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上海

作品数:11 被引量:66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劲松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儿童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睡眠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敌百虫
  • 1篇多动障碍
  • 1篇性行为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儿童
  • 1篇婴幼儿生长发...
  • 1篇营养
  • 1篇幼儿生长发育
  • 1篇语言
  • 1篇月龄
  • 1篇知识
  • 1篇知识保持
  • 1篇智商
  • 1篇认知发育

机构

  • 11篇上海市环境与...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作者

  • 3篇江帆
  • 3篇章依文
  • 2篇田英
  • 2篇姜艳蕊
  • 2篇颜崇淮
  • 2篇沈晓明
  • 1篇方蕙
  • 1篇任芳
  • 1篇吴敏敏
  • 1篇庄鸣华
  • 1篇徐小娟
  • 1篇戴斐
  • 1篇沈理笑
  • 1篇沈莉
  • 1篇金星明
  • 1篇黄凤荣
  • 1篇张妍
  • 1篇宁镇
  • 1篇李锋
  • 1篇盛晓阳

传媒

  • 3篇中国儿童保健...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第九届全国环...
  • 1篇全国发育行为...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托幼机构保教人员儿童急症救助知识保持情况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估托幼机构保教人员培训后的儿童急救知识保持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 282名保教人员统一接受儿童急救的专项培训,采取SPSS 15.0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培训后6个月及9个月学员分别抽取240名、330名学员进行了急救知识保持情况的再评估。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员急救知识进行评估。【结果】对每一特定知识题目的正确回答率,培训后6个月及9个月的学员均有明显下降,与培训后立即评估的学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培训前21.0±4.59、培训后立即32.2±3.12、培训后6个月28.5±4.35及培训9个月28.2±4.75,学员平均知识得分差异有显著性(F=1 387.791,P=0.000)。培训后6个月(t=14.739,P=0.000)及培训后9个月学员(t=17.020,P=0.000)与培训后立即学员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但培训后6个月与培训后9个月学员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687,P=0.492)。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培训6个月后在年轻的学员及公立托幼机构的学员知识保持水平较高,在培训9个月后年轻的学员、月收入高及为保健老师的学员知识保持得分较高。【结论】建议在培训后6个月左右时间对保教人员进行再培训。
李锋江帆沈晓明
关键词:保教人员知识保持
敌百虫对孕鼠血清白介素-1、白介素-2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2008年
[目的]研究孕鼠经口暴露有机磷农药敌百虫(trichlorfon)对免疫器官、血清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毒组(3组),在孕鼠妊娠第6天至第15天每天经口灌胃染毒敌百虫1次,剂量分别为0mg/kg(对照组)、12.5mg/kg(低剂量组)、25mg/kg(中剂量组)和50mg/kg(高剂量组)。在妊娠第17天经眼球取血后处死孕鼠,取孕鼠脾脏、胸腺进行脏器系数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1、IL-2含量,并进行胚胎着床率、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等胚胎发育功能评价。[结果]①低剂量组引起孕鼠血清IL-1升高(P<0.01),高剂量组血清IL-1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血清IL-2水平未见明显改变,而高剂量组则血清IL-2降低(P<0.05);对脾脏、胸腺脏器系数无明显影响。②各剂量均未见对孕鼠体重、卵巢、胎盘脏器系数、黄体数、着床率及活胎、死胎、吸收胎个数方面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在本实验中,敌百虫对IL-1分泌未见明显抑制,而低剂量可诱导IL-1分泌增加;高剂量对IL-2分泌明显抑制,但并未影响到胚胎发育;提示敌百虫对动物机体免疫系统中不同免疫细胞毒性作用可能不尽相同。
沈莉田英戴斐冯易
关键词:敌百虫白介素-1白介素-2胚胎发育
上海市青少年男男性接触者性行为安全认知和社会状况调查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青少年男男性接触者( 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YMSM )性行为安全认知和社会状况,为进一步在YMSM中开展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 相关高危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无记名方式,运用自编的调查问卷、抑郁自填问卷(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填问卷(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28名YMSM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研究对象年龄16~19岁,平均(18.11±0.83)岁;22人近半年有肛交性行为,其中仅10人每次肛交均使用安全套;15人有过一夜情。研究对象对安全性行为认知较差,19人与性伴讨论过此问题;多数人认为安全套相对安全且购买方便,但主动购买者较少(11人),不喜欢使用安全套者占多数;对一夜情态度较开放。多数人认为自己行为是后天形成的,主要受性别认同环境、不愉快经历、同性恋信息和家庭教育方式4方面的影响。多数能感受到来自家人等方面的压力,抑郁和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2.14%和25.00%。[结论]YMSM中同性性行为安全认知较差且心理压力较大,应加强AIDS健康教育,提倡单一固定性伴侣和安全性行为,推广使用安全套,提供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支持性环境,为YMSM健康营造和谐氛围。
黄凤荣庄鸣华方蕙宁镇沈理笑黄红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青少年社会状况
室内环境污染与儿童白血病发病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
探讨室内环境污染与儿童白血病的发病风险的关系。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上海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确诊的218例新发病例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并与同期选择的218例对照进行对照分析。研究显示儿童白血病与...
田英杨友吴敏敏颜崇淮金星明
关键词:室内环境污染儿童白血病流行病学发病风险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功能损害特点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评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功能状态,研究不同性别、年龄段、智力水平ADHD患儿的功能损害差异。方法2018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收集疑似ADHD儿童1718名,父母填写Weiss功能缺陷评定量表,同时专业医师按照DSM-5诊断标准对儿童进行诊断。符合诊断标准者纳入ADHD组,不满足诊断标准者纳入非ADHD组。结果ADHD组1011例,非ADHD组707例。在家庭、学习/学校、生活技能、自我观念、社会活动、冒险活动等维度及功能总分的功能损害方面,ADHD组均明显高于非ADHD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2.484、-15.629、-12.917、-9.435、-8.145、-11.026、-17.328,P<0.001)。在ADHD组中,男童在社会活动、冒险活动维度及总分的功能损害明显高于女童(Z=-3.322、-3.086、-2.350,P<0.05);年龄在9岁及以上组患儿在家庭、学习/学校、生活技能、自我观念、社会活动等维度及总分的功能损害,均明显高于低龄儿童(9岁以下)组(H=10.226、16.725、13.466、42.177、6.523、22.548,P<0.05);智力在中等至中下水平范围的两组(85~99,70~84)和智力低下组(<70)比智力在中等至中上水平范围的两组(100~114,115~129)在学习/学校维度有更严重的功能损害(H=54.528,P<0.05)。结论ADHD儿童存在明显的功能缺陷,不同性别、年龄、智商水平的ADHD患儿的功能损害有不同的特点。
张小林章依文吴虹马骏马骏喻珺纯姜艳蕊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智商
p73基因甲基化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研究p73基因甲基化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的关系,探讨其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1日就诊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年龄小于15周岁的14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儿童怍为病例...
张妍高宇王筱金朱莎施蓉金萍田英
关键词:P73儿童急性白血病DNA甲基化
文献传递
夜醒与婴幼儿认知发育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影响婴幼儿夜醒的环境因素,探讨婴幼儿夜醒与认知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2月-2013年2月义乌市城区和乡镇各1个点作为项目点,共抽取2~30个月婴幼儿116名。以问卷形式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了解儿童出生及家庭社会经济的相关情况;采用简易婴儿睡眠问卷(BISQ)收集儿童夜醒次数及时间等相关睡眠情况;同时采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婴幼儿认知发育评估。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2.99±8.55)月(2~30个月),男孩占50.86%(59/116)。〈1岁婴儿,偶尔夜醒仅占5.26%,夜醒1次占29.82%,夜醒多次占64.91%;91岁幼儿则分别为32.20%、45.76%和22.03%。〈1岁婴儿和≥1岁幼儿夜醒次数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岁婴儿平均夜醒时间为(0.49±0.31)h,≥1岁幼儿为(0.31±0.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5,P〈0.001)。31岁幼儿随着夜醒次数增加,智力发育指数(MDI)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P=0.024);夜醒时间与MDI呈显著负相关(r=-0.26,P=0.035)。〈1岁婴儿的夜醒次数和夜醒时间与MDI无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证实夜醒次数及时间是≥1岁幼)LMD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持续夜醒婴幼儿应引起高度关注。
王爱萍孙莞绮骆晓萍黄芳陈晓英姜艳蕊王燕徐小娟宋沅瑾朱绮章依文江帆
关键词:婴幼儿认知发育
上海市学龄儿童“白天困倦”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通过白天困倦视角评估上海市学龄儿童睡眠现状,并从儿童就寝/晨起习惯、睡眠行为和睡眠环境中寻找白天困倦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级整群抽样,于2005年11~12月对上海市10所小学的一至五年级4108名学龄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个人及家庭状况基本情况(采用自制问卷)、白天困倦表现及睡眠行为(采用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结果】上海市学龄儿童白天困倦的总发生率为75.2%.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儿童睡眠习惯无规律、患有睡眠焦虑、异态睡眠和睡眠呼吸障碍、平时就寝时间晚、周末晨起时间晚、与父母同床睡或同房睡等八个因素为上海市学龄儿童“白天困倦”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学龄儿童“白天困倦”十分普遍,相关影响因素涉及睡眠习惯、睡眠行为和睡眠环境。与单纯的睡眠“量”相比,睡眠的“质”和健康的睡眠行为可能更有助于儿童得到充分的休息。
李生慧沈晓明金星明颜崇淮吴胜虎江帆
关键词:睡眠环境睡眠行为睡眠障碍儿童
儿童躯体化量表中文版的初步修订
目的:修订儿童躯体化量表(Children’s Somatization Inventory,CSI),分析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选取6所学校的在校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二共871人,年龄4~17岁,由其家长...
任芳张劲松
关键词:效度检验
文献传递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发育水平剖析被引量:27
2010年
目的探索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发育特征,为其早期发现和干预提供参考性的建议。方法对200例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进行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的测试,并分析36个月前后Gesell4个能区的发育商(DQ)、生理年龄与发育年龄之间的差距以及发育异常的比例。结果 200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Gesell发育评估显示,4个能区的平均发育商(DQ)均低于正常;对应的4个能区生理年龄与发育年龄之间的差距(月)分别为5.3±7.0、7.2±8.2、14.2±7.2、8.4±7.2。36个月以上组儿童的4个能区DQ显著低于36个月以下组(P<0.01),且生理年龄与发育年龄之间的差距增大(P<0.01)。结论 36个月后语言发育仍落后者,绝大部分儿童并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更可能是全面的发育迟缓,且发育年龄与生理年龄相差至少11个月,将面临语言交流、社会交往、生活适应和学习等诸多困难,是特别需要高度关注和干预的对象。
张瑞芳周凤娟章依文
关键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发育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