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作品数:155 被引量:935H指数:17
相关作者:宗永生丘钜世胡瑞德董郡凌启波更多>>
相关机构:南华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卫生部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0篇细胞
  • 37篇肿瘤
  • 36篇鼻咽
  • 32篇病理
  • 28篇鼻咽癌
  • 22篇蛋白
  • 22篇基因
  • 20篇免疫
  • 20篇EB病毒
  • 19篇病理学
  • 15篇肉瘤
  • 13篇咽肿瘤
  • 13篇淋巴
  • 13篇鼻咽肿瘤
  • 12篇骨肉瘤
  • 10篇血清
  • 9篇血管
  • 9篇淋巴瘤
  • 9篇分化
  • 9篇肝癌

机构

  • 154篇中山大学
  • 32篇中山大学附属...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南华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州医学院
  • 3篇香港大学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江门市中心医...
  • 2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31篇宗永生
  • 30篇梁英杰
  • 22篇文剑明
  • 21篇林素暇
  • 21篇张萌
  • 15篇梁惠珍
  • 14篇吴秋良
  • 14篇林汉良
  • 14篇丘钜世
  • 12篇李智
  • 9篇赵国强
  • 9篇何洁华
  • 9篇彭挺生
  • 9篇谢丹
  • 9篇钟碧玲
  • 8篇薛玲
  • 8篇吴惠茜
  • 8篇王连唐
  • 8篇廖冰
  • 7篇张文敏

传媒

  • 26篇中华病理学杂...
  • 24篇临床与实验病...
  • 12篇癌症
  • 12篇中国病理生理...
  • 6篇广东医学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肿瘤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解剖学研究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1篇2007
  • 13篇2006
  • 21篇2005
  • 28篇2004
  • 41篇2003
  • 16篇2002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籍中老年人结直肠癌分子遗传学的致癌途径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中国广东地区中老年人 (年龄 >5 0岁 )结直肠癌 (CRC)的分子致癌途径。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学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6 0例中老年人CRCs的DNA倍性及p5 3、hMSH2 和hMLH1蛋白表达 ,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 ,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 6 0例广东籍中老年大肠癌患者中 ,有 4 3例 (71 7% )为非整倍体DNA的含量 ,39例 (6 5 0 % )出现 p5 3蛋白过度表达 ,2例 (3 3% )丢失了hMSH2 或hMLH1蛋白。这组CRC的DNA倍性与p5 3蛋白表达有关 (χ2 =5 6 83,P =0 0 17) ,4 3例非整倍体DNA含量的CRC中 ,有 33例 (76 7% )呈 p5 3蛋白过度表达。丢失了hMSH2 或hMLH1蛋白的 2例CRC ,全部为二倍体的DNA含量 ,均呈 p5 3蛋白的正常表达 ,另外有 15例 (2 5 % )肿瘤既未出现非整倍体DNA含量 ,又未丢失hMSH2 或hMLH1蛋白 ,其中多数 (10 / 15 )表达正常的p5 3蛋白。结论 在中国广东地区中老年人CRC中 ,hMSH2 或hMLH1蛋白的丢失率低 ,多数 (71 7% )
张萌谢丹曾穗德文剑明林汉良陶瑜林锋许文杰
关键词:中老年人结直肠癌分子遗传学CRC病理学流式细胞学
骨髓间质细胞和非骨髓间质细胞源细胞移植后机体免疫反应差异的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骨髓间质细胞(BMSCs)和非骨髓间质细胞源细胞移植后体内的免疫反应特征。方法:选用SD大鼠和新西兰大白兔作为细胞移植的受体动物,分别将大鼠BMSCs和肝细胞株BRL经静脉和皮下植入动物体内,通过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目变化及皮下移植位点组织病理学特征,揭示2种细胞移植后体内的免疫反应差异。结果:无论在同种异体移植组或异种交叉移植组,BMSCs所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强度均低于BRL移植组,动物对BMSCs移植的免疫反应较为迟钝;而单核细胞的增殖能力则是BMSCs移植组高于BRL移植组。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BMSCs移植组未在移植位点附近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结论:由BMSCs引发的免疫反应强度低于BRL,在细胞移植中抵御免疫排斥的能力要优于BRL。
刘芳刘大伟范新娟唐芳孙丽霞赵国强
关键词:骨髓间质细胞细胞移植免疫反应
血清学诊断鼻咽癌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目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 已逐渐为应用于血清学诊断疑似鼻咽癌的患者。哪一种 ELISA 单独使用较好?如何理解所报告的相对光密度值(rOD)的含义?是否如世界卫生组织 (WHO)编辑的书所说,两种 ELISAs...
梁英杰宗永生顾耀亮张玉冯沿芬刘泳冬陈耀龙
关键词:鼻咽癌血清学
文献传递
正常人不同部位皮肤表皮干细胞分布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观察正常人不同部位皮肤表皮干细胞分布的规律,分析用P63、CD29单标记和双标记法鉴定表皮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5例正常人头顶部、足背、足底、阴阜(阴毛区)、阴囊等21个部位的全层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SP)染色法,用P63、CD29作为一抗进行单、双标记。对染色结果作图像分析并以阳性单位(PU)值表示,观察表皮干细胞在各部位皮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P63单标记法及P63、CD29双标记法染色均显示, 正常人体21个部位中,足背皮肤的PU值最小,头皮PU值最大。CD29单标记法染色显示,足底皮肤 PU值[(11.9±1.5)%]最小,头皮PU值[(29.1±5.0)%]最大。毛发区皮肤P63、CD29单、双标记染色的PU值均高于汗毛区(P<0.01),但躯干与四肢部位皮肤P63、CD29单标记及双标记染色的 PU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人头顶部、阴阜、阴囊皮肤组织中的表皮干细胞多于其他部位。P63、CD29单标记法对表皮干细胞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而P63、CD29 双标记法的敏感性较低,特异性较高;后者不失为鉴定表皮干细胞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
陈晓东利天增祁少海谢举临徐盈斌潘姝袁即山张涛梁惠珍
关键词:干细胞抗原CD29P63免疫组织化学
提高EB病毒血清学在诊断鼻咽癌中的效益被引量:28
2002年
目的 探讨同时应用VCA IgA、EA IgA和EA IgG三项检测在血清学诊断鼻咽癌中的效益。方法 收集 2 6 6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和 347例健康成人的血清。用免疫酶法检测VCA IgA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替代免疫酶法检测EA IgA和EA IgG抗体。应用新的统计学方法来评估这三项检测的不同优势比。结果 同时应用VCA IgA、EA IgG和EA IgA三项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5 .11%和 97.4 1% ,高于这三项检测的单独应用 (VCA IgA为 90 .6 0 %和 94 .5 2 % ,EA IgG为93.98%和 93.6 6 ,EA IgA为 89.84 %和 88.18% )。再者 ,VCA IgA、EA IgG和EA IgA三项检测均呈阳性者的优势比 (1912 .5 )远远高于其中两项检测呈阳性者 (VCA IgA和EA IgG为 2 7.90 32 ;EA IgG和EA IgA为 11.16 90 ;VCA IgA和EA IgA为 8.0 32 8) ,而两项检测阳性的优势比又高于单个检测阳性者(VCA IgA为 0 .12 14 ;EA IgG为 0 .170 5 ;EA IgA为 0 .0 4 88)。结论 ELISA法较免疫酶法更能确切反映血清中EB病毒早期抗原的抗体水平。VCA IgA、EA IgG和EA IgA的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 ,明显增高检测阳性的优势比 ,因此 ,能有效地提高EB病毒血清学在诊断鼻咽癌时的效益。
张昌卿宗永生黄宝珍孙韵叶永照冯凯涛李经略张锋
关键词:鼻咽肿瘤EPSTEIN-BARR病毒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病理学教学的发展与运用被引量:3
2007年
随着病理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并逐步走向多媒体化、网络化、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为了进一步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结合病理学直观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特点,如何把握病理的发展方向,并合理地把握其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的平衡点,是每个病理学教师亟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马兰兰王连唐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化双语病理教学
肝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的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临床表现以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516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肝移植术后发生慢性排斥反应患者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临床表现、诊治方案加以分析。结果516例肝移植患者中,发生慢性排斥反应12例(2.3%,12/516),其中早期慢性排斥反应7例,晚期慢性排斥反应5例。其主要组织学特征是移植肝组织内的胆管严重减少或缺失和累及中等动脉的闭塞性动脉炎;其中早期慢性排斥反应可表现为小叶间胆管的细胞变性和其数量进行性减少以及形成小叶中央坏死性炎症。12例慢性排斥反应患者中,7例早期慢性排斥反应患者经激素冲击治疗和调整免疫抑制药物后病情得到控制(包括2例接受抗CD3抗体治疗,2例接受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且近期疗效满意;5例晚期慢性排斥反应患者肝功能迁延不愈最终至肝功能衰竭而行再次肝移植,其中2例伴术后严重腹腔内感染而死亡,1例死于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另外2例再移植病例获临床治愈。本组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为术后4—26个月;与慢性排斥相关的病死率为25.0%(3/12)。结论肝移植术后发生慢性排斥反应的患者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其病理改变可以有重叠和复合存在;移植肝连续穿刺活检和再次移植术后病理仍是目前诊断慢性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如能及时发现早期慢性排斥反应并积极进行合理的治疗,病情则具有潜在的可逆性;晚期阶段慢性排斥反应所致的移植肝功能衰竭需要再次肝移植治疗。
马毅何晓顺胡瑞德王国栋胡安斌邰强朱晓峰
关键词:肝移植慢性排斥反应
病理实习课的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被引量:9
2007年
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虽具有其长期的优势,但在科技的不断发展的今天逐渐显示出其局限性。以“MOTIC数码互动教学”系统为主体的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为改革病理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手段,两者的有机结合既保留了传统教学的优点,又发挥了高科技的优势,是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王卓王连唐
关键词:病理实习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骨形态发生蛋白-1及其相关金属蛋白酶被引量:2
2004年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1(BMP-1) and its related molecules are members of metalloendoproteinase astacin family, including BMP-1, mTLD, mTLL-1 and mTLL-2. Even though all of them lack of the ability to induce bone or cartilage formation directly, they play key roles in numerable activities in ECM from embryo to adult, then affect the procedure and the result of osteogenesis and bone remodeling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y are critical in maturation and deposition of some major collagen types, and in regulating the signaling of some growth factors in TGF-β superfamily by degradation of TGF-β inhibitor such as Chordin. The investigations about tissue distribution of BMP-1 and its related proteinases and also gene knock-out studies strongly indicate that they play key roles in osteogenesis and bone development.
陈冬瑛朱全胜丘钜世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胶原
p53蛋白表达及端粒酶活性与骨组织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及p53基因蛋白产物在骨组织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非放射性同位素TRAP-银染方法对37例骨组织恶性肿瘤及13例同一病人的肿瘤旁对照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p53蛋白表达的检测是运用微波处理的LSAB免疫组化法。结果 37例骨组织恶性肿瘤端粒酶活性检出率为83.8%(31/37);同时检测的13例同一病人的肿瘤旁对照组织均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p53蛋白表达检测结果为51.3%(19/37),正常对照组织无1例阳性。其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的19例中16例端粒酶活性有表达。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可能是骨肿瘤恶性的一种潜在生化标志物,并且可能和p53基因一起参与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具有协同作用。
孙来保李成荣吴惠茜张萌文剑明
关键词:端粒酶活性P53蛋白表达骨组织恶性肿瘤阳性病人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