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 作品数:18 被引量:77H指数:6
-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大骨节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齐齐哈尔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基于“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医学统计学》教学实践被引量:6
- 2020年
-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公式繁杂的学科,是高等医学院校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医学科研工作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为了提高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效果,针对其课程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结合当前大数据时代教育发展对高素质医学科研人才基本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统计思维和解决实际医学科研问题的能力。在《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全面突出对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不断适应当前信息化时代对于医学科研人员的新要求,为其成长为高层次的医学科研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 贾月辉祁艳波韩云峰谢志平葛杰
- 关键词:医学生教学实践教学改革统计思维
- 基于“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医学统计学》教学评价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在《医学统计学》实验课教学中突出对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以及解决实际医学数据问题的能力。方法选取2016、2017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将2016级学生共37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授课;2017级共33人作为实验组,突出对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比较两组学生实验课成绩以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该种教学模式整体认可度较高。结论突出对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改善教学质量。
- 贾月辉祁艳波韩云峰谢志平葛杰
- 关键词: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统计思维
- 某三甲医院在职医护人员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18年
- 目的了解在职医护人员高血压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综合防治高血压及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行现场调查并对问卷进行核查、统一回收。采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59%。高血压患病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工作年限、体质指数(BMI)、高血脂、饮酒、高血压家族史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调查对象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低于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高血压患病率25.50%;年龄、工作年限、体质指数(BMI)、高血脂、饮酒、高血压家族史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提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轻医务人员的不良心理压力至关重要。
- 马淑丽谢志平贾月辉
-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LOGISTIC回归
- 齐齐哈尔市大学生慢性病患病现状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大学生群体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为学校开展慢性病防控与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齐齐哈尔市5所高校大学生2 469名进行慢性病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慢性病患病人数和人次数分别为424人、552人次,慢性病患病率为22.36%。女生慢性病患病率为24.71%,高于男生的1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5,P=0.002)。低体重、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25.75%,26.12%和26.51%,高于体重正常的人群(2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1,P=0.042)。月生活费低于800元的大学生慢性病患病率高,不同月生活费学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42,P=0.021)。大学生不同系统慢性病患病率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及免疫疾病、损伤和中毒、传染病为主;慢性咽喉炎、慢性胃肠炎、慢性鼻窦炎、胃肠功能性障碍、牙齿疾患、消化性溃疡、脱位、扭伤和劳损、甲状腺功能亢进、乙型肝炎、抑郁症是大学生慢性病患病率较高的前10位疾病。结论不同特征大学生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存在差异,大学生慢性病以呼吸、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学校应开展慢性病防控,制定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策略,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 贾月辉祁艳波韩云峰谢志平葛杰
- 关键词:慢性病患病率
- 双歧杆菌对功能性便秘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0年
-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引发一系列疾病,因此对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双歧杆菌是肠道固有菌群之一,其对缓解功能性便秘有明显效果。本文从肠道菌群与功能性便秘的关系、双歧杆菌缓解便秘的机制以及双歧杆菌不同菌株缓解功能性便秘的效果等方面对双歧杆菌缓解功能性便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双歧杆菌功能性菌株的深度开发及其用于缓解便秘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 李梦洋李梦洋孙庆申葛杰
- 关键词:双歧杆菌功能性便秘消化系统疾病肠道微生态
-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农村居民饮酒与农业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了解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农村居民农业伤害的发生情况和饮酒与农业伤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通过面对面访谈方式收集资料;共抽取2366名达斡尔族聚居地农村居民,收到合格问卷2198份。结果在2198名达斡尔族聚居地农村居民中,农业伤害发生率为11.8%,男性伤害发生率(13.8%)明显高于女性(9.7%)(P=0.003)。年龄、职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限、睡眠困难、从事农业生产时吸烟、驾驶农用机动车、使用农用机械和饮酒是伤害的危险因素(P〈0.01)。通过控制混杂因素,饮酒与农业伤害有关,先前饮酒者、目前饮酒者发生伤害的危险性分别是不饮酒者的1.57倍(95%CI:1.05~2.37)和1.80倍(95%CI:1.24~2.62)。目前的饮酒率为29.1%(640/2198)。随着每周饮酒次数、每次饮纯酒精量、饮酒年限、饮用酒精饮料种类的变化,农业伤害的危险性增加;在早午餐饮酒发生农业伤害的危险性是不饮酒者的2.15倍(95%CI:1.43~3.22),经常醉酒者发生农业伤害的危险性是不饮酒者的2.09倍(95%CI:1.38~3.15)。结论饮酒是农业伤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饮酒、加强道路安全知识和农用机械使用知识培训,是预防农业伤害的主要措施。
- 王丽敏孙要武韩云峰HuiyunXiangLorann Stallones薛海峰程宇李省三
- 关键词:饮酒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
-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提供建议。方法资料来源于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黑龙江省农村居民4 801户,共13 498人,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调查户的所有成员逐一进行询问并收集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成员人口社会经济学特征、家庭成员的医疗保障情况、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等,运用SAS9.2软件对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照人数和例数计算,分别为252.4‰和349.4‰,其中男性为312.9‰,女性为386.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年龄小于35岁相比,年龄35~<65岁(OR=7.604,95%CI=6.077~9.516,P=0.000)、年龄65岁及以上(OR=17.254,95%CI=13.195~22.563,P=0.000)是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慢性病患病率越高;与未婚相比,已婚(OR=1.884,95%CI=1.312~2.704,P=0.001)、离婚或丧偶(OR=2.246,95%CI=1.504~3.353,P=0.000)的慢性病患病率高;与文盲相比,文化程度(均OR<1,均P<0.05)越高,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越低;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群慢性病患病率高(OR=1.587,95%CI=1.060~2.376,P=0.025);距最近医疗机构的距离与小于1 km相比,大于5 km(OR=1.567,95%CI=1.103~2.227,P=0.012)患病率高;与人均住房面积小于20 m2相比,人均住房面积大于36 m2(OR=1.500,95%CI=1.295~1.737,P=0.000)慢性病患病率高;人均年收入(均OR<1,均P<0.05)越高,慢性病患病率越低;饮酒(OR=1.160,95%CI=1.042~1.986,P=0.030)慢性病患病率高。结论 2013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高,其中女性、老年人、离婚或丧偶、文化程度低、未参保和经济收入低的人群是卫生服务需求的重点人群。
- 贾月辉葛杰韩云峰谢志平刘畅祁艳波
- 关键词: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影响因素
- XP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Meta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既往关于核苷酸剪切修复通路中,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D,XP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Lys751Gln和Arg156Arg与乳腺癌易感性关系研究的结论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评价Lys751Gln和Arg156Arg与乳腺癌易感性关系。方法全面检索CNKI、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中关于Lys751Gln、Arg156Arg与乳腺癌易感性关系的文献,Rev Man 5.0和StataSE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OR值及95%CI绘制森林图。逐一剔除每项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漏斗图法和Begger’s检验判断发表偏倚,假阳性结果报告率(false positive report probability,FPRP)评价假阳性错误概率。结果共纳入37篇文献,包括17 692例乳腺癌患者和18 325例对照。Lys751Gln位点CC基因型相对于AA基因型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OR=1.27,95%CI为1.07~1.50,P=0.01,FPRP值为0.043;显性模型OR=1.13,95%CI为1.02~1.24,P=0.02,FPRP值为0.082;隐性模型OR=1.24,95%CI为1.05~1.46,P=0.01,FPRP值为0.082。亚组分析结果中发现,仅在非亚洲人群中该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相对于AA,OR=1.07,95%CI为1.01~1.13,P=0.01;CC相对于AA,OR=1.30,95%CI为1.08~1.57,P=0.01;显性模型OR=1.17,95%CI为1.04~1.31,P=0.01;隐性模型OR=1.26,95%CI为1.05~1.52,P=0.01。未得到Arg156Arg位点与乳腺癌发生有意义的结果,P>0.05。结论 XPD基因Lys751Gln位点与乳腺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尚未发现Arg156Arg位点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
- 葛杰韩云峰谢志平王琪杨晓蕾贾月辉郑毅李继媛
- 关键词: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单核苷酸多态性乳腺癌
- 贝叶斯错误发现率在分子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 2021年
- 目的探讨贝叶斯错误发现率(bayesian false-discovery probability, BFDP)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角度说明BFDP的优势及不足,采用R阐述BFDP的计算方法。结果 BFDP同时考虑了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及其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其相对于假阳性报告率(false positive report probability, FPRP)而言具有计算简单、应用信息全面、方法学合理等优势。结论 BFDP可以应用于SNP的筛选,但结果与真实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尚需进一步进行功能验证以揭示SNP与疾病关联的真实性。
- 葛杰贾月辉韩云峰谢志平王琪郑毅李继媛杨晓蕾
- 关键词: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贝叶斯理论先验概率
- 医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调查分析医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的现状、基础与临床类别医学教师PCK的差异,以及教学培训对医学教师PCK发展的影响,为医学教师的职业发展策略和教学培训方案设计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本部承担基础医学学科教学任务的91名基础教师和6所附属医院承担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任务的115名临床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Likert量表5级评分法,对其进行PCK现状和教学培训对医学教师PCK发展的影响的问卷调查。结果PCK现状评分排序:学科知识[(4.26±0.61)分]、教学策略知识[(4.06±0.59)分]、学习评价知识[(4.06±0.59)分]、学生理解知识[(4.01±0.61)分]、教学情境知识[(3.84±0.54)分]。不同类别医学教师的PCK评分比较:基础教师在PCK总分、学科知识、教学情境知识维度上的评分均显著高于临床教师评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础教师在学生理解知识、教学策略知识和学习评价知识维度上的评分也均高于临床教师评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教学培训对不同类别医学教师PCK的影响评分比较:基础教师的评分均低于临床教师评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学培训中的培训课程、培训师资与医学教师的PCK评分均具有正相关关系(均P<0.05),而培训管理与医学教师的PCK评分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427)。标准化偏回归系数比较发现,培训课程对医学教师的PCK评分作用(Beta=0.516)大于培训师资(Beta=0.223)。结论医学教师PCK各维度中教学情境知识有待提升;相比基础教师,临床教师PCK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教学培训对医学教师PCK的提升有积极影响;可以通过丰富医学教师教学培训形式、构建临床教师学习共同体、遴选培训课程内容等策略,帮助医学教师提高学科教学知识水平。
- 刘春苗张可勇云长海葛杰傅嫣然
- 关键词:医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