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作品数:1,130 被引量:5,358 H指数:25 相关作者: 张麟 刘小青 李惟铭 蔡军 王树岩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社会学 更多>>
心脏缺血后适应减轻再灌注损伤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减轻再灌注损伤从而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30例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n=16)和缺血后适应组(n=14),各例接受急诊PTCA治疗,发病至行急诊冠脉造影时间小于14 h。平均年龄... 杨新春 刘宇 王乐丰 葛永贵 李惟铭 徐立 崔亮 徐琳 王铁 刘胜辉 贾慧敏文献传递 护理交接班工作缺陷的预防 护士交接班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护理人员越来越认识到交接班的重要性,它是护患沟通的时间,同 马娜 陈汝明 杨倩文献传递 药物洗脱支架(CypherTM)在老年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 TM)在老年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2月至2004年5月间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 杨新春 王乐丰 李惟铭 葛永贵 王红石 邹阳春 佟子川 徐立 连勇文献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替罗非班可能的副作用 被引量:25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期间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处理及预后。方法2005年4月至2007年1月,35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其中6例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1.69%。6例患者中,5例为男性,年龄50~72岁。回顾性分析该6例患者的相关临床情况。结果6例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时间为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后的1.5~12.0h,血小板最低值为(11~85)×109/L,其中重度1例,极重度1例。停用替罗非班24~120h后血小板计数值恢复正常。其中4例发生出血并发症,1例达到TIMI轻度出血标准;无输血小板和输红细胞病例,无再梗死及死亡病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过程中可以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应该引起重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强监测。 徐立 杨新春 王乐丰 葛永贵 王红石 李惟铭 陈牧雷 崔亮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 心肌梗死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普罗帕酮结合射频消融治愈心房颤动一例 2002年 1例阵发性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AFL/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中使用静脉推注普罗帕酮 75mg后AF转复为典型的Ⅰ型AFL ,然后经射频线性消融阻断AFL折返环 ,治愈AFL。普罗帕酮用量 75mg ,AFL消融线为三尖瓣环到下腔静脉 ,造成峡部两侧的双向阻滞 ,治愈AFL。术后口服普罗帕酮 15 0mg ,每天三次。随访 8个月 ,无AFL/AF发作。结论 张建军 杨新春 李延辉 陈明关键词:普罗帕酮 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硫化氢对离体大鼠心室肌细胞ATP依赖的钾通道外向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内源性及外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大鼠离体心室肌细胞ATP依赖的钾通道(KATP)外向电流的影响,以探讨H2S对心室肌细胞的作用。方法对大鼠离体心脏采用胶原酶酶解法得到单个心室肌细胞,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DL-propargylglycine(PPG)及不同浓度硫氢化钠(NaHS,外源性H2S的供体)干预前后的KATP电流。结果经PPG(200μmol/L)干预后,KATP峰电流密度(+70mV)显著减小[干预前后分别为(5.3258±0.7556)pA/pF比(3.7856±0.4312)pA/pF,P〈0.01],且具有时间依赖性。经NaHS(9.375、18.75、37.5、75、150μmol/L)干预后,KATP峰电流密度呈浓度依赖性增大,至150μmol/L时峰电流密度明显增大[(6.6310±0.6092)pA/pF比(9.0949±1.0259)pA/pF,P〈0.01]。结论内源性及外源性H2s均可以开放大鼠离体心室肌KATP通道,使KATp电流增加。 李艳兵 钟光珍 杨新春 刘秀兰关键词:硫化氢 钾通道 膜片钳术 “生命网”在冠心病二级预防护理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6 2011年 "生命网"(heart care network)是借助心血管循证医学的大量最佳证据,建立循证护理和循证医学相结合的临床护理路径,提出对患者实施最有效、最科学、最经济的治疗护理方案[1],同时护理人员将寻找到的最佳临床证据告知患者,把护理学的重点转移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指导达标、重点干预的轨道上。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需求及支付能力进行选择, 卢晓英 陈汝明 马娜 刘丛关键词:生命网 预防护理 冠心病 临床护理路径 循证医学 CARE 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治进展 被引量:4 2011年 感染性心内膜炎(IE)系指病原微生物迁徙至心脏瓣膜和(或)心内膜、大血管内膜,以及由于赘生物脱落导致远处栓塞感染转移和脓毒血症的一类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以往将IE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IE分类方法,现已废除。 那开宪 余平 张桂云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疾病 诊治 心脏瓣膜 血管内膜 脓毒血症 左心室室壁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7 2006年 赵洋关键词:左心室室壁瘤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外科方法 手术方式 收缩性 阿魏酸钠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组:缺血后处理组;D组:SF后处理组。建立缺血后处理模型,实验结束后取出心脏,测定心肌梗死面积,TNF-α,IL-10的含量及核因子-κB的活性。结果:(1)心肌梗死面积的测定: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比,SF后处理组明显减小了心肌梗死面积(P<0.05)。(2)心肌中TNF-α和IL-10含量的测定:TNF-α、IL-10在缺血再灌注组均升高,SF后处理组同缺血再灌注组比较TNF-α水平明显减低(P<0.05),IL-10含量则明显增高(P<0.05)。(3)NF-κB活性的测定:NF-κB活性在缺血再灌注组显著提高,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F后处理组显著阻止NF-κB活性的升高(P<0.05)。结论:适当剂量SF后处理可以减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其减轻NF-κB的活性,从而减弱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减低由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所致。 张帆 游陆 袁德敏 梁克纪 张学玲 杨新春关键词:阿魏酸钠 缺血后处理 核因子-ΚB 白介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