龄21~104岁,平均年龄为(66.4±13.2)岁。原有IGR患者再次接受75g葡萄糖耐量试验,以进一步确定糖代谢状态,PN采用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进行诊断。对与PN有关的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社区IGR和DM人群的PN患病率分别为24.6%和36.6%,其中在新诊断DM人群中为25.3%,在已诊断DM人群中为39.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6,95%CI为1.057~1.096,P<0.001)、糖尿病病程(OR=1.305,95%CI为1.122~1.518,P<0.001)、体质指数(OR=1.083,95%CI为1.026~1.143,P=0.004)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1.159,95%CI为1.007~1.335,P=0.040)是与PN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HbA1c>7.4%患者的PN患病风险约为HbA1c<6.5%患者的1.8倍(OR=1.777,95%CI为1.009~3.130,P=0.044)。结论上海社区高血糖人群中,近1/3患PN,不仅在DM,且在DM前期IGR阶段PN即有较高的患病率。加强血糖控制以及减轻体重可能对PN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沈琴贾伟平包玉倩陆俊茜陆惠娟左玉华杜颉吴晓岭顾惠琳项坤三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病率
上海市两社区人群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关系被引量:25
2004年
目的 探讨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关系。方法 选择3532例(男1622例,女1910例)年龄20岁以上的社区人群,测定其尿白蛋白、尿肌酐、体重指数、血压、腰围、臀围、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 h血糖、血脂谱、空腹胰岛素。尿白蛋白/肌酐比30~300 mg/g诊断为微量白蛋白尿。结果 (1)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01),微量自蛋白尿组的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无微量白蛋白尿组;(2)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随代谢紊乱的加重呈升高趋势(趋势分析P<0.001);(3)高血压和高血糖分别是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影响因素(前者OR值=2.15,P<0.00l;后者OR值=1.64,P=0.01)。与无代谢异常组相比,二种代谢异常组和MS组发生微量蛋白尿的OR值显著升高,分别为3.93、4.77(P均<0.001)。结论 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与高血压和高血糖独立相关,多种代谢异常集聚的个体发生微量自蛋白尿的风险显著增加,尤以MS为甚。
李青贾伟平陆俊茜陈蕾吴元民姜素英项坤三
关键词: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代谢综合征
Janus激酶抑制剂在风湿病中的临床应用前景被引量:2
2020年
Janus激酶(JAK)抑制剂作为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通过阻断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传送途径,直接或间接抑制多种细胞因子,进而抑制炎症反应。近年来,JAK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多种自身免疫病,获得满意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文即对JAK抑制剂近年来在风湿病领域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全面评价这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艳青王健新万梦红刘彧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JANUS激酶免疫抑制剂靶向治疗
上海市曹杨社区2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6
2003年
目的 调查上海市曹阳社区 2 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 ,并进行 75 g葡萄糖耐量实验 (OGTT) ,测定空腹血脂、体重指数 (BMI)、血压。结果 ①上海市曹杨社区 2 0岁以上人群超重、肥胖、糖尿病、糖调节受损、高血压、高胆固醇 (TC)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血症、高三酰甘油 (TG)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 2 5 .6 3%、4 .2 0 %、11.33%、13.93%、37.5 8%、10 .4 6 %、2 .6 0 %、2 0 .92 %、2 7.6 6 %和 7.72 %。②上述疾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其中 5 0岁以上人群高血糖、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 5 0岁以下人群的 2~ 3倍。③社区人群中 2 / 3者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 ,且近 1/ 3者合并 2种或2种以上的代谢异常。
姜素英章晖左玉华刘兰花原永明方蓉蔡伟青贾伟平项坤三
关键词:流行病学代谢综合征
两种代谢综合征工作定义在上海地区人群中应用的比较被引量:125
2004年
目的 比较 1999年WHO及 2 0 0 1年美国第三次胆固醇教育计划 (ATPⅢ )中提出的两种代谢综合征 (MS)工作定义在中国人群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由 1999~ 2 0 0 1年上海华阳和曹杨社区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基线调查资料中 ,取年龄为 2 0~ 74岁人群有完整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等资料者共 2 0 4 8人 (男性 896人 ,女性 115 2人 )。分别应用WHO(1999)及ATPⅢ的MS工作定义诊断MS ,并比较MS的患病率及其构成组分患病率的异同。结果  (1)WHO(1999)及ATPⅢ定义诊断出的MS患病率分别为 17 14 %和 10 95 % ,前者显著高于后者。 (2 )两种定义诊断MS的一致率为 4 5 17% ,另有 4 2 0 2 %的MS仅符合WHO(1999)定义 ,12 81%的MS仅符合ATPⅢ定义。 (3)WHO(1999)定义诊断出的高血糖及腹型肥胖是ATPⅢ (2 0 0 1)定义的 1 74及 4 38倍(16 74 %比 9 5 7% ,33 0 4 %比 7 5 4 % )。 (4)两种定义诊断的MS者的体重指数、腰围与臀围比、血压、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尿白蛋白 /肌酐比值都显著高于非MS者。结论 用两种定义诊断的MS都能较好地反映MS者代谢异常集聚的程度 ;WHO(1999)较ATPⅢ工作定义更能反映中国人群MS及构成组分的特点 ,能诊断出更多的MS。
贾伟平项坤三陈蕾陆俊茜包玉倩吴元民姜素英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
上海社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慢性肾脏并发症患病现状调查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慢性肾脏并发症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上海社区已建立的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队列人群进行筛查,收集空腹血和3~6个月内不同日期3次晨尿进行检测,以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在30~299.9μg/mg 范围内判断为微量白蛋白尿,并以血肌酐浓度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结果共完成筛查406例,其中糖尿病者244例;糖调节受损者162例,平均年龄67.5岁±13.8岁。(1)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分别为20.9%和10.5%;(2)糖尿病人群中肾小球滤过率轻、中、重度下降的比例分别为41.6%、37.0%、1.2%,糖调节受损人群中为34.2%、47.25、1.9%。按肾小球滤过率分类计算的肾功能不全患病率在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人群中为38.2%和49.1%;(3)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血脂紊乱、心血管病史及高龄的糖尿病病人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显著升高。收缩压、腰围、空腹血糖及心血管病史分别与高血糖人群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独立相关;(4)随年龄增高,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按肾小球滤过率分类计算的肾功能不全在高血压病人中比例较高(48.5%)。排除年龄影响后在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300μg/mg 范围内肾小球滤过率与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正相关。血肌酐、年龄及收缩压分别与高血糖人群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1.73 m^2)^(-1)独立相关。结论上海社区高血糖人群慢性肾脏并发症患病率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对于高血糖病人慢性肾脏并发症的检测除了检查尿白蛋白的排泄外,还应该对肾小球滤过率进行评价。
王文霞贾伟平包玉倩陆俊茜陆惠娟左玉华杜颉刘兰花方蓉项坤三
关键词:糖尿病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
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初步探索被引量:49
2010年
马晓静孙庆毅包玉倩陆惠娟左玉华贾伟平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控制中心慢性并发症血糖控制
上海市成人代谢综合征流行调查被引量:405
2003年
目的 分析上海社区 2 0~ 74岁人群中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syndrome ,MS)及各组的患病现况及其伴发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IR)情况。方法 由 1999~ 2 0 0 1年上海华阳和曹杨社区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基线调查资料中 ,取有完整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等资料的 2 0~ 74岁人群共 2 0 4 8人 (男性 896例 ,女 115 2例 )列入本次分析。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根据WHO(1999)代谢综合征的工作定义。结果  (1)上海社区 2 0~ 74岁人群MS患病率为 17 14 % ,男性在 4 5岁以上及女性在 5 0岁以上MS患病率明显升高 ,6 5~ 6 9岁患病达到高峰。 (2 )MS中最多见的表现形式是高血糖 (或IR) +血脂异常 +中心性肥胖及高血糖 (或IR) +血脂异常 +中心性肥胖 +高血压。 (3)胰岛素抵抗在MS及各组分的伴发频率分别为 :MS71 6 5 %、糖尿病 6 1 11%、糖调节异常38 2 7%、高血压 35 76 %、血脂异常 38 4 0 %、中心性肥胖 38 39%及微量白蛋白尿 37 98%。结论 上海社区 2 0~ 74岁人群中约 1/ 6者患MS ,胰岛素抵抗在MS及各组分中普遍存在 ,尤以糖尿病及MS为甚。
陈蕾贾伟平陆俊茜包玉倩吴元民姜素英项坤三
关键词:成人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胰岛素抵抗并发症
上海市曹杨社区糖尿病死因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曹杨社区糖尿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制定糖尿病社区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0-2005年曹杨社区居民死亡资料,对不同年份、性别、年龄的糖尿病死亡率进行统计和死亡原因分析。结果2000-2005年曹杨社区因糖尿病死亡184人,占总死亡人数的4.44%,粗死率为34.74/10万,标化死亡率为34.83/10万。男女死亡比为0.75,女性死亡高于男性。死因顺位为心脑血管病变(35.33%),肾病肾功能衰竭(9.24%),感染性疾病(7.61%),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3.21%)。糖尿病患者平均死亡年龄(73.68岁)低于非糖尿病患者(78.71岁)。结论曹杨社区糖尿病死亡率高,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保健措施,加强健康监护是使糖尿病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张玮左玉华彭良普陈莹魏丽候旭宏
关键词:糖尿病死亡率
高血压的表现类型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上海社区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 ,各高血压亚组的临床特征及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 5 6 2 8例 2 0岁以上的社区人群进行血压、体重指数 (BMI)、血糖、血脂、胰岛素等测定 ,调查人群中共有高血压 2 173例 ,其中既往有明确高血压史 14 5 6例 ,新发高血压 717例 ,后者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值被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 (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 (IDH)及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组 (SH +DH) ;然后根据血糖值进一步将新发的高血压人群分成正常血糖组 (NGT)、糖调节受损组 (IGR)及糖尿病组 (DM )。结果 ①高血压的患病率为 38.6 1%。新发高血压者占高血压总人群的 33.0 0 %。新发高血压人群中ISH占 2 6 .2 2 % ,IDH占 4 1.70 % ,SH +DH占 32 .0 8%。②高血压各亚组的BMI、腰围 (W )、腰臀比 (WHR)、三酰甘油 (TG)、餐后2h血糖 (2hPG)均较正常血压组 (NBP)明显升高。③新发高血压者中ISH组年龄大 ,2hPG较高 ,但胰岛素抵抗较轻 ;IDH组年龄轻 ,较肥胖 ,胰岛素抵抗较重 ;而SH +DH组兼有年龄大、肥胖 (腹型肥胖 )及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等特点。④在糖代谢异常伴高血压者中 ,以ISH及SH +DH更为多见。结论 ①总体脂含量、体脂分布、血糖、血胰岛素、血脂是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
李青包玉倩陈蕾陆俊茜吴元民姜素英项坤三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胰岛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