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 作品数:74 被引量:50H指数:4
- 相关作者:高方王忠信吴守雷王立宪张兴权更多>>
- 相关机构:保定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语言文字更多>>
- 人情练达与辞章儒雅──张铭钊散文感言
- 1999年
- 邢海珍
- 关键词:散文写作文感辞章文学技巧
- 皈依前贤的至善大美——论汪曾祺的师承
- 2002年
- 世间没有人会是另一个人的再版 ,作家的师承则更为复杂。本土文化对汪曾祺的润泽 ,特别是归有光、沈复及“五四”以后几位著名作家对他的艺术滴沥 ,曾在较大程度上标定了他的创作方位。寻根溯源 ,对于走近汪曾祺 ,走近中国当代文学 ,无疑大有裨益。
- 林超然
- 关键词:汪曾祺师承
- 《九歌》二题
- 1995年
- 张庆利
- 关键词:《九歌》《湘夫人》《国殇》东皇太一楚辞研究《湘君》
- 诗人的“角色”与诗的个性
- 1996年
- 诗人创造了诗,诗人是整个创作过程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诗人的体验和感受无论通过什么形式在诗歌作品中呈现,都必然以明显的情感特征反映出诗人主体精神的影象.从这个基点上看问题,诗人在创造的同时,他也必然体现为一种“角色”.所谓诗人的“角色”就是诗歌作品中表现出的由诗人主体精神形成的艺术“人”化形态,是诗意创造及传达的通道.诗人的“角色”是诗人个性的物化显现,对于诗的表现具有决定意义.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强化创作和阅读中的“角色”意识、理解诗的个性特征都是很有益处的.
- 邢海珍
- 关键词:诗歌作品艺术个性情感特征
- 独步灵魂的自语──评《潘虹莉诗歌集》
- 1997年
- 邢海珍
- 关键词:诗歌艺术爱情诗女性诗人音乐人
- 没有婚姻的爱情与没有爱情的婚姻——谈阿克西妮亚和娜塔莉亚
- 1999年
- 葛利高里是肖洛霍夫的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在他的生命中,有两位重要女性;阿克西妮亚和娜塔莉亚。前者是葛利高里倾心相爱的情人,后者是他的结发妻子,一个占据了葛利高里的心田,一个在名份上拥有他。她们因为与葛利高里的密切关系,年纪轻轻就命赴黄泉,一个为爱情而死,一个因婚姻而亡。比较这场没有婚姻的爱情的悲剧与没有爱情的婚姻的悲剧,发人深思。
- 张佐娟
- 关键词:葛利高里爱情生活肖洛霍夫婚外恋
- 深情标举 睿智评断——读罗振亚先生《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
- 2004年
- 罗振亚先生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出色地搭建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理论研究的完满体系。著者以史家的深邃目光 ,审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于中西文化的际会处 ,确定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者的平等关系。中国现代主义诗歌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
- 林超然
- 关键词:诗歌史论
- 同情与悲悯的混响——试论简嫃散文的女性观被引量:1
- 2002年
- 简代表台湾第四代散文的成就 ,其作品弥散着女性意识。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并力求从中透视其女性观 :一、惶惑与无奈 :世俗生活中女性的贞静与苦楚 ;二、感伤与自慰 :精神生活中女性的压抑与觉悟 ;三、理解与淡然 :灵魂生活中女性的叛逆与自我放逐。
- 林超然高方
- 关键词:散文女性观
- 野性的四面八方——《山峡中》与《卡门》之比较被引量:5
- 2004年
- 梅里美的《卡门》与艾芜的《山峡中》都触及一种畸形的人生现实 ,人物身上弥散着某种野性意味 ,但在野性的背后却深隐着东西方民族文化心理的迥然差异 ,这种差异带来的美学旨趣 。
- 高方林超然
- 关键词:卡门野性
- 警策与壮行——《龙江特色作家研究丛书》述评
- 2002年
- 《龙江特色作家研究丛书》的出版是黑龙江区域文化建设史上的盛举 ,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次强力充实。其盘点黑龙江文学实绩 ,标定北大荒精神内涵 ,最终确认这方水土为汉语文学重要的栖息地 ,极大地完善了黑龙江文学的理论体系 。
- 林超然
- 关键词:作家研究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