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学院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
- 作品数:27 被引量:59H指数:5
-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语言文字更多>>
- 论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被引量:1
- 2010年
-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大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濒临消失。对此,必须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切实保障民族乡村文化权利,转换乡村文化供给模式,重建乡村文化共享机制,创新乡村文化生活载体,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李晓明
- 关键词:民族地区乡村文化
- 人生礼仪之蛋文化剖析被引量:2
- 2011年
- 在人生礼仪中,蛋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化事象,它起到了媒介和象征的作用,沟通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
- 吴声军古贤明
- 关键词:鸡蛋人生礼仪文化剖析
- 文化和谐与乡村秩序——以南岭走廊民族乡村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 2011年
- 一.对秩序的寻求是人类本性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和社会是同时产生,不可分割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名符其实的社会性动物。每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没有人可以独居于这个社会之外。
- 李晓明
- 关键词:秩序乡村社会关系民族文化
- 杉树再生技术营林在节能减排中的价值探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大量CO2的排放,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害,因此节能减排成为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等成为世界各国减排的主要手段,但很少关注民族本土性生态功能和作用在节能减排中的价值。通过田野调查表明,侗族林农运用杉树再生技术形成的人工林对CO2的固化效果,体现出长效性和高效性,在节能减排中有着其独特的价值。
- 吴声军
- 关键词:侗族节能减排CO2
- 广西地方院校大学生多元文化素质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面对CAFTA的背景,广西地方院校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通过构建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培养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民族互尊与认同的校园文化、实施形式多样的多元文化课堂教学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等途径和方法,加强广西各民族与东盟各国多元文化教育,全面提升在校大学生多元文化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 吴声军
- 关键词:地方院校
- “干阑”建筑的历史演变--一种原建筑发生学的阐释
- 本文正是基于建筑人类学对干阑建筑尚未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原建筑发生学意义的探讨。并指出'干'与'杆'、'阑'与'栏',语音相谐,语义相通,互为通假字。在'干阑'语音、语义和互为通假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同时证明了干阑建筑榫卯框...
- 张晓春古贤明
- 关键词:文化模式历史演变
- 文献传递
- 民国乡村文化建设及其启示
- 2012年
- 20世纪30年代,面对中国广大乡村的民生凋敝与文化衰败,一大批知识分子走进乡村,发动了乡村建设运动。他们从教育着手,进行乡村文化改造,以求复兴农村,振兴中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虽然不可能取得完全的成功,但他们对农村、农民问题的关注与重视,倡导知识分子乡下与农民相结合的精神以及培育“新农民”的重要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和开创性,即使在今天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也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李晓明
- 关键词:民国乡村文化
-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的时代诉求被引量:1
- 2011年
- 在西部大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正经历着一个急剧变迁的过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必须准确把握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观照其现实诉求,才能顺利实现民族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
- 李晓明
-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文化发展
- 从文斗林业契约看林业经营的长周期性--清水江文书实证研究系列之一
- 从明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木材的流动,大量商贩的进入,清水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林业商品经济逐渐繁荣。导致了当地的人民以林业生产为主要生计,不少外地人也进入该地区进行林业经营。然而人工营林是一种长周期的产业,具有极大的风险性。为...
- 吴声军
- 关键词:明代林业契约法律制度
- 文献传递
- 广西贺州族群生态多样性述略
- 广西贺州市辖三县两区,即八步区、平桂区、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和昭平县,总面积11855平方公里,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为223.19万。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中央政府扩建岭口古道,成为一条水陆兼...
- 李晓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