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计划委员会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伟曾德树陈志杰王汉民张伟更多>>
- 相关机构: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转变计划职能 加强宏观调控
- 1992年
-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十年改革以来,我省经济体制发生明显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得到发展。按照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相应改革了计划、财政、金融、价格、物资、外贸等管理体制。过去那种高度集中。
- 吴解勋
- 关键词:社会主义优越性生产经营自主权多种经济成份社会公正
- 青海资源开发策略亟待调整
- 1999年
- 80年代中期,省委省政府在科学地分析青海的基本省情以及全国的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后,适时地提出了“改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发资源、振兴青海”的经济发展战略.十余年来。
- 陈昌正
- 关键词:地方经济
- 关于建立人口控制学的思考
- 1999年
- 世界人口增长日益加快,对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及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寻求和拓宽人口控制的渠道和途径,科学地制定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措施及方法等,这都是人口控制实践深入发展所提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应该建立人口控制学学科,研究人口控制理论。
- 张伟
- 关键词:人口增长生态环境社会问题
- 声波测井确定滑坡滑动面的效果被引量:10
- 1998年
- 通过两个滑坡勘查应用实例,论述了声波测井技术在确定滑坡滑动面中的实用性和准确性。由于滑动面上部和下部组成物质在结构、岩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声波测井曲线在滑动面位置产生异常跃变现象。利用异常跃变特征点,可准确判定滑面埋深及滑带厚度。本文还分析了利用声波测井曲线判定滑面的效果及精度,并与钻探方法判定滑面的效果和精度进行了对比。结合地层岩性、钻孔孔径以及孔内是否出现缩径、塌孔等问题,对两种方法取得结果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和修正。经后期治理工程验证,声波测井判定滑面位置准确可靠。
- 王健罗志胜侯宝健
- 关键词:声波测井滑动面
- 青海省全面节约规划研究
- 1995年
- 坚持节约、反对浪费,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内容,应当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一、全面节约工作的指导思想90年代,要把节约工作提高到新的高度,其指导思想是: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满足性节约为主,实行全面节约方针,努力提高社会综合经济效益.(一)以满足性节约为主.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两种性质的节约,一种是满足性节约,另一种是限制性节约.所谓限制性节约,是在某些主产要素短缺的情况下,对合理的社会需求实行强制性的节约措施,这对缓解资源紧张状况,保证重点建设需要,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作为克服困难的一种暂时性措施,当前和今后还会继续采用,但从长远看不是发展方向.所谓满足性节约,是在满足合理社会需求前提下实现的节约,主要是通过改进管理和技术进步,降低消耗和提高主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率,增加产出而取得的节约效果.这种节约与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社会主义主产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是一种积极的、长久的节约措施,是今后应当采取的主要节约形式.(二)实行全面节约.具体是:1、全要素节约.全面节约就是实行全要素节约,社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物力。
- 施永祥徐建龙胡珊郑湘玲
- 关键词:产业结构资源利用固定资产投资
- 解放思想是深化改革的先导
- 1998年
- 王胜德
-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反对本本主义邓小平理论思想大解放
- 青海省宏观数据库
- 李生栋段樊华孙饶斌等
- 《青海省宏观数据库》是该省第一个网络版省级宏观数据库,包含年度库和月度库,年度库和月度库又分别由字典库和数据库组成。年度库现存放了十九个统计大类的2500多条宏观经济指标(含分类指标),月度库现存放了100多条指标,数据...
- 关键词:
- 关键词:经济管理字典库数据库网络互连
- 关于重申建设项目执行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及落实有关政策的通知
- 1995年
- 西宁市、海东行署、各自治州环保局、计委、经委、城建局、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
- 关键词:建设项目执行环境管理程序环境保护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振兴青海经济的新蓝图
- 1996年
- 青海是一个资源富省、地域大省,开发和扶贫是青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任务。从省情出发,"九五"期间和到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继续实施"改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发资源,振兴青海"的发展战略,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加速工业化进程,促进青海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而进步。为此,今后工作中主要遵循以下方针:——坚持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增加经济总量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结合起来,实现速度、效益、后劲的统一。——坚持实行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坚持把加强农牧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坚持把开发优势资源作为振兴经济的主要途径。——坚持实施"科教兴青"战略。——坚持实行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节约战略。——坚持实行分类指导的方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九五"期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奋斗目标是:到2000年,基本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全省城乡多数居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目前处于贫困状态的83万农牧民基本解决温饱;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物质技术和经济体制基础。农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增长,农村牧区经济全面发展。主要农牧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到2000年,粮食产量达到135万吨,自给水平有所提高。蔬菜、肉类、禽蛋和奶类基本实现自给。到2010年,基本实现粮食自给。资源开发初步形成四个基地,产业技术质量明显提高。到本世纪末初步形成氯化钾、硫酸钾、电解铝、金属镁、特种钢、高纯镁砂
- 苏森
- 关键词:青海经济农牧业
- 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几点认识
- 1986年
- 青海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这个文件,除提出了“七五”时期的任务要求外,还对本世纪末以前的发展战略,有了一系列的明确要求。作为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战略,它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的发展计划,纳入全省统一计划的轨道,以便加快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谓总体战略,包括战略思想、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从而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战略整体。
- 杨生杰
- 关键词:工农业总产值经济区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