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 作品数:96 被引量:168 H指数:6 相关作者: 曾晓荣 谭晓秋 程俊 李鹏云 范学慧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毒理学教研室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 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在人心房中的增龄性变化 2018年 目的研究增龄对人心房肌小电导钙激活钾(SK2)通道的影响。方法选取3个不同年龄阶段:<40岁(n=22)、40~60岁(n=34)和>60岁(n=18)窦性心律(SR)患者为研究对象,于体外循环手术中获取患者右心耳组织。急性酶分离方法分离单个人心房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不同年龄患者心房SK2通道电流的差异。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不同年龄患者心房组织SK2通道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采用该急性酶分离方法可获得细胞完整、横纹清晰、有电生理活性的心房肌细胞;<40岁患者组(n=18)与40~60岁患者组(n=8)相比,SK2通道电流无明显变化(P>0.05),与<40岁患者组(n=8)相比,>60岁患者组(n=10)SK2通道电流明显增加(-130mV,P<0.01);与40~60岁患者组(n=8)相比,>60岁患者组(n=10)SK2通道电流也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mV,P<0.01)。分别与<40岁(n=12)和40~60岁患者组(n=18)相比,>60岁患者组(n=10)SK2通道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人心房组织中SK2通道电流、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增龄导致的SK2通道重构可能参与了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过程。 余奕言 何容芳 于风旭 范学慧 张娟 李涛 李妙龄关键词: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老龄 电重构 膜片钳 新生与成年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来源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差异分析 2024年 目的幼体心脏具有再生修复功能,通过分析新生大鼠与成年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差异蛋白,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心肌受损后可能的治疗靶点。方法分别从新生和成年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中分离出外泌体,并提取蛋白质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分析,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使用DAVID数据库对差异表达蛋白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并进一步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以筛选出关键基因。结果在新生大鼠中共发现241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上调表达的蛋白有117个,下调表达的蛋白有124个。GO分析显示上调表达基因主要涉及整合素介导的信号通路和对缺氧的反应,而对内肽酶活性负调控的基因下调表达。KEGG分析结果表明上调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Hippo信号通路,而下调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外基质与受体相互作用。通过PPI分析得出有6个关键基因(Lamc1、Agrn、Itih3、Tfrc、Bgn和Atp5pd)下调,有1个关键基因(Rp17a)上调。结论通过蛋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了新生大鼠和成年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差异蛋白,以及相关的信号通路和关键基因,为心肌受损精准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高小平 倪潇 周文 李畅 李光关键词:新生大鼠 心脏成纤维细胞 外泌体 蛋白质组学 银杏内酯B后处理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老年大鼠心功能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老年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和GB后处理组。制备离体心脏I/R损伤模型,记录心脏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分离心脏得单个心肌细胞,行细胞I/R损伤模型,分别用不同浓度GB在再灌注时进行后处理,并检测单个心肌细胞的收缩幅度,收集细胞,检查其Bcl-2和Bax蛋白表达。在GB最佳浓度组中分别加和不加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检测细胞的收缩幅度和p-Akt蛋白表达含量。结果:GB后处理能明显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增强+dp/dtmax,并抑制-dp/dtmax的抬升,降低LDH含量。GB 1μmol·L^(-1)能明显增强心肌细胞的收缩幅度(P<0.01),并能降低Bax与Bcl-2的比值,降低凋亡。而GB增强细胞收缩幅度的作用能够被LY294002抑制,并且GB能增加p-Akt蛋白的表达。结论:GB后处理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老年大鼠的心功能。 郝艳玲 杨艳 吴金霞 彭康 张春平 孙红 曾晓荣关键词:银杏内酯B 老年大鼠 心肌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膜片钳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联合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2023年 膜片钳技术是研究离子通道电活动的“金标准”,不仅用于研究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细胞膜离子通道电生理特性和膜电位的变化,还广泛应用于分析药物作用离子通道机制、优化化合物结构以及评价药物毒性等方面。目前,膜片钳技术已成为现代细胞电生理学研究的常规方法,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心血管科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光遗传学、质谱技术和芯片技术等的不断涌现和日益完善,这些新技术与膜片钳技术的联合应用极大促进了以离子通道为靶点的药物研发和对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进一步拓宽了生命现象的研究维度,促进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 陈颖弘 刘诗涵 杨礼菊 李鹏云关键词:膜片钳技术 电生理 离子通道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Ebstein畸形的单中心临床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三尖瓣锥形重建术与三尖瓣置换术治疗Ebstein畸形(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手术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心外科行Ebstein畸形外科治疗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5例,年龄4~56(33.68±17.78)岁。根据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三尖瓣锥形重建组(三尖瓣成形组,n=12)和三尖瓣置换组(n=10)。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22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手术治疗,术中因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1例。术中见隔瓣下移22例,隔瓣及后瓣下移21例,三瓣叶均下移8例。行三尖瓣成形术12例,瓣膜置换术10例,合并其它心内结构畸形患者同期行畸形矫治。术后心脏彩超提示,未见三尖瓣反流9例,轻度反流8例,中度反流4例,所有瓣膜置换患者均未出现瓣周漏。4例患者术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中3例恢复窦性心律,1例给予永久起搏器置入。21例手术成功患者均痊愈出院。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8个月,随访率100.0%。随访结束时,三尖瓣成形组患者术后三尖瓣无重度反流,均为轻度及中度反流;三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仅1例出现轻度反流,其余患者瓣膜未见反流。结论三尖瓣成形术和三尖瓣置换术治疗Ebstein畸形疗效确切,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反流更轻。手术应根据术中探查的三尖瓣情况,针对不同解剖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合并有心内畸形或心律失常可同期手术处理。 万瑜 杨齐 邓明彬关键词:EBSTEIN畸形 三尖瓣置换术 手术治疗 用重叠PCR策略构建抑制NF-κB活性的IKBA基因突变体 2017年 目的:用重叠PCR方法将IKBA基因三个碱基进行点突变A94G、G95C、T106G。方法:根据重叠PCR原理设计IKBA基因两条末端引物及A94G、G95C、T106G突变引物,从HUVEC细胞克隆IKBA基因,将其作为模板进行第一次PCR,将第一次PCR产物稀释10 000~50 000倍后作为模板,扩增突变体IKBAm,并克隆到p LVX-IRES-Zs Green载体,用双酶切及DNA测序筛选阳性质粒。结果:从HUVEC细胞克隆的IKBA基因及其突变体IKBAm基因长度均为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与IKBA基因相比,突变体IKBAm基因3个位点发生突变94A→G,95G→C,106T→G,编码的32/36位氨基酸由Ser突变为Ala。结论:成功克隆人IKBA基因及其32/36 Ser→Ala突变体IKBAm。 毛亮 黄文俊 黄鹂 李雪 党喜同关键词:重叠PCR 点突变 NF-ΚB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石菖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石菖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石菖蒲"为关键词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其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蛋白信息进行标准化,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利用GeneCards、TTD、OMIM和DRUGBANK 4个数据库检索CIS相关疾病靶点。将疾病和药物靶点导入微生信软件绘制韦恩图得到交集靶点,使用在线软件String 11.0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对PPI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最后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确定石菖蒲的有效成分作用于CIS的核心靶点。结果:获得38个潜在作用靶点,PPI网络拓扑分析发现RAC-α丝氨酸/蛋白激酶(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可能是石菖蒲治疗CIS的核心基因。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石菖蒲可能是通过对血压的负向调节、调控白细胞迁移等炎症反应、神经递质合成过程、血管生成以及血液循环等生物学过程来发挥作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石菖蒲作用于CIS中的通路涉及血流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钙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VEG通路以及炎症和癌症等通路。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了石菖蒲有效成分中的山柰酚与潜在靶点AKT1和TNF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石菖蒲的主要活性成分山柰酚可能通过作用于AKT1等多个靶点,调控钙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血管生成、抗神经细胞凋亡、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来达到预防或治疗CIS的目的。 张小慧 杨霞 马小青 曲添星 剡亚妹 李明慧 陈卓 陆钊罡 王锐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PAK1在AngⅡ诱发的心肌肥大小鼠中对SK2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在AngⅡ诱发的心肌肥大小鼠模型中,P21磷酸激酶1对SK2的调节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1)动物水平,以心脏特异性PAK1敲除或非敲除小鼠为模型,微型渗透泵泵入血管紧张素Ⅱ1μg/g/d 14天诱发心肌肥大,... 杨彬彬 蒋琴 李涛 范学慧 周亚飞 何世成 曾晓荣 雷鸣 谭晓秋关键词:PAK1 离子通道 心肌肥大 文献传递 氧化应激调控ORAI/STIM通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进展 被引量:1 2020年 氧化应激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死亡等一系列生命过程,被认为是影响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其中Ca^2+信号在此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氧化应激影响钙信号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ORAI/STIM通道是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钙库操纵的Ca^2+通道(store-operated Ca^2+ channel,SOCC)的主要分子构成单位,在细胞内钙稳态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STIM1也是一个重要的氧化应激感受器,参与生理或病理条件下氧化应激对细胞内钙信号的调控。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不可或缺,但目前氧化应激与ORAI/STIM的相关性及其调控机制并不明确,尚存在一些争议。因此进一步阐明ORAI/STIM介导的钙信号与氧化应激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医学价值。本文旨在简述氧化应激调控ORAI/STIM介导的钙库操纵的Ca^2+内流(store-operated Ca^2+ entry,SOCE)的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何东梅(综述) 李鹏云(审校)关键词:氧化应激 ORAI STIM 钙信号 血管壁干细胞迁移及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2年 血管外膜包含多种细胞类型,包括血管壁干细胞(vascular wall-resident stem cells,VRSCs),间充质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包围外膜滋养血管的周细胞等。近年研究发现,血管壁干细胞具有高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静息状态下,血管壁干细胞主要参与血管细胞的自我更新和稳态调节;血管损伤后,它们迁移到血管损伤部位,通过旁分泌途径或分化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参与血管损伤修复、血管重构和血管功能的调节。血管壁干细胞一方面可以促进损伤血管的修复,另一方面又可导致血管再狭窄、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因此,了解血管壁干细胞的迁移、分化机制,有助于在心血管疾病中开发新的干细胞治疗策略。 杨礼菊(综述) 李鹏云(审校)关键词:细胞迁移 细胞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