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系

作品数:914 被引量:2,327H指数:18
相关作者:安承武陈清明李洪谱范永昌陈海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58篇期刊文章
  • 4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4篇电子电信
  • 130篇机械工程
  • 116篇理学
  • 1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62篇一般工业技术
  • 4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4篇电气工程
  • 20篇医药卫生
  • 10篇天文地球
  • 10篇化学工程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生物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冶金工程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19篇激光
  • 139篇激光器
  • 121篇光纤
  • 88篇光学
  • 58篇放大器
  • 49篇光放大
  • 48篇光放大器
  • 46篇红外
  • 46篇传感
  • 43篇通信
  • 41篇透镜
  • 40篇超导
  • 38篇光栅
  • 35篇CO_2激光
  • 34篇半导体
  • 32篇网络
  • 32篇互连
  • 32篇感器
  • 32篇传感器
  • 28篇光束

机构

  • 908篇华中理工大学
  • 25篇武汉邮电科学...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华中师范大学
  • 7篇湘潭大学
  • 6篇华中光电技术...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武汉大学
  • 4篇武汉军械士官...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天津理工学院
  • 3篇武汉材料保护...
  • 3篇邮电部
  • 2篇华东船舶工业...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

  • 178篇黄德修
  • 165篇李再光
  • 59篇孙军强
  • 57篇阮玉
  • 56篇易新建
  • 55篇曹明翠
  • 50篇陈清明
  • 48篇刘贤德
  • 40篇安承武
  • 38篇李洪谱
  • 38篇丘军林
  • 38篇郑启光
  • 38篇刘德明
  • 37篇陆冬生
  • 37篇罗风光
  • 34篇叶嘉雄
  • 30篇徐启阳
  • 30篇赵兴荣
  • 28篇王又青
  • 27篇张新宇

传媒

  • 135篇华中理工大学...
  • 84篇激光技术
  • 80篇中国激光
  • 65篇光学学报
  • 40篇光电工程
  • 26篇光子学报
  • 22篇应用光学
  • 18篇物理学报
  • 16篇红外技术
  • 15篇光电子.激光
  • 14篇红外与毫米波...
  • 13篇激光与红外
  • 13篇光通信技术
  • 12篇Journa...
  • 12篇电子学报
  • 12篇高技术通讯
  • 10篇科学通报
  • 10篇光学技术
  • 10篇应用激光
  • 10篇激光杂志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14篇2001
  • 107篇2000
  • 103篇1999
  • 121篇1998
  • 156篇1997
  • 99篇1996
  • 86篇1995
  • 72篇1994
  • 51篇1993
  • 47篇1992
  • 34篇1991
  • 8篇1990
  • 6篇1989
  • 1篇1988
9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光敏玻璃制作微透镜列阵被引量:1
1994年
对特种光敏玻璃及其微透镜列阵的成型机理及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六角密排结构,在远紫外线下曝光,问时进行热循环处理,成功制作出直径为400μm、表面凸起高度达9.0μm的微透镜列阵。
罗风光曹明翠李洪谱艾军徐军
关键词:光敏玻璃微透镜列阵
激光和光纤在医学上的应用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综述了激光和光纤在医学应用上的最新进展,并详细讨论了先纤传感器、集成激光一光纤系统在现代医学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骆清铭刘贤德李再光
关键词:激光光纤
电子激发态铜卟啉与DNA作用的共振Raman光谱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水溶卟啉作为光敏剂很可能在将来广泛应用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是一种很好的抗癌药物模型化合物,因此从分子水平阐明卟啉与DNA作用机理,是近年来吸引人的重要课题.1990年,Lupin等人用位于卟啉Soret带和Q带的峰值功率较高的脉冲纪光共振纪发卟啉naman谱,研究卟啉与DNA相互作用时发现,水溶铜卟啉与DNA形成了纪发态复合物(exciplex),而其它金属卟啉衍生物则都不行.随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1)
陆冬生陆琳赵晓杰安承武范永昌江山李再光黄素秋
关键词:抗癌药散射谱
高频激励CO_2激光器1.5kW低阶模多折腔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介绍了高频激励千瓦级激光器低阶模多折腔的设计过程和实验结果,获得模式结构TEM00+TEM01的15kW输出,发散角为163mrad,M2=1.70。
陈培锋丘军林陈涛杨天楚
关键词: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
反应式脉冲激光溅射淀积AlN薄膜化学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就反应式脉冲激光溅射淀积制备氮化铝(AlN)薄膜的过程,讨论了激光脉冲能量密度及脉冲频率对所制备薄膜结构性能的影响,并对薄膜的化学稳定性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薄膜中存在有未反应的单质铝时,薄膜的化学稳定性极差。比较而言,具有高取向性,择优生长的致密AIN微晶膜的化学稳定性优于结构相对疏松的非晶膜。实验测试得到,在75℃,85%的H3PO4溶液和20℃,05M的NaOH溶液中,AlN微晶膜的溶解速度分别为265nm·min-1和146nm·min-1,激活能为232KJ·mol-1和363KJ·mol-1;在同样条件AlN非晶膜的溶解速率分别为552nm·min-1和306nm·min-1,AlN非晶膜在H3PO4中的激活能为184KJ·mol-1。
汪洪海郑启光魏学勤丘军林
关键词:AIN薄膜化学稳定性
三重相关匹配滤波技术的研究
1998年
分析了实现二重相关和三重相关的方法,讨论了根据三重相关的结果来重建信号的算法,探讨了以二重相关匹配滤波和三重相关为基础的三重相关匹配滤波技术.并以随机脉冲的相关检测为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三重相关匹配滤波在信噪比改善方面优于二重相关和三重相关.
刘国华陈汝钧刘贤德
关键词:信号重建信号处理
1.3μm光学环行器正向损耗及反向隔离比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1992年
在理论及实验上分析了影响光环行器插入损耗及反向隔离比的因素,讨论了环行器中起、检偏镜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起、检偏镜的各组参数存在最佳选择,以保证环行器具有低插损、高隔离比及与偏振无关的特性.作者研制的环行器正向损耗小于1dB,反向隔离比在25.5dB与28dB之间.
周宓黄德修刘德明柳清菊
关键词:正向损耗环行器
折射微透镜制备中离子束刻蚀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被引量:1
2000年
建立氩离子束对光刻胶微透镜的刻蚀模型 ,模拟折射微透镜制备中的离子束刻蚀工艺过程。通过模拟可以预先获得离子束在不同倾斜入射状态下所得到的折射微透镜的截面轮廓 ,为优化离子束的刻蚀工艺奠定基础 ,同时也可以确定刻蚀过程的终点时刻。
陈长虹易新建赵兴荣
关键词:微透镜离子束刻蚀计算机模拟
干涉图像处理软件系统的一种设计方法被引量:3
2000年
本从运用干涉法测量高功率激光腔镜表面面型干涉条纹的处理要求出发 ,首先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分析了系统需求 ,建立了系统原始对象图 ,然后提出了本系统的软件结构模型 ,最后实现了用于强激光腔镜面型检测的软件系统。
周次明张耀宁程祖海
关键词:面向对象
离子束刻蚀YBCO超导薄膜
1993年
该文报道了用Ar^+离子束刻蚀Y_1Ba_2Cu_3O_(7-δ)超导薄膜,得到线宽40、20和10μm的微桥图案,刻蚀后的微桥Tc基本没有下降,微桥的SEM照片显示图案边缘清晰,该实验研究了刻蚀参数对薄膜刻蚀速率的影响.
程政赵兴荣周方桥郝建华麦哲洪
关键词:离子束刻蚀超导薄膜
共9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