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生物质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8 被引量:121H指数:6
相关作者:程晶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化学工程
  • 7篇文化科学
  • 6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教学
  • 9篇造纸
  • 9篇课程
  • 6篇木质素
  • 6篇教学改革
  • 5篇制浆
  • 5篇制浆造纸
  • 5篇生物质
  • 5篇纤维
  • 4篇课程教学
  • 3篇思政
  • 3篇木质纤维
  • 2篇羟甲基
  • 2篇羟甲基糠醛
  • 2篇纤维素
  • 2篇响应面
  • 2篇响应面法
  • 2篇响应面法优化
  • 2篇林产
  • 2篇林产化工

机构

  • 38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齐鲁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制浆造纸...
  • 1篇秾源科技(北...

作者

  • 4篇李明飞
  • 2篇孙润仓
  • 2篇王波
  • 2篇许凤
  • 1篇康玉茹
  • 1篇沈葵忠
  • 1篇何静
  • 1篇李建霞
  • 1篇肖领平
  • 1篇申越
  • 1篇王建中
  • 1篇陈京环
  • 1篇吴玉英
  • 1篇牟天成
  • 1篇马明国
  • 1篇孙建奎
  • 1篇房桂干
  • 1篇赵巧娇
  • 1篇刘静
  • 1篇雷建都

传媒

  • 12篇纸和造纸
  • 4篇林业工程学报
  • 3篇中国造纸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高分子通报
  • 2篇广东化工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山东化工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Chines...
  • 1篇化学教育(中...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纤维素纳米晶模板法制备多级孔炭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
2023年
以纤维素纳米晶(CNC)为模板,酚醛树脂为碳源,KOH为活化剂,通过高温碳化制备了多级孔炭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手段对合成的一系列炭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中CNC的降解会形成与CNC直径相当的介孔,KOH活化则会导致炭材料产生大量的微孔和大孔,以及部分4 nm左右较小尺度的介孔,所制备炭材料呈现明显的多级孔特性,其比表面积达554.7 m^(2)/g,总孔体积为0.323 cm^(3)/g.以CNC为模板,KOH活化的炭材料作为电极材料时,在1.0 A/g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达202.8 F/g,当电流密度升高至40.0 A/g时,其电容保持率仍达69%,表明该炭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由该电极材料组装的超级电容器在1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保持率达95%以上,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王鹏飞富文豪孙少妮曹学飞袁同琦
关键词:炭材料介孔超级电容器
海藻酸钠的提取与功能化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7年
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它的研究和开发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海藻酸钠提取工艺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酸凝-酸化法、钙凝-酸化法、钙凝-离子交换法、酶解法和超滤法,简述了温度、pH值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各提取工艺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海藻酸钠结构中羟基以及羧基的功能化改性及其改性化合物的潜在应用,包括氧化、磺化、共聚、酯化等新进展。最后,展望了海藻酸钠提取工艺的发展方向以及改性的发展前景。
黄攀丽沈晓骏陈京环吴玉英孙润仓
关键词:海藻酸钠改性
《生物质组分分离及其利用技术》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探索被引量:1
2022年
在新工科建设和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将育人价值理念贯穿于工科课程学习之中是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生物质组分分离及其利用技术》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结合点主要包括行业发展历史、行业现状、装备发展变化以及社会热点。该门课程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教学大纲修订,选用合适教学资源,开展多种形式教学与考核。
李明飞
关键词:教学大纲制浆造纸
具有pH响应的木质素-组氨酸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正>近年来,随着对纳米药物载体的不断研究,智能纳米药物载体成为研究的热点。智能纳米药物载体,又称为刺激响应型纳米药物载体,是指利用特殊的结构或分子,通过人为的设计,合成能够识别微环境、并在特定环境、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刺激...
赵静养陶英华李春晓郑丹雷建都
木质纤维生物质半纤维素分离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9年
在一体化的木质纤维生物质精炼过程中,选择性分离半纤维素非常关键。本文对传统和新型溶剂体系分离半纤维素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综述,综合阐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在半纤维素分离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不同的分离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岳盼盼付亘悫胡亚洁李艳霏彭锋孙润仓
关键词:半纤维素溶剂体系
金属钼催化云杉制备松柏醇醚及全组分利用被引量:2
2019年
木质纤维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碳氢资源。作为生物质的主要组分之一,木质素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芳香化合物原料。木质素通过降解转化为苯酚单体化合物是实现木质素高值化的应用基础。笔者利用具有纳米尺度的MoOx/SBA?15催化剂开展了云杉木质纤维的还原催化分离研究,实现了木质素组分优先降解为松柏醇醚的过程。结果表明:云杉在甲醇体系中催化还原降解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40℃、反应时间2 h、常压氮气氛围、甲醇作为溶剂及氢供体。在最佳条件下,木质素经过降解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松柏醇甲醚,基于木质素质量计算的转化率可达13.5%,该产物可通过简单的硅胶柱层析法实现分离纯化。反应后的固体残渣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分保留率分别达到98%和92%,可分别通过酶催化及酸催化高效转化为葡萄糖和木糖。由此可知,以MoOx/SBA?15作为催化剂不仅可以有效地将木质素催化降解为易于进一步功能化的不饱和单体产物松柏醇甲醚,还可以实现生物质组分分离,得到容易酶解的碳水化合物组分,从而有利于实现生物质的全组分利用。
刘隽涵孙建奎肖领平王波宋国勇
关键词:云杉木质素
农业废弃物制备活性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活性炭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发达的孔隙结构、优异的表面化学特性以及超强的吸附性能,在化工、医药、食品、冶金等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农业废弃物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包括物理活化和化学活化;讨论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以及活化剂浸渍比对制备活性炭的影响,总结了农业废弃物活性炭在去除染料、金属离子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气体吸附、储存方面的应用。最后,针对目前研究的不足,对原料开发、工艺与性能的关系、工艺集成优化、产品应用扩展以及商业化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刘旭静李明飞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活性炭活化
融入课程思政的造纸工艺与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4
2020年
对融入课程思政的造纸工艺与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以为相关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参考。主要改革措施包括教学大纲的修订,选用含有科技发展历史的教材及参考资料,使用形式多样的教学素材,加强课堂讨论。
李明飞
关键词:制浆造纸
纤维素电纺纳米纤维柔性表皮电极制备与性能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为了解决当前可穿戴电极材料的生物不相容性、低响应集成特性等问题,本研究采用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结合新型溶解技术与静电纺丝技术,通过原位聚合导电高分子制备纤维素电纺纳米纤维柔性表皮电极,并探究其在人体电信号监测领域的应用。【方法】将纤维素溶解于新型离子液体复合溶剂中,构建低黏度、长期稳定的纺丝液;采用室温静电纺丝法结合预凝固过程制备再生纤维素基电纺纳米纤维;通过与导电材料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复合进行纳米自组装,得到柔性表皮电极。采用扫描电镜、全自动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C101气体渗透测试系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晶体衍射仪表征电极的形貌特征和化学结构,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电极的拉伸性能和黏附力,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检测电极阻抗,通过双导肌肉电模块及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监测肌电图和心电图。【结果】纤维素电纺纳米纤维柔性表皮电极具有有序排列的网状结构和丰富的孔道结构,呈现纤维素Ⅱ晶型结构;当PEDOT:PSS体积分数为20%时,电极的拉伸性能和黏附性最优,即应变为9.8%,杨氏模量0.04 MPa,且对玻璃和猪皮的黏合力(分别为17.8、14.7 N/m)较高;电极在10−2~105 Hz范围内表现出低电极–皮肤电接触阻抗,且能够产生高质量的肌电和心电信号。【结论】本研究以天然纤维素和导电材料为主要构件,制备了一种具有柔性、透气性、自黏附性和低阻抗性能的可穿戴电极。该电极可用于人体电信号监测,为生物相容纤维素基可穿戴电极材料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
袁溶锴黄欣悦李鑫许凤
关键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电生理信号
老龙皮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地衣植物老龙皮富含多糖和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是一种资源丰富的具有抗炎、抗氧化等活性的中草药。以老龙皮为原料,通过甲醇抽提脱脂、水浸提、三氯乙酸(TCA)法脱蛋白等方式粗提,然后分别采用梯度浓度乙醇分级沉淀法和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的方法对老龙皮多粗多糖进行分级纯化。梯度浓度乙醇(乙醇质量浓度分别为15%,30%,50%和70%)分级沉淀得到4种多糖组分,以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法洗脱得到5种老龙皮多糖组分。采用高效阴离子色谱(HPAEC)与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了老龙皮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和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老龙皮多糖的单糖组成主要有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木糖。其中,甘露糖含量最高,其次是半乳糖和葡萄糖。老龙皮多糖的红外光谱特征峰为3 417,2 911,1 659,1 400,1 026和831 cm^-1。利用乙醇分级沉淀和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洗脱所得的9种老龙皮多糖组分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老龙皮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力。其中:50%质量浓度乙醇沉淀的老龙皮多糖组分的清除能力最强,清除率达80.10%;15%质量浓度乙醇沉淀的老龙皮多糖组分的还原能力最强,其吸光值最高为0.74。
汪小君岳盼盼杨子颖熊金衫孙玲玲彭锋
关键词:多糖抗氧化活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