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育学院音乐系
- 作品数:140 被引量:331H指数:9
- 相关作者:王晓平杨小棠文丽君刘冬姚莉莉更多>>
- 相关机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基础教育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陕北民歌研究的另一种视角--评《颂歌刘志丹--纪念刘志丹音乐作品116首》被引量:2
- 2008年
- 刘志丹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的的杰出将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1903年出生于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1936年壮烈牺牲,年仅33岁。他的一生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紧紧相连,和陕北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 王晓平
- 关键词:音乐作品民歌研究中国工农红军无产阶级革命家颂歌
- 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创作风格的独特性被引量:6
- 2011年
-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被称为具有民族主义特征的杰出的微型作品大师,一直以创作风格的独特性为人们关注。他的66首极具挪威特色的钢琴抒情小品,多年来已成为音乐院校钢琴教学的必备教材,演奏家的常备曲目和作曲家研习的经典曲目。本文通过与肖邦、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等19世纪几位作曲家创作风格的比较,进一步挖掘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创作风格。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虽然深受肖邦的影响,但汇聚了古典、浪漫、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将感受与想象、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纯真朴实,清新隽永,毫不矫揉造作;更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
- 苏琳
- 关键词:音乐艺术格里格舒伯特门德尔松
- 对声乐表演中“情”、“声”、“形”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声乐表演的魅力在于用人声表现人性、抒发人情的直接性,我国传统声乐表演的基本准则是:能歌会演、情韵双绝、声情并茂,要使歌声更迷人,则要“情”、“声”、“形”俱佳。本文通过声乐表演中的“情”、“声”、“形”的内涵、重要性及其如何表现进行研究,探讨演唱艺术中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陈春华
- 关键词:声乐表演
- 提高教师素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 2008年
-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一个需要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的历史使命。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和谐社会的建构中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 张晓霞
-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教师素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管理体制人类文明
- 高师音乐的创新艺术形式——校园音乐剧被引量:1
- 2006年
- 国家新制定的“课程标准”深刻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交往合作。强调音乐审美体验与主动研究,倡导学科综合与多元化的基本概念。校园音乐捌正是打破常规,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走出往日单纯的“老师讲学生练”的枯燥的“灌输式”“重复式”的教法及“专业技能训练化的”教学概念。
- 杨小棠
- 关键词:校园音乐剧
- 浅谈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特征及流派被引量:1
- 2010年
- 20世纪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创新的时代,本文从旋律、节奏节拍、和声、调式调性、配器五个方面以及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新民族主义四个音乐流派中直接的剖析和归纳了20世纪音乐的总体特征。
- 吴玫
- 关键词:20世纪音乐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勋伯格新民族主义
- 新课改背景下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被引量:2
- 2005年
-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地位在基础教育中被充分认可和肯定。新理念的课程教育,需要必须有新型的教师。改变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与能力,以尽快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音乐教育教学。
- 刘永昌
- 关键词:课程改革基础教育音乐教育继续教育
- 音乐教育学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运用被引量:2
- 2007年
- 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教师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问题。在教师继续教育中,通过运用音乐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让学员进行有效学习,构建知识框架,转变理念,使其学会学习、拓宽视野,并通过实践反思和自我完善,获得知识、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音乐新课程教育教学。
- 刘永昌
-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 中国新艺术声乐《忐忑》的创作与演唱被引量:1
- 2012年
- 2010年网络点击率极高的由龚琳娜演绎的神曲《忐忑》带给我们新的视觉、听觉感受。本文从作品创作风格,引人关注的原因,笔者对作品的理解等几个方面作了分析。
- 贺凌云
- 关键词:神曲《忐忑》锣鼓经
- 成人声乐教学曲目的选用原则被引量:5
- 2009年
- 成人学生参差不齐的声乐程度和跨度较大的学龄结构是成教学生的主要特点。声乐教学曲目选用中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学科特点较为突出。这决定了教学曲目的选择上始终存有相当大的自主空间和自由度。本文就如何在教学中选择曲目从歌唱音域与曲目的结合、学生职业特点与曲目的结合、演唱程度和曲目的结合等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 刘凯
- 关键词:成人声乐教学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