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

作品数:1,692 被引量:7,296H指数:28
相关作者:谢红浪季曙明陈光辉陈劲松张仁良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南京临床医学院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80篇期刊文章
  • 20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54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7篇生物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71篇细胞
  • 144篇动脉
  • 144篇血管
  • 123篇预后
  • 90篇成像
  • 85篇术后
  • 80篇蛋白
  • 76篇综合征
  • 74篇病理
  • 72篇手术
  • 71篇肿瘤
  • 67篇肾病
  • 67篇缺血
  • 65篇腺炎
  • 64篇磁共振
  • 63篇重症
  • 59篇卒中
  • 59篇冠状
  • 58篇肾脏
  • 57篇胰腺

机构

  • 1,682篇南京大学
  • 112篇南京军区南京...
  • 84篇南京医科大学
  • 6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0篇东南大学
  • 25篇南京大学医学...
  • 16篇南京中医药大...
  • 16篇徐州医科大学
  • 1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1篇蚌埠医学院
  • 10篇中南大学湘雅...
  • 10篇湖南中医药大...
  • 8篇江苏大学
  • 8篇湖南中医药大...
  • 8篇郑州大学第一...
  • 7篇复旦大学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47篇刘志红
  • 25篇卢光明
  • 23篇张龙江
  • 19篇章海涛
  • 18篇刘新峰
  • 18篇赵建宁
  • 18篇聂时南
  • 15篇曾彩虹
  • 14篇胡伟新
  • 12篇邵旦兵
  • 11篇刘正钊
  • 11篇徐峰
  • 11篇杨斌
  • 10篇王新颖
  • 10篇商学军
  • 9篇张仁良
  • 9篇李宁
  • 9篇汪俊军
  • 9篇安玉
  • 8篇童智慧

传媒

  • 218篇医学研究生学...
  • 152篇肾脏病与透析...
  • 55篇东南国防医药
  • 54篇肠外与肠内营...
  • 43篇临床急诊杂志
  • 42篇中华男科学杂...
  • 32篇国际脑血管病...
  • 29篇放射学实践
  • 28篇国际医学放射...
  • 23篇中国实用外科...
  • 23篇医学研究与战...
  • 2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1篇中国脑血管病...
  • 20篇中华病理学杂...
  • 20篇中华医学杂志
  • 19篇临床检验杂志
  • 18篇中华放射学杂...
  • 16篇临床麻醉学杂...
  • 14篇临床肿瘤学杂...
  • 12篇护理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195篇2023
  • 186篇2022
  • 146篇2021
  • 125篇2020
  • 111篇2019
  • 180篇2018
  • 168篇2017
  • 184篇2016
  • 231篇2015
  • 143篇2014
  • 8篇2013
  • 1篇1997
1,6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白质病变动物模型
2018年
脑白质病变是脑小血管病的一种主要亚型,其病理生理学及机制尚不明确.由于临床研究中危险因素常常共存,因此很难判断某种危险因素与脑白质损伤的关系.此外,由于动物与人脑组织结构的差异,目前缺乏可重复的脑白质病变动物模型.因此,建立实用的动物模型以便从基础研究层面深入探究脑白质病变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对脑白质损伤治疗的临床前实验至关重要.文章对脑白质病变模型的特点、优化措施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赵娜娜吕秋石郭洪权谢怡胡挺汪玲叶瑞东刘新峰
关键词:脑白质病白质脑缺血疾病模型
肠三叶因子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保护胃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肠三叶因子对胃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保护作用,并研究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GES-1细胞,分别设正常对照组,LPS组,ITF组,LPS+ITF组,LPS+ITF+LY294002组,ITF+LY294002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LPS组:加入浓度为10mg/L的LPS;ITF组:加入浓度为100μg/L的ITF;LPS+ITF组:加入浓度为10mg/L的LPS,同时加入100μg/L的ITF;LPS+ITF+LY294002组:加入浓度为10mg/L的LPS、100μg/L的ITF,同时加入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剂LY294002(15μM);ITF+LY294002组:加入100μg/L的ITF,同时加入15μM的LY294002。培养48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TF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变化情况。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说明,与对照组相比,ITF提高了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而LY294002抑制了ITF激活的pAkt蛋白的表达,说明ITF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来调控GES-1细胞的生理活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PS导致GES-1细胞的紧密连接遭到破坏,降低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表达水平,而ITF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来保护GES-1细胞的紧密连接的完整性。结论:ITF保护胃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完整性,提高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其发挥作用的主要分子机制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孙兆瑞刘红梅杨志洲邵旦兵林金锋徐敏张炜任艺陈鑫聂时南
关键词:GES-1细胞肠三叶因子AKT信号通路
双胎妊娠并发主动脉夹层1例及文献复习
2015年
目的:探讨妊娠并发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报道双胎妊娠合并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1例,并收集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通过临床常规诊断,明确诊断,稳住生命体征,在复合手术室进行多科会诊,根据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并在术后严密监控患者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挽救了患者生命。结论: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起病凶险,进展迅速,及时明确诊断、多科会诊、严密监护、根据母婴情况在符合手术室选择合适的联合治疗方法是挽救患者及胎儿生命的关键。
曹昌魁邵旦兵聂时南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妊娠
多层螺旋CT在活体肾移植术前左肾静脉解剖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左肾静脉解剖变异及其属支在多层螺旋CT中的表现及其对活体肾移植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行多层螺旋CT增强的肾移植供者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及汇入左肾静脉的属支情况。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和容积再现后处理技术,总结左肾静脉解剖变异及属支情况并分类讨论。结果多层螺旋CT动脉晚期和静脉期图像均显示左肾静脉主干,发现环主动脉左肾静脉解剖变异1例,左侧下腔静脉1例。每例供者发现肾上腺静脉0-1根,腰静脉0-2根,生殖静脉0-2根。结论左肾静脉属支中,腰静脉数目变异较多,生殖静脉肾有时会出现多根。在左肾切除术中要仔细处理静脉属支,避免大出血的发生。
陶舒敏张喆文吉秋孔祥张龙江
关键词:左肾静脉多层螺旋CT腰静脉
IgM型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2021年
目的:分析IgM型系统性轻链型(IgM⁃AL)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17例IgM⁃AL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1岁(49~75岁),均有肾脏受累,8例(47%)患者合并心脏受累。血清免疫固定电泳13例为λ⁃IgM,4例为κ⁃IgM,15例(88.2%)血清IgM浓度异常升高。与IgG⁃AL淀粉样变性患者相比,IgM⁃AL淀粉样变性患者淋巴结受累更多(17.6%vs 3.0%,P=0.018),骨髓浆细胞比例更低(1.0%vs 3.2%,P<0.001),浆细胞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检测阳性率更低(14.3%vs 65.3%,P=0.031),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浓度更低(0.3mg/L vs 0.6mg/L,P=0.026),血清IgM浓度更高(7.97g/L vs 0.79g/L,P<0.001)。经化疗和(或)大剂量美法仑/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IgM⁃AL淀粉样变性患者总体血液学缓解率66.7%,深度血液学缓解率为33.3%,但完全缓解率低(8.3%)。患者2年生存率76%,心脏受累严重的患者预后不佳。结论:IgM⁃AL淀粉样变性多为λ轻链型,淋巴结受累比例较高,骨髓浆细胞负荷低且遗传学改变轻,大多数患者血清IgM浓度异常升高。抗浆细胞治疗有效,血液学完全缓解率低。心脏受累的严重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缪福佳任贵生郭锦洲赵亮徐维玮黄湘华
关键词:IGM预后
肌内静脉畸形的影像学观察: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2023年
目的回顾肌内静脉畸形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治疗方法选择和实施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67例肌内静脉畸形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各影像学检查方法分类评价,总结肌内静脉畸形的诊断要点,根据影像学特征提出个性化治疗策略。结果本组67例肌内静脉畸形,其中男性43例。患者以疼痛、肿胀、肢体活动障碍为主诉就诊。采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MRI/MRA、X线、CT/CTA/CTV、经皮穿刺造影CT扫描三维成像等。上述检查方法能显示静脉畸形病灶部位和形态、骨质侵犯情况、回流特征、血流动力学特征等,从而有效指导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结论肌内静脉畸形的诊断依赖于全面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检查结果对选择合适治疗方法、合理实施治疗、避免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有指导意义。
高定辉陈勇王倩王慜袁斯明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
弥漫中线胶质瘤伴H3 K27M突变:9例影像报道及分子分型特征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弥漫中线胶质瘤伴H3 K27M突变的影像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H3 K27M突变的弥漫中线胶质瘤患者的影像及分子分型表现。结果男6例,女3例,年龄10~60岁;均位于中线区,丘脑5例,延髓2例,桥脑1例,下丘脑1例。9例全部呈弥漫性生长且无瘤周水肿;5例T2WI呈等信号,5例DWI呈稍高信号,8例不均匀强化,1例无强化。7例分子检测为IDH1野生型、H3 K27M突变、TERT野生、EGFR野生,MGMT启动子甲基化阴性6例,阳性1例。结论发生在中线区呈弥漫生长的胶质瘤强烈建议检测H3 K27M基因分型。
李建瑞刘宵雪陈随吴楠骆仲强张志强卢光明
关键词:胶质瘤
参附注射液干预心衰患者BNP、血浆ET、左心收缩功能指标观察63例
目的 在常规西药治疗心衰的基础上,观察加用参附注射液在心衰患者的治疗中BNP、血浆ET指标,左心收缩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的评分的变化.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参附组32例.两组均根据2009ACC/AHA心...
狄佳费立博聂时南
关键词:心衰左心收缩功能参附注射液
乳酸清除率、乳酸和APACHE Ⅱ评分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相关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百草枯中毒患者乳酸、12h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01-2013-12百草枯中毒患者95例,按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入院时乳酸值、12h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分析。结果: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组患者入院时乳酸、APACHEⅡ评分、24h APACHE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0.05),乳酸清除率低于生存组(P〈0.05)。乳酸、入院APACHEⅡ评分、24hAPACHEⅡ评分与死亡呈正相关。12h乳酸清除率与死亡呈显著负相关。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乳酸清除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入院时乳酸和入院后24h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研究对象与预测中毒预后的良好指标百草枯血浆浓度面积接近。根据最佳截断值,乳酸、乳酸清除率、百草枯血浆浓度、入院APACHEⅡ评分、24hAPACHEⅡ评分预测病死率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为0.727~0.909,0.667~0.921,0.485~0.642。结论: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死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梁栋聂时南刘红梅邵旦兵任艺张炜许宝华孙兆瑞孙宝迪杨志洲唐文杰
关键词:乳酸乳酸清除率百草枯中毒
γδT细胞在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2年
在肾的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中,非典型T细胞在不同的生理环境下扮演不同的角色。γδT细胞(TCRγδ+CD3+)被认为是一群介于适应性免疫与固有免疫之间的桥梁细胞,是非典型T细胞之一。γδT细胞广泛参与各类肾病的炎症和免疫调节反应,并在透析感染、移植后免疫耐受、细胞疗法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临床治疗和检验诊断应用前景。文章就γδT细胞的发育、分布、功能以及在肾病中的角色进行综述,为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温建强李丽娟(综述)曾彩虹(审校)
关键词:ΓΔT细胞肾病
共16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