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品数:4,050 被引量:18,662H指数:38
相关作者:曾德芳余永富夏世斌龚文琪张凌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55篇期刊文章
  • 338篇会议论文
  • 1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16篇矿业工程
  • 1,06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88篇化学工程
  • 333篇建筑科学
  • 249篇天文地球
  • 193篇理学
  • 147篇经济管理
  • 13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0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0篇文化科学
  • 108篇冶金工程
  • 89篇自动化与计算...
  • 87篇农业科学
  • 42篇水利工程
  • 37篇生物学
  • 36篇电气工程
  • 2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1篇石油与天然气...
  • 21篇医药卫生
  • 16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27篇爆破
  • 290篇浮选
  • 193篇废水
  • 174篇污染
  • 140篇催化
  • 134篇选矿
  • 129篇铁矿
  • 122篇光催化
  • 114篇数值模拟
  • 114篇值模拟
  • 111篇石墨
  • 111篇水处理
  • 108篇矿物
  • 98篇降解
  • 98篇改性
  • 95篇露天
  • 94篇纳米
  • 85篇絮凝
  • 84篇捕收
  • 82篇捕收剂

机构

  • 4,006篇武汉理工大学
  • 108篇中国科学院
  • 103篇武汉大学
  • 85篇武汉科技大学
  • 59篇中国地质大学
  • 56篇武汉工程大学
  • 5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1篇中国科学院大...
  • 38篇江西理工大学
  • 37篇中南大学
  • 30篇贵州大学
  • 26篇中铁十四局集...
  • 24篇中国科学院武...
  • 21篇河南工程学院
  • 21篇华中农业大学
  • 21篇包头稀土研究...
  • 20篇长沙矿冶研究...
  • 20篇湖北省农业科...
  • 20篇中国地质科学...
  • 14篇河南质量工程...

作者

  • 169篇管俊芳
  • 156篇高惠民
  • 141篇张凌燕
  • 138篇龚文琪
  • 126篇李晔
  • 125篇张一敏
  • 107篇任高峰
  • 106篇曾德芳
  • 95篇叶海旺
  • 94篇包申旭
  • 89篇夏世斌
  • 89篇罗立群
  • 85篇梅光军
  • 85篇张建华
  • 77篇任子杰
  • 73篇葛英勇
  • 72篇陈先锋
  • 72篇雷绍民
  • 69篇袁继祖
  • 66篇吴浩

传媒

  • 238篇武汉理工大学...
  • 237篇金属矿山
  • 193篇爆破
  • 148篇非金属矿
  • 91篇中国矿业
  • 78篇现代矿业
  • 74篇工业安全与环...
  • 71篇硅酸盐通报
  • 67篇矿冶工程
  • 62篇矿业研究与开...
  • 58篇矿产保护与利...
  • 51篇环境科学与技...
  • 43篇矿产综合利用
  • 38篇中国非金属矿...
  • 36篇化工矿物与加...
  • 36篇安全与环境学...
  • 32篇工程爆破
  • 29篇环境污染与防...
  • 29篇云南化工
  • 28篇有色金属(冶...

年份

  • 5篇2024
  • 141篇2023
  • 134篇2022
  • 128篇2021
  • 148篇2020
  • 190篇2019
  • 196篇2018
  • 253篇2017
  • 198篇2016
  • 212篇2015
  • 230篇2014
  • 205篇2013
  • 223篇2012
  • 238篇2011
  • 213篇2010
  • 229篇2009
  • 232篇2008
  • 180篇2007
  • 185篇2006
  • 172篇2005
4,0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花苜蓿修复垃圾渗沥液污染土壤过程中氮素迁移转化特征
2019年
通过紫花苜蓿种植实验,分析紫花苜蓿对不同程度渗沥液污染土壤中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以及在植物修复过程中土壤氮素的迁移转化规律。主要对土壤中pH、氨氮、脲酶和总氮进行了测定,分析不同渗沥液污染程度下的土壤中各指标测定结果,并且对修复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对受渗沥液污染土壤中的氮素转化具有显著作用,经过紫花苜蓿固氮作用以及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作用,能够在较短周期内有效降低土壤中的氮素,降低生态风险。
钟珊杨列
关键词:紫花苜蓿渗沥液氮素脲酶
兴山县香溪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清单分析法和等标负荷法,研究了湖北省兴山县香溪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为综合防控兴山县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流域内等标污染总负荷为1 116.7 m3/a,主要污染源是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其次是农村生活污染源,种植业源等标污染负荷为639.9 m3/a,畜禽养殖业源为425.5 m3/a,农村生活源为51.3 m3/a,等标负荷比分别为57%、38%和5%,主要污染物是TN和TP,其次是COD和NH4+-N,其等标污染负荷分别为570.92、368.00、90.68、87.10 m3/a,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51.1%、33.4%、8.1%和7.8%;主要污染区域为古夫镇、黄粮镇,其等标污染负荷为178.12 m3/a和207.23m3/a,两者污染负荷比的和占区域总负荷的34.5%。综上,导致湖北省兴山县香溪河流域水质环境恶化的主要成因是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控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TN和TP;防控重点区域为黄粮镇和古夫镇。
王家夏颖陈琼星范先鹏吴茂前张富林刘冬碧张继铭
关键词:面源污染等标污染负荷法
石油降解菌降解含油污水的微观机制研究
2015年
利用显微录像方法对所筛选石油降解菌降解油滴的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阐述了降解过程的微观机制,并初步探讨了降解菌降解过程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石油降解菌在邻近油滴处的运动是趋化运动,其趋化性强弱可通过在油滴附近的运动状态和分布予以判断,且趋化性与降解性具有一致性;石油降解菌对油滴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且当菌液浓度足够高时,水中球形油滴的直径越小,越有利于降解。
左选凤曹天珺宾晓蓓薛俊龚小梅曹宏
关键词:石油降解菌趋化性降解性动力学特性
废聚氨酯的综合利用
2005年
介绍了废旧聚氨酯材料的材料回收,化学回收和能量回收的三种方法,比较了他们的优缺点。指出从产前的投入看,材料的直接回收利用法比较好;但从最终产品的使用性能看,还是化学回收法中的醇解和水解比较好;能量回收法不适合PU废旧的利用。
吴自强曹红军
关键词:综合利用废聚氨酯聚氨酯材料能量回收使用性能
SMBR新工艺处理校园污水试验研究
2005年
采用实验室小型SMBR膜生物反应器对小区污水强化除磷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MBR法对有机物、NH3-N、TP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工艺运行条件为厌氧3h、曝气4h、缺氧3h、沉淀1h、排水1h,一个周期12h,进水COD202~550mg/L、NH3-N7.66~16.46mg/L、TP1.25~3.28mg/L条件下,COD、NH3-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93.5%、95%和95%,出水COD、TP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且满足污水回用要求。
叶锦盛夏世斌唐艳张立果张荣德李倩
关键词:SMBRMBR膜生物反应器NH3-NTP去除率小区污水
几种非金属矿物在建筑涂料改性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介绍了几种非金属矿——膨润土、硅藻土、高岭土以及累托石的基本性能,并根据其各自性能,分析了它们在建筑涂料改性中应用,并就其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许顺红方继敏杨红刚龚文琪邵帅
关键词:非金属矿物建筑涂料改性
浅谈转基因技术的“双刃性”及中国规避风险的策略被引量:11
2007年
转基因技术在解决人口、环境、能源和资源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人类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危害。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性问题正日益受到重视。针对转基因技术的安全问题,从6个方面阐述了中国规避生物安全风险的策略。
陈锦凤杨虹葛萍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生物安全
自组装纳米ZnO光催化二甲基亚砜废水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可生化性很差的二甲基亚砜废水严重危害了环境和人们的健康,目前寻求一种高效降解该种废水的材料尤为重要。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纳米ZnO材料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实验由此入手,以NH2/SiO2为基底,采用分子自组装法在常温下制备出了ZnO/NH2/SiO2光催化材料,并利用此材料与传统sol-gel法制备的纳米ZnO材料在紫外灯照及有无通入空气条件下,对二甲基亚砜废水的降解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未通入空气条件下,自组装法制备的ZnO和sol-gel法制备的ZnO对废水的降解率分别为63.8%和34.7%;通入空气条件下,自组装法制备的ZnO和sol-gel法制备的ZnO对废水的降解率分别为70.9%和57.9%。结果表明,自组装技术制备的纳米ZnO在通入空气条件下降解难生化的二甲基亚砜废水效果是最好的。
邵婷孙振亚王烁陈晶晶
关键词:分子自组装光催化
环境中纤维素降解菌群的筛选与降解活性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分别从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造纸厂原料堆放处和排污口污泥中筛选得到9组纤维素分解能力强且性能稳定的纤维素混合菌群S1,S2,S3,S4,S5,J1,J2,J3,J4。它们的初始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6~8,培养温度50~60℃,静置培养。将这9组混合菌群在各自的最适温度和初始pH值下培养3天,分别于24h,48h,72h测定CMC酶活,测得的最高的三个CMC酶活分别出现在S1的72h,S2的48h和J1的48h,分别为33.1,37.7和34.1U.mL-1。
樊青青刘艳丽罗亚田付蓉
关键词:纤维素分解混合菌群
淀粉类调整剂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绿色无毒、来源广泛、成本低和易于改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力度的日益增强,矿物浮选中淀粉类调整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天然淀粉和改性淀粉的结构和性质,介绍了淀粉类调整剂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其作为抑制剂和絮凝剂在浮选的作用机理,并展望了淀粉类产品在矿物加工领域中的研究前景,以期为淀粉类调整剂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戴思行王欠欠刘诚杨思原
关键词:淀粉改性淀粉浮选调整剂絮凝剂
共40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