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文化研究院
- 作品数:24 被引量:39H指数:4
- 相关作者:郭渊刘彦臣张宇石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天文地球更多>>
- 万莉梅:春晖照得桃李香被引量:2
- 2019年
- 万莉梅,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乌拉草编结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从教30多年,一直坚守在教学培训第一线,心如春晖育英才,桃李压枝满天下,将长白山乌拉草编结技艺(以下简称'长白山草编技艺'发扬光大。2008年,万莉梅率领草编教师团队,在国家惠农政策阳光工程的扶持下,在梅河口市曙光镇安全村举办了首次长白山草编技艺传承培训班,从此拉开了长白山草编技艺传承培训的序幕。十年间,这一星星之火燎遍整个吉林省大地。截至目前,已在吉林省内培训两万余名草编学员,成立组建草编专业合作社达67个。
- 王可航崔巍刘智文无
- 从金日成与张蔚华的世纪友情看中朝文化交流的特点
- 2009年
- 该文通过对朝鲜国家领袖金日成与中国抗联战士张蔚华的跨国情义的梳理,认为金日成与张蔚华的世纪友情呈现出中朝文化交流中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源远流长,二是情深义重,三是内容丰富。
- 刘彦臣
- 关键词:金日成
- 满族刺绣纹样艺术特征及其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满族刺绣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形式,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民族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但随着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满族刺绣等手工刺绣的发展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发展断层等一系列的发展危机。基于此,文章对满洲刺绣纹样类型以及艺术特征进行探讨,对满洲刺绣纹样在文创中的应用路径进行了研究,为满洲刺绣寻找全新的发展道路,让传统文化再次焕发出新的光芒。
- 崔巍
- 关键词:艺术特征
- 长白山满族刺绣特征与流变研究
- 2024年
- 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留存有大量满族民间刺绣。这块土地经历了多次大的人口迁徙,这对满族刺绣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有很大影响,但从留存实物的种类、技艺方法上,很难总结满族刺绣的特点。通过对东北地区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这些在历史上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与满族相近的少数民族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后发现,满族刺绣起源于结实耐磨的缝补工艺,又在发展过程中将剪、缝、纹饰三者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北方民族民间刺绣艺术。满族刺绣在传承发展中逐渐融入外来文化的色彩观、价值观,因此造型、色彩、针法、绣技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当我们理清这一发展脉络时,便会惊讶和感叹满族原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 王纪
- 关键词:艺术特征
- 东北边境少数民族非遗资源旅游开发调查研究报告
- 东北少数民族非遗资源非常丰富,东北边境旅游开发利用少数民族非遗资源非常重要,但至今未有文章对此进行综合探讨。笔者深入田野展开调查,以丹东、珲春、绥芬河和满洲里四座边境城市为例,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揭示东北边境旅游开...
- 赵春兰
- 关键词:边境旅游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 长白山老把头传说传承人访谈 孙卫东:长白山人参文化的守护者
- 2019年
- 孙卫东,通化市人,'长白山老把头传说'通化市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通化市人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特聘专家,韩国野山参大学客座教授,'参道'理论创始人,2018年度通化好人。2007年至2014年,孙卫东到长白山地区拜访民间采参把头、放山人近百人,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关于老把头的传说、故事、放山采参习俗、传统人参种植、加工技艺的文字、图片资料。
- 崔巍刘智文无
- 满族服饰刺绣文化符号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满族刺绣作为满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主体纹样中记载着满族先祖的遗迹和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图腾遗迹。满族刺绣的发展不仅凝结着满族人民的智慧,其与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相互碰撞,使其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文章以符号学的方法剖析满族服饰刺绣文化符号语言、特征等,了解到了满族服饰刺绣文化的自然审美和艺术审美,然后探究满族服饰刺绣文化符号的价值所在,以为当今现代服饰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更好地对满族服饰刺绣文化进行传承和再造。
- 崔巍
- 关键词:满族服饰符号语言
- 秦开东拓与修筑燕北长城时间新考被引量:3
- 2013年
- 中国战国时期燕将秦开东拓与修筑燕北长城是件划时代大事,但史籍所载时间并不明确,以致当今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采取列表进行出生纪年推理、燕国内政外交形势文献分析与年代排除法等方法,试对此问题再进行一次全新的考析。首次明确提出秦开东拓时间当在前265年(武成王七年)至前252年(燕王喜二年)13年间;设辽西等四郡约在前263年、辽东郡约在前260年左右;修筑燕北长城时间当在前262年(孝王十年)至前244年(燕王喜十一年)的18年间,先筑张北、次筑辽西、再筑辽东障塞,后筑"幕北"外城。证明《资治通鉴》所载前244年燕国已筑完燕北长城时间准确可信。
- 李树林李妍
- 关键词:考析
- 棒槌鸟:解读人参习俗文化的密码被引量:1
- 2017年
- 笔者以采参习俗中的棒槌鸟为节点,结合红山文化遗存,破解了采参习俗中的棒槌鸟就是猫头鹰信仰的一种转化形式。因为女真一满族采参信奉萨满信仰,因而猫头鹰信仰在采参习俗中世代流传。棒槌鸟见证了采参习俗信仰对象在漫长历史岁月中的发展流变,是我们打开文化记忆的一把钥匙。
- 赵春兰刘峥
- 关键词:人参
- 非遗视域下满族医药保护、传承与发展被引量:5
- 2020年
- 满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元的历史文化价值,在疾病治疗、养生防病方面功效显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当代社会价值,其保护、传承与发展将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发挥重要作用。满族医药非遗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亟须开展生产性保护开发。满族医药存在尚未形成理论体系、保护性开发项目欠缺、人才紧缺、资源分离分散等问题。建议依托传承人深入挖掘满族医药丰富内涵,尽快构建满族医药理论体系,建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促进满族医药项目保护性开发,整合满族医药资源,构建满族医药产业化体系,诸措并举,促进满族医药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
- 刘智文佘燕达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