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品数:646 被引量:1,307H指数:12
相关作者:郭贵宝刘金彦郎中敏王晓霞张永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96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6篇化学工程
  • 199篇理学
  • 65篇文化科学
  • 39篇电气工程
  • 3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8篇医药卫生
  • 9篇冶金工程
  • 9篇机械工程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矿业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建筑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生物学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1篇纳米
  • 51篇教学
  • 50篇催化
  • 35篇甲基
  • 30篇光催化
  • 28篇稀土
  • 28篇光谱
  • 27篇电化学
  • 26篇电池
  • 24篇乙烯
  • 24篇课程
  • 23篇褐煤
  • 22篇荧光
  • 22篇水热
  • 22篇教学改革
  • 21篇性能研究
  • 21篇粉体
  • 20篇缓蚀
  • 18篇电化学性能
  • 17篇泥炭

机构

  • 625篇内蒙古科技大...
  • 2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7篇内蒙古工业大...
  • 12篇清华大学
  • 10篇大连理工大学
  • 7篇包头稀土研究...
  • 6篇内蒙古大学
  • 6篇包头明天科技...
  • 5篇北京有色金属...
  • 3篇楚雄师范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包头钢铁职业...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80篇刘金彦
  • 64篇赫文秀
  • 64篇马力通
  • 57篇安胜利
  • 56篇郭贵宝
  • 52篇李松波
  • 50篇王亚雄
  • 46篇张永强
  • 37篇王正德
  • 33篇郎中敏
  • 31篇王晓霞
  • 29篇赵文玉
  • 28篇吴刚强
  • 28篇刘云颖
  • 24篇李国祥
  • 20篇杨启山
  • 20篇于戈文
  • 19篇刘媛媛
  • 19篇郭小惠
  • 17篇王延铭

传媒

  • 88篇内蒙古石油化...
  • 36篇内蒙古科技大...
  • 28篇现代化工
  • 20篇化工新型材料
  • 19篇无机盐工业
  • 17篇稀土
  • 17篇人工晶体学报
  • 17篇广东化工
  • 12篇山东化工
  • 12篇功能材料
  • 1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1篇包头钢铁学院...
  • 10篇化工进展
  • 9篇煤炭转化
  • 8篇化学工程
  • 8篇电源技术
  • 8篇化学与生物工...
  • 7篇化工学报
  • 7篇高分子材料科...
  • 7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10篇2024
  • 37篇2023
  • 44篇2022
  • 42篇2021
  • 58篇2020
  • 48篇2019
  • 42篇2018
  • 42篇2017
  • 33篇2016
  • 36篇2015
  • 21篇2014
  • 25篇2013
  • 21篇2012
  • 27篇2011
  • 33篇2010
  • 20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25篇2005
6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偏氟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油水分离膜的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使用四乙基氢氧化铵(TEAH)液相本体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到改性PVDF骨架上,合成聚偏氟乙烯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DF-gPMMA)共聚物,通过浸没沉淀法制备PVDF-g-PMMA亲水性油水分离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过滤试验分析了膜的结构和性能.同时研究了TEAH浓度和改性时间对PVDF-g-PMMA膜表面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TEAH使PVDF脱去HF产生碳碳双键且MMA成功接枝到改性的PVDF骨架上,膜内外孔隙分布均匀;PVDF-g-PMMA膜的接触角随着TEAH浓度的增加、改性时间的加长而减小.TEAH浓度为2.0 wt%,改性20 min制备的PVDF-g-PMMA膜,接枝率为27.1%,孔隙度为71.6%,平均孔径为78.9 nm,接触角降至55.9°,且在50 s内降为0;纯水通量提高到665.34 L/(m2·h),截留率和水通量恢复率分别达到95.6%和90.1%.与纯PVDF膜相比,PVDF-g-PMMA膜的分离性能显著提高.
闫凯波郭贵宝刘金彦黄强张嘉汉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进料顺序对磷酸锰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研究
2023年
磷酸锰锂(LiMnPO_(4))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高效正极材料,其锂离子的低电子导电性和单一的扩散通道要求该材料在合成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颗粒尺寸和形状控制。通过改变溶剂热法原料进料顺序合成了不同形貌的LiMnPO_(4)/C材料,结果表明,LiMnPO_(4)/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粒度有显著的关系。通过应用Mn-P-Li序列制备的LiMnPO_(4)/C纳米棒表现出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下放电容量可达155 mAh/g,且在0.5 C下循环100次后仍有96.9%的容量保持率。
何泓江张永强路晓晨刘松涛赫文秀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溶剂热法纳米化
能源化工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
2014年
文章结合化工专业英语的课程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化工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化工专业英语》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对课程内容进行单元模块的划分,更好地将煤化工、石油化工、新能源化工等引入到教学内容中。
梁倩卿王亚雄赫文秀郎中敏
关键词:课程现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多面体纳米银粉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十六甲基溴化铵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以硼氢化钾直接还原硝酸银得到多面体银;将纳米银溶液经离心分离和真空干燥处理后制备出分散性好、形状规则的多面体纳米银粉;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纳米银粉的晶体结构,利用粒度分析仪测试纳米银粉的粒径分布,利用X射线光谱仪分析纳米银粉的纯度,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纳米银粉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在80℃下,用十六甲基溴化铵(CTAB)做形貌诱导剂时,可制备出粒径为150~250nm的规则立方体形、面心立方晶系纯相的纳米银粉.
敖玉银
关键词:银粉
镍钴铬三元水滑石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探索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采用水热法,利用不同比例的镍钴铬3种金属制备三元水滑石材料,并分析其结构性能特点。利用扫描电镜对镍钴铬三元水滑石(NiCoCr-LDH)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用X射线衍射仪对水滑石的晶形特点进行了表征,用红外光谱对水滑石的层间官能团进行分析。把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利用电流-时间法探讨了NiCoCrLDH/GCE的电催化活性。在碱性条件下NiCoCr-LDH材料具有催化活性,能够氧化葡萄糖。
董子杏毕佳鑫海波
关键词:葡萄糖催化
炭吸附共沉淀纳米铁酸钐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2020年
采用炭吸附共沉淀法制备铁酸钐(SmFeO 3)纳米粉体。利用热重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以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镝灯为可见光源,研究SmFeO 3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炭吸附共沉淀法合成的SmFeO 3粉体粒径小,分布均匀,团聚较少;SmFeO 3的吸收波长发生红移,且SmFeO 3在紫外光、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强度增强。炭吸附共沉淀法制得的SmFeO 3粉体在60 min内降解率达到82%,是沉淀法所得SmFeO 3粉体降解率的2.6倍,光催化效果明显增强。
李金星汪巧仙郭贵宝刘金彦
关键词:炭吸附可见光光催化
铁锰复合氧化物微米棒:合成中的溶剂效应及其砷吸附性能被引量:2
2019年
采用溶剂热/水热法合成了一种铁锰复合氧化物微米棒,结果表明:溶剂中乙二醇和水的体积比可以有效控制材料的形貌,随着溶剂中水的体积比从V乙二醇/V水=3∶2变化到V乙二醇/V水=0∶5,材料的形貌由块状变化为长径比不同的棒状结构。该方法合成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及较均匀的铁锰元素分布,因此对水中砷化合物有较高的吸附能力。V乙二醇/V水=1∶4条件下合成的FMO-3材料可以在150 min内,对砷的吸附率达到97%以上。
张杰白永波郭小惠
关键词:溶剂效应
Ni(OH)_2/RGO复合材料的化学沉淀-回流法制备和放电性能
2017年
以氧化石墨(GO)和NiSO_4·6H_2O为前驱体,氨水为沉淀剂,用化学沉淀-回流法制备Ni(OH)_2/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材料,用XRD、SEM表征材料的结构和表面微观形貌,用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EIS)测试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了GO:Ni(OH)_2质量比和氨水浓度对复合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β-Ni(OH)_2/RGO复合材料为Ni(OH)_2纳米片与RGO片相互插层的结构,当氨水的浓度为3 mol/L,GO:Ni(OH)_2=1:8(质量比)时复合电极材料在0.2C的放电比容量高达334.9 mAh/g,5C的放电比容量为260.2 mAh/g,保持在β-Ni(OH)_2理论比容量的90%,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于慧颖赫文秀张永强安胜利刘君红
关键词:复合材料Β-NI(OH)2
PVP-K30造孔剂对NiO-Ce_(0.8)Gd_(0.2)O_(2-δ)复合阳极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一步合成含有低浓度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造孔剂的NiO-Ce_(0.8)Gd_(0.2)O_(2-δ)(NiO-GDC)复合阳极粉体,研究添加不同含量(3%,5%,7%)PVP-K30造孔剂对NiO-GDC阳极表面吸附、孔隙率及阳极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VP-K30造孔剂添加比为5%时,阳极比表面积为35.47 m^(2)·g^(-1),孔隙率为24.75%,孔容较大且成孔均匀。应用5%PVP-K30造孔剂制备的电解质支撑NiO-GDC┃GDC┃LSCF-GD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650℃下,单电池开路电压为0.91 V,最大功率密度为0.112 W·cm^(-2)。
刘媛媛刘媛媛安胜利张睿轩杨艳娇
关键词:造孔剂微观形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GSP干粉煤气化系统的热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GSP干粉煤气化系统进行建模模拟,并运用理论对其进行热力学分析;并用灵敏度分析工具探讨了氧煤比和蒸汽煤比两个操作参数对气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GSP干粉煤气化的冷煤气效率为79.39%,效率为84.04%;氧煤比对有效合成气组分(CO、H2和CH4)的摩尔分数、冷煤气效率和?效率影响均较大,而蒸汽煤比对其影响却很小。
程文伟于戈文张文兴龚志军郎中敏
关键词:GSP氧煤比
共6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