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作品数:668 被引量:1,970H指数:18
相关作者:何作顺尹家祥丁继超袁军王秀芳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浦东预防医学研究院北方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1篇医药卫生
  • 5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4篇农业科学
  • 28篇生物学
  • 21篇文化科学
  • 14篇理学
  • 9篇经济管理
  • 6篇哲学宗教
  • 4篇社会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3篇病毒
  • 53篇鼠疫
  • 41篇流行病
  • 38篇流行病学
  • 36篇影响因素
  • 35篇疫源
  • 35篇基因
  • 34篇疫源地
  • 29篇细胞
  • 29篇肝炎
  • 26篇活性
  • 21篇艾滋病
  • 21篇肠道
  • 20篇结核
  • 18篇鼠疫疫源地
  • 17篇宿主
  • 17篇肝炎病毒
  • 15篇耐药
  • 15篇菌群
  • 12篇丙型

机构

  • 635篇大理大学
  • 120篇云南省地方病...
  • 50篇昆明医科大学
  • 39篇云南省疾病预...
  • 22篇大理大学第一...
  • 14篇中国疾病预防...
  • 10篇大理州质量技...
  • 10篇湘潭医卫职业...
  • 9篇复旦大学
  • 8篇玉溪市疾病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大理州第二人...
  • 6篇北方民族大学
  • 5篇云南省寄生虫...
  • 5篇昆明市疾病预...
  • 5篇上海市浦东新...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长春工业大学
  • 4篇大理州疾病预...
  • 4篇丽江市疾病预...

作者

  • 30篇王鹏
  • 28篇杜春红
  • 24篇刘正祥
  • 24篇高子厚
  • 17篇邵宗体
  • 17篇钟佑宏
  • 16篇宋志忠
  • 15篇段兴德
  • 14篇洪梅
  • 11篇张海鹏
  • 10篇石丽媛
  • 9篇吴鹤松
  • 8篇李玉琼
  • 8篇冯云
  • 8篇李伟
  • 7篇张云
  • 7篇郭英
  • 7篇董毅
  • 6篇林佶
  • 6篇龚正达

传媒

  • 57篇大理大学学报
  • 26篇中国人兽共患...
  • 24篇中华地方病学...
  • 23篇食品工业科技
  • 23篇昆明医科大学...
  • 2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3篇疾病监测
  • 12篇食品安全质量...
  • 1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0篇职业与健康
  • 10篇中国艾滋病性...
  • 9篇皮肤病与性病
  • 9篇食品研究与开...
  • 7篇传染病信息
  • 7篇食品科学
  • 7篇中国比较医学...
  • 6篇实用预防医学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6篇寄生虫与医学...

年份

  • 104篇2024
  • 94篇2023
  • 87篇2022
  • 73篇2021
  • 63篇2020
  • 69篇2019
  • 47篇2018
  • 37篇2017
  • 40篇2016
  • 21篇2015
6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洱海环湖区域土壤中氮、磷、砷和金属含量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2024年
目的:了解洱海环湖区域土壤中有关元素的含量,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潜在风险评估以及洱海保护和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洱海环湖区域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测定其锰(Mn)、锌(Zn)、钙(Ca)、铜(Cu)、钴(Co)、氮(N)、磷(P)、砷(As)8种元素的含量,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质量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Zn、Cu和As的平均质量含量均不超过风险筛选值;Mn、Zn、Cu、Co和As的地积累指数均小于0;土壤中N、P元素等级分别为第五等级和第四等级;多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为12.85。结论:研究区域土壤中金属的累积程度较低且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度轻微,土壤中N、P元素整体呈现养分区域不平衡现象。
雷晓毅陈凯婕何甜邓志新鹿璇隋世燕
关键词:洱海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大理州吸毒人群HIV、HCV感染及相关高危因素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大理州吸毒人群HIV、HCV感染情况及评估相关的高危因素,为更大范围内更有效地推广和完善吸毒哨点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大理州戒毒所新入所的423名吸毒人员的血样,检测HIV和HCV的感染情况,结合问卷调查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在423名吸毒人员中HIV感染率为19.4%(82/423),HCV感染率为46.3%(196/423),在82例HIV感染者中,有96.3%(79/82)感染了HCV。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注射吸毒年限、有注射吸毒史、共用针具不仅是HIV感染的高危因素,也是HCV感染的高危因素;此外,HCV感染还与年龄、每天注射吸毒次数正相关。结论:大理州吸毒人员中由于存在各种高危行为,使得吸毒人群HIV,HCV感染的比例较高,加速了HIV,HCV在该人群中的流行。
李泽刘继政申元英
关键词:吸毒人群HIV感染HCV感染高危因素
HAV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猪群中的流行调查
2016年
目的:了解屠宰生猪中甲型肝炎的流行情况,探讨猪作为HAV另一宿主和携带者的可能性,以期为人类甲肝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大理地区屠宰生猪血清中HAV Ig G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屠宰生猪的全血和胆汁标本进行HAV RNA检测,以甲型肝炎患者的血液和胆汁为阳性对照标本。结果:1屠宰猪血清样本中检测出HAV的抗体阳性率为73.3%(374/510);2建立了甲型肝炎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3用RT-PCR在阳性对照标本中检出HAV RNA;4用RT-PCR在屠宰猪的全血和胆汁样本中未检出HAV RNA。结论:成功建立起RTPCR检测待测样本中的HAV RNA的方法;屠宰猪血清样本中检测出HAV的抗体阳性率较高;猪是否可以感染人的HAV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艾志琼张玲李丽娟李泽王云红申元英
关键词:HAV屠宰生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大理白族自治州甸南镇部分小学生环境内分泌干扰物KAP调查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大理白族自治州甸南镇四至六年级小学生性成熟状况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甸南镇选取2所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级、年龄学生及女生是否出现第二性征、月经初潮在EDCs相关知识态度得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年级、六年级学生的EDCs相关知识态度均较五年级学生好;10岁学生的EDCs相关知识态度较11岁学生好;没有出现第二性征、月经初潮的女生EDCs相关知识态度比出现第二性征、月经初潮的女生好。女生出现月经初潮年龄在饮食行为习惯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岁、13岁出现月经初潮的女生的饮食行为习惯均比11岁出现月经初潮的女生好。结论:11岁出现月经初潮的女生饮食行为习惯较差,五年级学生、11岁学生、出现第二性征和月经初潮的女生EDCs相关知识态度较差,接触EDCs较多。应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加强EDCs相关知识的教育。
张红吉袁芝琼
关键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性成熟小学生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认知功能进行性损害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然而目前AD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AD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引起的神经原纤维缠结是AD的两种特征性病理改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基因突变、线粒体损伤、细胞内异常氧化应激及神经递质的异常代谢也被认为是AD发生的共同机制。本文综述了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AD的防治药物研发和潜在靶点选择提供新的方向。
郭佳越汤燚杨银张云智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淀粉样蛋白线粒体氧化应激
鼠型斑疹伤寒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9年
鼠型斑疹伤寒是由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分别是啮齿类动物和蚤类。鼠型斑疹伤寒呈全球性分布,但主要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在国内,鼠型斑疹伤寒发生主要以散发形式存在,局部地区出现小型暴发,但各省(市、区)均有病例报告。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和原生环境的不断开发,人群与疾病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的接触机会增多,感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风险和范围增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鼠型斑疹伤寒的发生和流行,保护人群的生命健康安全,维护和促进旅游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对鼠型斑疹伤寒的流行现状进行了概述,并简要分析了生物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对鼠型斑疹伤寒发生和流行的影响。
贺琪楠尹家祥
关键词:鼠型斑疹伤寒宿主媒介
云南省腾冲市3种常见蚊虫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究腾冲市常见蚊虫自然携带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未知细菌。方法从云南省腾冲市同一地点随机捕捉的3种蚊虫,分别为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应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这3种蚊虫自然携带的细菌16S rRNA基因的V4高变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将测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用于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分析和未知细菌的探究。结果获得可用于后续分析的OTU数目为2866个,通过绘制稀释曲线,可以看出本次的测序深度能充分反映这3种蚊虫的实际菌群结构。3种蚊虫及各组样品间既有共有的OTUs,也有特有的OTUs;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各蚊种及各组样品之间的物种组成丰度与相似性存在差异,其中中华按蚊的菌群丰度和多样性高于其他两种蚊虫,而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的物种组成较为相似。通过对3种蚊虫菌群结构的分析,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未明确细菌和放线菌门均是各蚊种共有的优势菌群,但在各蚊种中相对丰度存在差异;在属水平上,各蚊种的优势菌属及其相对丰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发现菌群中存在葡萄球菌属、变形杆菌属、无形体属、支原体属等大量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以及未知细菌。结论在同一环境下,不同蚊种及同一蚊种不同个体分组之间的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各蚊种均携带了致病菌和未知细菌,对该地区的公共卫生安全具有潜在的隐患。
陈彬芦新焱杜春红姜丹丹杨兴
关键词:菌群结构高通量测序
2015-2019年云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了解2015-2019年云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9年云南省报告乙肝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5-2019年云南省共报告乙肝79 17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3.19/10万;其中急性、慢性、未分类乙肝分别占14.98%、76.64%、8.38%,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97/10万、25.44/10万、2.78/10万。在所有病例中,0-14岁、15-29岁、30-44岁、45-59岁、≥60岁分别占1.55%、19.90%、30.77%、31.45%、16.33%。在急性、慢性乙肝病例中农民分别占80.94%、73.54%。结论云南省有效控制了儿童乙肝,但45-59岁人群和农民发病风险较高;建议加强成人乙肝免疫预防。
余文何亚平何作顺许琳唐婷婷康文玉李江嵘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2020年云南省儿童和孕妇碘营养现况调查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儿童和孕妇食用盐碘和尿碘含量,评价碘营养状况,为科学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1-12月,在云南省的16个州(市),每个州(市)抽取1个县(市),每个县(市)抽取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2个村(居委会)作为调查点。在每个村(居委会)的小学各抽取20名8~10岁非寄宿儿童(男、女均衡),采集儿童家中食用盐盐样、尿样,每个县(市)共调查80名儿童;在所抽取的2个乡(镇、街道)各抽取20名孕妇,采集孕妇家中食用盐盐样、尿样,每个县(市)共调查40名孕妇。分别进行盐碘、尿碘含量测定。结果在云南省的16个县(市),共采集8~10岁儿童和孕妇家中食用盐盐样2009份、尿样2041份(儿童1375份、孕妇666份)。其中,盐碘中位数为26.0 mg/kg,碘盐覆盖率为100.0%(2009/2009),碘盐合格率为98.7%(1982/200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7%(1982/2009),各县(市)间重点人群盐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58.98,P<0.01)。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88.5μg/L,不同年龄儿童尿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9.45,P<0.01),不同性别儿童尿碘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43,P>0.05)。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41.9μg/L,<150μg/L的占52.1%(347/666),各县(市)间孕妇尿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8.32,P<0.01)。结论云南省重点人群碘盐合格率、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0%以上,碘盐供应良好;8~10岁儿童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100~199μg/L),孕妇碘营养处于碘缺乏状态(<150μg/L)。建议加强重点人群碘缺乏病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防病意识,做到科学补碘。
葛倩夏王安伟史亮晶黄开莲李加国张海涛叶枫吴鹤松郭玉熹杨林赵志花李淑娟董旭董兴齐
关键词:盐类孕妇儿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的思考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提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本科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理论水平和应急动手处置能力。方法: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教学实验平台在原有的实验教学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条件建设,精心设计特色虚拟仿真实践课程。结果:建成公共卫生专业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和实验实训中心以及涵盖范围广、功能齐全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教学实验平台将线上虚拟现实教学和线下实体教学结合,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隋世燕郭利军曹亮宋正蕊何作顺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实验平台实验实训应用型人才
共6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