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昆明理工大学非常规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03 被引量:218H指数:7
相关机构: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冶金工程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化学工程
  • 10篇电气工程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电子电信
  • 3篇矿业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0篇微波加热
  • 19篇微波
  • 10篇浸出
  • 7篇微波技术
  • 6篇响应曲面
  • 6篇炼锌
  • 6篇精矿
  • 6篇合金
  • 5篇多晶
  • 5篇多晶硅
  • 5篇烟尘
  • 5篇冶金
  • 5篇湿法
  • 5篇湿法炼锌
  • 5篇钛精矿
  • 4篇冶炼
  • 4篇影响因素
  • 4篇微波干燥
  • 4篇温度
  • 4篇温度控制

机构

  • 103篇昆明理工大学
  • 20篇云南民族大学
  • 9篇昆明冶研新材...
  • 5篇中南大学
  • 5篇云南铜业股份...
  • 3篇六盘水师范学...
  • 3篇广东外语外贸...
  • 3篇昆明冶金研究...
  • 3篇云南机电职业...
  • 2篇自贡硬质合金...
  • 2篇云南钛业股份...
  • 1篇东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攀钢集团研究...
  • 1篇云南磷化集团...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建筑材料...

作者

  • 36篇彭金辉
  • 24篇张利波
  • 17篇杨彪
  • 13篇陈菓
  • 10篇郭胜惠
  • 8篇巨少华
  • 6篇亢若谷
  • 6篇罗中秋
  • 6篇张正富
  • 6篇周新涛
  • 6篇夏洪应
  • 5篇刘秉国
  • 5篇段利平
  • 4篇孟彬
  • 4篇张利华
  • 4篇王仕兴
  • 3篇刘晨辉
  • 3篇杜江
  • 3篇胡途
  • 3篇郑照强

传媒

  • 8篇材料导报
  • 6篇Transa...
  • 6篇昆明理工大学...
  • 5篇真空电子技术
  • 5篇矿冶
  • 5篇有色金属工程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特种铸造及有...
  • 3篇控制与决策
  • 3篇云南冶金
  • 3篇重庆大学学报...
  • 3篇第九届全国微...
  • 2篇现代化工
  • 2篇粉末冶金技术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硅酸盐通报
  • 2篇价值工程
  • 2篇化工进展
  • 2篇控制工程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9篇2019
  • 14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预处理联合微波焙烧技术回收锌冶炼酸泥中的硒汞工艺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锌冶炼过程产生的含汞酸泥现有湿法工艺中汞硒浸出率低,常规焙烧工艺能耗高和造渣量大的现状,提出一种酸泥氧化预处理回收硒-微波焙烧回收汞的新工艺,以实现酸泥中汞硒的高效分离回收.对高锰酸钾氧化浸出硒汞的原理和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向浸硒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能得到氧化汞沉淀,将其与含汞浸出渣混合干燥后,进行微波焙烧处理回收汞单质.向含硒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还原得到硒单质,最终实现了硒和汞高效分离回收的目的.结果表明:当浸出温度为80℃,浸出时间为5 h,液固比为10∶1,转速为550 r/min,高锰酸钾加入量为理论值的1.2倍(以硒化汞和硫化汞含量计),溶液中的硫酸浓度为100g/L时,硒的浸出率达到96%.当微波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30 min时,汞回收率达到了98.5%.本工艺的硒浸出率和汞回收率高、能耗低,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和绿色高效的酸泥处理技术.
曾翰林洪岩张利波杨坤
关键词:氧化浸出
Mn/ZIF-67复合催化剂低温协同催化还原NO_(x)的研究
2023年
考察了溶剂热、浸渍-溶剂热法合成ZIF-67和Mn/ZIF-67催化剂的NH_(3)-SCR脱硝性能,结果发现,Mn和ZIF-67的相互作用不仅拓宽了Mn/ZIF-67催化剂的低温窗口,而且提高了其低温催化活性,该催化剂在100~200℃的脱硝效率大于98%。同时考察了煅烧时间和煅烧温度对Mn/ZIF-67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得到最佳煅烧时间为3 h、煅烧温度为350℃。XRD、SEM、BET、NO_(x)-TPD、XPS、NH_(3)-TPD等表征结果表明,Mn/ZIF-67催化剂形成的CoMn2O4.5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产生的双金属协同效应增加了表面氧物种和活性酸位点,加速了NH_(3)、NO、NO_(2)反应气体的吸附,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活性。
张艳芳夏福婷何云刚段玉梅阙婷婷段开娇
多金属矿物的介电特性算法研究
2020年
获取介质的介电特性是微波加热应用中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在微波冶金中,矿物的介电特性直接关系到矿物加热速率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新工艺的开发等关键问题。多金属矿物的宏观介电特性与各种颗粒的比例、成分、尺寸以及局部微结构有关,介电特性获取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抽象化伪两相算法模型来计算多金属矿物的介电特性,以6种矿物单元组成的多金属矿物为研究对象,计算了矿物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结果表明,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值与Maxwell-Garnett理论公式计算值相一致,证明了该算法模型能够逼近矿物的介电特性。多金属矿物的伪两相介电特性算法模型在微波冶金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杨彪代忠仿张大骋成宬郭林嘉郭祥
关键词:介电常数介电损耗
软开关电源在微波高温设备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提出一种基于LCC谐振变换器和全桥整流电路相结合的微波供电电源替代传统电源,并以恒功率-时间控制方式调控微波功率,确保磁控管在额定工况下,稳定工作、可靠运行;采用软开关电源研发的2kW新型微波高温设备,以PLC为系统控制器,设有自动、手动、恒温、恒功率等操作模式,明显提高了电源效率、压缩了整机体积,实现了升温迅速、功率稳定、连续可调,提高了微波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和加热效果,特别适用于微波高温实验研究。
李鑫培李超王榕陈正标陈正标
关键词:LCC谐振软开关电源智能化
湿法炼锌溶液中臭氧氧化除铁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2023年
以臭氧为强氧化剂、ZnO为中和剂进行湿法炼锌溶液中Fe^(2+)脱除的试验及动力学研究。考察初始Fe^(2+)浓度、溶液pH、反应温度和O_(3)流量等因素对除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pH、温度和O_(3)流量可以显著增加除铁效率,而增加初始Fe^(2+)浓度会降低除铁效率。宏观动力学研究表明,对比常用的拟一级、拟二级、Higbie和Avrami等动力学方程,臭氧氧化—沉淀除铁符合拟一级反应特征,受扩散控制,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8.57 kJ mol,动力学方程为rFe^(2+)=8.22[Fe^(2+)]0^(-0.74)[H^(+)]^(-0.51)Qo^(1.89)_(3) exp(-3436 T)。
张利华张佳乐杨四齐白希为姚浩
关键词:臭氧氧化除铁动力学活化能湿法炼锌
微波加热碳热还原铁酸锌的动力学及热力学(英文)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550-950°C下微波加热配碳还原焙烧分解铁酸锌生成ZnO和Fe3O4/FeO的工艺及机理。利用HSC热力学软件对铁酸锌分解的热力学温度进行计算,并利用碳气化控制、化学控制及扩散控制模型研究样品中铁酸锌分解的动力学行为。分析微波功率、反应温度、配碳比和时间对铁酸锌分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加热温度750°C,C/ZnFe2O4质量比为1:3,粒径74~89μm,微波功率1.2 kW的条件下,被还原的铁酸锌样品经过浸出后,Zn的回收率可以高达97.93%。通过采用不同的动力学模型对分解动力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碳气化控制机制是良好的机制。碳气化反应的活化能为38.21 kJ/mol。
王欣杨大锦巨少华彭金辉段昕辉
关键词:铁酸锌活化能微波加热碳热还原
微波加热技术在制备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介绍了微波加热原理及其特点,并分别对微波法在合成磷酸铁锂和磷酸钒锂正极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着重介绍,认为微波加热技术在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制备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有效促进了磷酸铁锂和磷酸钒锂材料的商业化进程。
DU Jiang杜江ZHANG Zheng-fu张正富PENG Jin-hui彭金辉ZHU Xin-kun朱心昆
关键词:微波加热技术
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微波加热固体介质的热失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实现定量研究微波加热发生的热失控现象,提出一种基于突变理论尖点模型的微波加热过程的热失控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微波加热的能量势函数推导出热失控发生的理论判据。在微波加热热失控尖点模型构建过程中,引入微波加热能量作为势函数,从而用尖点突变模型对热失控现象进行描述,进一步得到判断热失控的充要判据及临界温度表达式。其次,在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微波加热陶瓷介质进行定量模拟过程中,将解析表达的热失控判据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及临界温度表达融合判断,从而实现微波加热过程热失控定量分析。最后对微波加热固体陶瓷的热失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构造的尖点突变模型能定量描述热失控现象;通过与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微波加热陶瓷固体介质过程进行比较验证,可知提出的热失控尖点突变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杨彪邓卓刘志邦母其海朱娜
关键词:微波加热热失控突变理论尖点突变模型
萃取有机相黏度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黏度是流体黏滞性的一种量度,是流体流动力对其内部摩擦现象的一种表示。黏度对流体流动和动量传质过程有重要的影响,黏度不仅对流体雷诺数(Re)、毛细管数(Ca)、狄恩数(De)、施密特数(Sc)、管路中流速分布、流量的计算和判断流体流动状态有关,而且在动量传输过程中用来计算黏性动量通量都有重要运用。本试验进行了湿法冶金溶剂萃取工艺中常见萃取剂P204和P507稀释于煤油组成的有机相黏度的研究。分别考察了P204和P507萃取剂浓度、皂化率对有机相体系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萃取剂皂化率越高黏度越大;在同一皂化率下,萃取剂浓度越高,萃取剂黏度也越大。随着浓度和皂化率越大,黏度增加越快越不利于流体流动。
谢文彬张利华张利华巨少华彭金辉李英巨少华李玺
关键词:黏度萃取剂有机相流体流动
超声电化学法从硫酸锌溶液中除氯试验研究
2023年
在硫酸锌的电解沉积工序中,当氯离子浓度超过100 mg/L时,不仅会造成电极和设备的腐蚀,影响电沉积过程的稳定性和锌产品质量,还会生成氯气,污染环境.采用超声电化学法从模拟硫酸锌溶液中去除Cl-(300 mg/L),使用两面积相同的铜片作为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通过XRD、SEM以及EDS来描述电化学脱氯后阳极表面的化学成分.探究酸度、超声功率、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除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度为150 g/L,温度为室温(25℃),超声100 W下搅拌180 min,除氯率达到75.3%,除氯后溶液中Cl-浓度仅为74.1 mg/L,满足电解要求;当反应到240 min时,氯离子浓度降至60.5 mg/L,除氯效果达79.83%,满足电积要求.且在此过程中无污染物质生成,除氯结束后的阳极铜片可将表面打磨后再次使用.该工艺的开发对湿法炼锌中氯的高效脱出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何嘉尧李静李静
关键词:超声电化学硫酸锌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