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
- 作品数:46 被引量:187H指数:9
- 相关作者:林娜甘迎王木丹孙卫东更多>>
- 相关机构:玉林师范学院政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工程”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抗战时期中越文化工作同志会在桂林的活动及其影响
- 2011年
- 抗战时期,中越文化工作同志会以桂林为基地,广泛开展政治、文化活动,与桂林文化界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这一团体相当活跃,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 覃卫国
- 关键词:抗战时期
- 探索师生支部共建模式 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被引量:10
- 2008年
- 本文在对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开展师生党支部挂联共建活动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开展好支部挂联共建活动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要明确开展活动的目的和目标、创新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加强活动的领导和指导,结对共建要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提高长效性。
- 林娜伍锦昌
- 关键词:研究生党支部
- 制度创新——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
- 2001年
- 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的根源在于廉政制度建设存在着民主、法制、监督、科学、规范等一系列要素的欠缺。因此 ,廉政建设的关键是弥补要素欠缺 ,进行制度创新 ,实现廉政建设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 ,使公职人员“不能贪”、“不敢贪”、“不愿贪”。
- 褚添有阳永煊
- 关键词:腐败权力制约法制公职人员
- 民族地方政府治理体系法治化建设的法理阐释被引量:1
- 2017年
- 从本质上看,民族地区的政府治理就是国家解决民族地方问题的过程和行动,是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运用现代治理工具和治理机制合作推进民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过程。国家治理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政策体系和民族法治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则是这个过程的核心。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实现民族地区政府治理体制、机制以及政府治理能力的法治化则构成国家治理民族地方的三个维度,也是民族地区政府治理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通过法治的方式来实现政府治理民族地方的制度体系的改造、治理机制的优化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则成为国家治理民族地区、实现民族地区政府治理现代化、法治化的基本路径选择。
- 陈国华黄竹胜
- 关键词:法治化
- 孔子研究性学习方法中对道德教育理念的创造性阐述
- 2007年
- 孔子道德教育方法中孕育着丰富的研究性学习因素,今天我们重新认识、整理和研究,对当前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德育意蕴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道德教育理念是道德教育内容方式等方面的指导,孔子研究性学习因素在教育理念的探索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道德教育首位论与终身教育论;道德教育的立己、立人目的论;道德教育的学、行、思结合实践观。其核心是发挥人的主体性,贯穿一生的“志道”和“力行”道德教育理念。
- 孙卫东
- 关键词:孔子研究性学习道德教育理念
- 广西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 2014年
- 高校在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占有特殊地位,广西高校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形成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彰显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但也存在文化建设自觉自信有待加强、文化建设品质不高、趋同化明显等问题。分析广西高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应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依托区域优势和特色资源、强化大学文化的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
- 陈国华
- 关键词:广西高校大学文化民族文化
- 孔子德育首位论的研究性学习特质被引量:3
- 2005年
- 文章从孔子德育首位论与其德育目的的关系出发,认为孔子的德育首位论是由其德育教育的“立己”、“立人”论决定的;以研究性学习方法的角度重新解释“内圣外王”的“己立、立人”目的;并着重阐明孔子教育思想中德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认为孔子的德育表现为德育首位、终身教育、注意主体性的培育,以及德育与其他学科的“兼荣并茂”、不可分割、融为一体等特色,具有鲜明的研究性学习特质。
- 孙卫东
- 关键词:孔子研究性学习特质
- 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被引量:4
- 2003年
-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网络对社会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 ,网络上各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不经选择地充斥着人们的耳目 ,从而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各种观念。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高校 ,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应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 ,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对策 。
- 张艺兵
- 关键词:数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
- 继承传统,突显特色,引领大学持续发展被引量:2
- 2008年
- 大学是以学术为本,以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从事文化传承和创新为宗旨的学术组织。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价值取向,文化传统是学校绵延不绝的血脉,优势学科是学校的品牌资源,办学定位是大学发展的方向标。因此,学校应以大学精神作为学校的灵魂,以文化传统作为学校的血脉,以优势学科作为学校的骨架,以科学定位作为学校的标杆。如此,大学才能真正成为文化精神的滋养之地和文化风骨的养成之所。
- 王枬
-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提升高校发展软实力被引量:19
- 2008年
- 高校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是高校自身发展及参与竞争的重要力量。高校文化是高校软实力的力量源泉,也是软实力发展的决定因素。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提升高校软实力,必须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主题、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培育现代大学精神、加强大学文化创新、突显大学办学特色等方面着手。
- 伍锦昌
- 关键词:高校软实力和谐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