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培训与社会服务处

作品数:13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校长
  • 5篇教育
  • 3篇名校
  • 3篇名校长
  • 3篇教育家
  • 3篇教育家型校长
  • 3篇工作室
  • 2篇视域
  • 2篇校长工作
  • 2篇名校长工作室
  • 2篇个性化
  • 2篇个性化培养
  • 2篇办学
  • 2篇长工
  • 1篇定案
  • 1篇督导
  • 1篇督导模式
  • 1篇学成
  • 1篇学习视域
  • 1篇学习资源

机构

  • 12篇广东第二师范...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中国教育科学...

作者

  • 2篇张彦
  • 1篇胡小勇
  • 1篇杨文登
  • 1篇贾汇亮
  • 1篇胡钦太
  • 1篇张华阳
  • 1篇聂伟

传媒

  • 2篇教育家
  • 1篇教育探索
  • 1篇职教论坛
  • 1篇中小学管理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现代教育技术
  • 1篇高教探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基础教育论坛
  • 1篇广东第二师范...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成学习视域下的SPOC资源共享与创生模式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如何从教学活动生成的丰富资源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和服务,成为当前对SPOC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混合式环境下SPOC资源的服务需求,从生成学习特点和生成学习认知过程的五个阶段出发,提出SPOC资源的共享与创生模式,并依托《教育传播学(2017)》课程开展实证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该模式的应用方式、应用效果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发现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提供具有情境性、交互性的学习资源,教师线上学习引导、课堂答疑点拨、适时奖励、共享资源、示范引领等行为,学生自主学习、群体互动、展示汇报、创生资源、总结反思等行为够有效引导师生共享资源、创生资源、更新知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强化技能,提升素养。
钟丽霞贾汇亮张彦
关键词:学习资源教学模式
“一人一案,一校一案”助教育家型校长成长
2021年
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广东培养基地,坚持系统设计、高端培养、创新模式、整体推进的培养思路,聚焦育人主题,创新学校实践,担当时代责任,形成了"一人一案""一校一案"的新时代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模式。聚焦育人主题,催生研究问题,形成"一人一案"服务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党和国家要求以及区域教育发展诉求,是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社会价值体现。新时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聚焦育人主题是时代对当代校长提出的要求,也是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核心命题。
龚孝华
关键词:教育家型校长办学实践
基于协同理论的名校托管实践研究——以珠海市名校长余志君工作室托管平沙实验小学为例
2021年
"U-G-P-S"协同托管是一种地方政府主导,教育专家、名校长工作室协同为薄弱学校提供立体式帮扶的一种教育服务。协同各方通过信息支持、对薄弱学校的诊断、精准培训和专题研修、跟岗学习、过程督导和结果评估等途径,更新薄弱学校的教育理念,矫正办学行为,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内涵发展。协同托管为薄弱学校改进和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刘建强
关键词:协同论教育均衡
“三诊定案”:名校长工作室个性化培养方案的研制策略
2023年
如何精准研制针对入室校长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是名校长工作室培养工作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多年参与名校长工作室培训指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三诊定案”的研制策略。首先是诊个人,基于对校长个性特长的充分了解形成培养初案;其次是诊学校,基于现场诊断全面把握学校特征及优势,调整培养方案;最后是专家会诊,基于专家视角催生新的理解和思考,最终形成一人一案。
龚孝华
关键词:名校长工作室校长专业发展个性化培养专家会诊
在线课程资源动态生成与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8
2019年
文章以优化在线课程学习资源、提升在线课程质量为目标,以学习资源动态生成与应用为切入点,采用问卷调查法,以H校在线课程学习者为调研对象,从课程学习环境、课程预设资源、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四个维度开展调研。研究发现,可以从技术可靠性的学习环境、多元个性化的预设资源、教师适时的指导和反馈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互动等方面,提高在线课程学习资源动态生成与应用的策略。
钟丽霞胡钦太胡小勇张华阳张彦
关键词:在线课程结构方程模型影响因素
“一校一案”: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的实践创新被引量:1
2021年
在广东省新一轮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业务指导过程中,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融入"一校一案"培养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研究中国基础教育重大实践问题,积极创新实践、凝练办学成果,引领区域教育发展和入室学员发展为重点,着力培养教育家型校长,实现教育家办学。"一校一案"是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在十年来对省名校长工作室进行业务指导的过程中总结凝练出来的核心理念,其思想核心是主张对校长进行个性化培养,精准支持教育家型校长成长。我们认为,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是自主的、独特的、个性化的过程,离不开其所在的学校,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是以"个人提升"和"学校发展"为产出的双维培养模式,因此需要基于校长个人提升和学校发展的"一校一案"。
谈心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教育家型校长个性化培养办学成果教育家办学
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理性追问与实践行思被引量:10
2021年
教育家型校长的本质属性是办学实践创新与教育思想建构的深度对话者,研究和解决学校教育重大实践问题是其成长的关键规律。为此,培养机构需选择"高层次的理论研修、高水准的思维训练与高品质的实践创新"来构建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内容;并以"深度对话"为催生问题的主要方法,以"行动研究"为研究问题的主要方法,以"一人一案"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来有效实施;再以渐进实验验证培养结果,达到促生区域优秀校长群落的培养成效。
于慧龚孝华
关键词:教育家型校长理性追问
高职学生身份认同的困境及化解
2024年
作为文凭社会中接受较低学历教育的高职学生容易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和焦虑中。高职学生的身份认同困境主要表现为标签规训下的身份焦虑、价值遭遇贬抑的身份歧视以及圈层边界难以跨越的身份固化。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看,高职学生的身份认同困境实质上是学历符号逻辑支配下的产物,教育成层是引发高职学生身份认同困境的隐秘机制,群体性自我认同较低与自我价值迷失导致了身份焦虑,上升流动渠道受限导致个体意义价值贬损以及文凭社会对学历身份的强化制造了圈层和流动壁垒。为此,化解身份认同危机,需要优化职业教育生态,激发高职学生内生发展潜能;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自我价值认同;需要重构教育成层逻辑,加快建设技能型社会。
谈心聂伟
关键词:高职学生身份认同
论课后服务的公益性被引量:2
2023年
课后服务的公益性包括普遍可获得性、普遍可负担性与普遍高质效性三个方面,对应解决“服务面窄”“服务价高”与“服务质差”的问题。公益性的彰显是课后服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民众获得感与幸福感、实现自身发展价值趋向的重要信息途径。发达国家课后服务的起源具有公共性与慈善性,政府主导政策制定与经费筹措,规模大且内容丰富,循证课后服务引领,公益性呈现多元样态。中国课后服务早年以“课后托管”的方式存在,受到资本追捧,近年来政府主动规划,将其视为“民生工程”,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公益性日益彰显,但尚存在多种理论观点分歧、服务量大但分配不均衡、经费投入差异较大及服务过程、结果缺乏评估等问题。将来,可参考课后服务的国际视域,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建构四位一体的普惠性课后服务体系,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提升普遍可获得性;确保经费足额投入,增强普遍可负担性;创新服务内容与方法,保障普遍高质效性。
杨文登谈心
关键词:公益性
三步六环:U-A-S视域下的学校督导模式
2021年
学校督导是一种专业、规范的学校管理手段。U-A-S视域下的学校督导分诊断性督导、过程性督导、总结性督导三个步骤,通过理念提炼、确定目标,组织学习、规范教学,完善课程、提升质量,整合资源、培育特色,改革评价、激发活力,反思总结、彰显个性六个环节推动学校改进。在建立学校督导支持系统、增强学校改进能量、优化组织保障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学校督导工作的落实和学校改进目标的实现,助力学校新一轮的发展。
刘建强
关键词:学校督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