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作品数:8 被引量:92H指数:4
相关作者:张燕余小川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翻译
  • 1篇动词
  • 1篇叙事
  • 1篇叙事学
  • 1篇叙事研究
  • 1篇玄奘
  • 1篇学习者
  • 1篇译论
  • 1篇隐喻
  • 1篇隐喻理论
  • 1篇英译
  • 1篇英语
  • 1篇英语学习
  • 1篇英语学习者
  • 1篇英语作文
  • 1篇幽默
  • 1篇中国英语
  • 1篇中国英语学习...
  • 1篇释意
  • 1篇释意理论

机构

  • 7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胡艳华
  • 1篇尚必武
  • 1篇裘晶
  • 1篇郭虹宇
  • 1篇程晓堂
  • 1篇张燕
  • 1篇潘文红

传媒

  • 1篇中外企业家
  • 1篇外语电化教学
  • 1篇天津外国语学...
  • 1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外语教学理论...
  • 1篇黑龙江生态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释意理论下的会议现场口译研究——以2017年“两会”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为例被引量:3
2017年
依据法国释意学派的观点,口译不应该注重语言的形式,而是对原文进行理解,并且脱离源语言,进行意义的重新表达。基于释义派的理论观点,以2017年"两会"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为例,对释意派理论在口译中的运用做分析,指出口译的侧重点。
毛露蓉
关键词:释意口译记者会
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被引量:64
2007年
本文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学生在情态动词使用情况上的差异,同时也考察了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在这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总体上过多使用情态动词,但就某些情态动词而言,过少使用的情况也存在.另外,较高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情态动词的情况总体上更为接近英语本族语学生.
程晓堂裘晶
关键词: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
《生活大爆炸》第六季的幽默探析
2014年
以《生活大爆炸》第六季的对话为语料,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出发,探讨会话者因违反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而产生的幽默效果,从而加强英语学习者对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的理解,提高对情景喜剧中英语幽默的欣赏能力。
邬贝贝潘文红
关键词:幽默违背
二十一世纪的叙事学:叙事研究的认知方法被引量:4
2013年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叙事学以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向前发展。本文在以历时路径回顾梳理文学理论和叙事学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审视了文学研究的认知方法之于叙事学研究的影响。认知科学的崛起为叙事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直接促成了认知叙事学的崛起。认知叙事学的未来发展在于进一步整合多种认知方法,并以实证的方式对它们加以检验。尽管这种路径可能会加速叙事学、乃至文学研究的危机,但同时也可以见证一个新范式的产生。
莫妮卡.弗鲁德尼克尚必武
关键词:叙事学文学理论
重读玄奘译论“五种不翻”——论宗教类、文化类外来词语的翻译策略被引量:9
2009年
唐代的大翻译家玄奘曾提出著名的佛经翻译理论"五种不翻"。所谓"五种不翻",即为"秘密故不翻"、"多义故不翻"、"无此故不翻"、"顺古故不翻"和"生善故不翻",不翻即音译。详细阐释了译论"五种不翻"的内涵,总结了其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全面揭示其对宗教类、文化类外来词语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对翻译理论建设的推进作用。
郭虹宇
关键词:玄奘译论外来词翻译策略
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新词英译被引量:2
2012年
文化的输入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文化的输出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汉语新词也不断地涌现在各行各业。然而对汉语新词的英译却不尽如人意,有时甚至笑话百出。在该文中,我们对通过大众传媒、互联网广泛传播并在日常表达中经常出现的网络流行词、专有名词和生僻词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给出了相对准确的翻译,并总结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张燕胡艳华
关键词:汉语新词英译功能派理论
基于交际维度的刻意性隐喻理论:问题与展望被引量:10
2021年
语料库研究显示,概念隐喻中只有4.36%被交际者真正用作隐喻。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学者提出了刻意性隐喻理论,在语言维度和概念维度的基础上引入隐喻的交际维度,并提出了隐喻的刻意性机制,是隐喻研究值得关注的新动向。该理论在刻意性隐喻的界定、刻意性的识别、隐喻心理加工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还面临很多问题,本文尝试集中对四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将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旨在促进交际维度刻意性隐喻研究的融合与深入。
范振强
关键词:隐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