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天津工业大学学生处
天津工业大学学生处
-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2
- 相关作者:冯萍黄小清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团体辅导的拓展应用:班级团辅降低新生疏离感研究
- 2023年
- 疏离感普遍存在于大学新生群体中,疏离感高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被排斥、孤独、无意义等负性体验,人际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能够降低人际疏离感,在大一新生初入校阶段,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以降低疏离感为主题的一次单元团体辅导活动,与心理健康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能够有效触达高疏离感个体,促进新生适应。本文还对方案的优化、拓展应用进行了讨论。
- 冀爱爱纪丽燕
- 关键词:疏离感团体辅导
-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出国(境)党员管理与教育
- 2019年
- 随着合作办学的日渐兴起,高校出国(境)学习的党员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作者在分析当前出国(境)学习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出国前的教育、审批,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定期汇报机制、预备党员培养机制及归国后汇报机制等方法提高党员的教育管理水平。
- 宋柯
-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教育
-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全育人”体系研究
- 2023年
- 在新工科视域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始终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等方面,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行业发展是否能突破瓶颈。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出发,以天津市某高校创新学院为例,构建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全育人”体系及保障机制,提出构建全员育人新格局、打造全方位育人新模式、建立全过程育人新机制三项举措,并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和空间保障、协同联动保障四个角度建立保障机制。
- 王威黄昕
-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 流行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
- 2015年
- 社会的进步,使流行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更加广泛,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选择等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政治价值观作为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也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大学生是流行文化的主要受众,他们的价值观选择必定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流行文化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 杨国强雷洁
- 关键词:流行文化大学生政治价值观
- 荣格心理分析治疗的目标与阶段
- 2012年
- 荣格的心理治疗思想是其理论体系的基石,是他进行各种各样研究的动机和目的,也是他在研究中不断回归的原点。荣格的心理治疗思想是以人格的自性化为终极目标的积极性心理治疗,通过运用字词联想、积极想象和释梦等技术,经过倾诉、解释、教育、相互改变四个阶段,逐渐趋近于自性化这一最高目标。
- 商士杰
- 关键词:心理分析
- 关于高校职业规划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最难就业年的到来,如何更好的推进就业工作再次成为各高校就业部门的难题。而近十年来对高校就业工作的关注,使得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在各高校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同时也开始了相关网络课程的建设。文章在总结天津工业大学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网络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对天津市周边大中专院校网络课程建设的相关调查,分析了当前高校职业规划网络课程建设及应用的优势及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黄小清
- 关键词: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网络课程
- “学院+公寓”学生党建模式探究
- 近年来,党建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学生党员是学校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党员发展中新的血脉。学生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创新模式。本文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结合该校各学院党建工作实际情况,探索在学院党委指导下...
- 宋柯
- 关键词:党建
- 文献传递
- 论职业生涯规划应从跨入大学开始被引量:37
- 2002年
- 从 2 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提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应从跨入大学校门开始 ;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要与所学专业相结合 ,与增强综合能力相结合 ,与提高身心健康相结合 .
- 冯萍
-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
- 家庭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及途径探析——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被引量:2
- 2012年
- 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文化-家庭-自我之间存在着层级互递的影响关系,从这一视角出发,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也可以划分为文化、家庭和个体三个层次,家庭是文化和自我的中介。不同的家庭模式塑造出依赖型、独立型和自主-关系型三种自我,对创业意向的形成产生不同影响。
- 李克敏商士杰
- 关键词:文化家庭自我心理学创业意向
- 《庄子》中的心理和谐思想
- 2012年
- 心理和谐是指人心理成分以及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在总体意义上的协调统一、相对稳定的关系,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首先,它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以下简称内心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在处理事情或事件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
- 郭世魁
- 关键词:心理和谐《庄子》心理健康内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