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作品数:921 被引量:2,643H指数:22
相关作者:张世均薛熙明马健沈兴菊张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3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2篇经济管理
  • 209篇历史地理
  • 151篇文化科学
  • 85篇社会学
  • 62篇政治法律
  • 25篇哲学宗教
  • 19篇艺术
  • 17篇文学
  • 12篇天文地球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农业科学
  • 6篇建筑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语言文字
  • 3篇军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52篇旅游
  • 105篇文化
  • 91篇民族
  • 35篇民族地区
  • 33篇生态
  • 29篇教育
  • 23篇旅游业
  • 22篇旅游发展
  • 22篇旅游开发
  • 20篇政治
  • 19篇宗教
  • 19篇乡村
  • 19篇旅游资源
  • 17篇游客
  • 17篇社会
  • 17篇生态旅游
  • 15篇民族文化
  • 13篇政府
  • 12篇目的地
  • 10篇清代

机构

  • 851篇西南民族大学
  • 30篇四川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9篇成都理工大学
  • 9篇云南大学
  • 8篇西华师范大学
  • 7篇西南财经大学
  • 6篇湖南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5篇四川师范大学
  • 5篇云南广播电视...
  • 5篇四川旅游学院
  • 5篇四川省旅游学...
  • 5篇四川省文物考...
  • 4篇华侨大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中央民族大学
  • 4篇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73篇张世均
  • 46篇马健
  • 33篇沈兴菊
  • 29篇钟洁
  • 28篇薛熙明
  • 23篇马廷中
  • 20篇覃建雄
  • 18篇吴建国
  • 16篇张培
  • 16篇郭建勋
  • 16篇王建华
  • 15篇卢征良
  • 13篇赵法欣
  • 13篇喇明清
  • 13篇黄文
  • 12篇李滨
  • 12篇杜辉
  • 11篇白珍
  • 11篇代维
  • 11篇汤军

传媒

  • 95篇西南民族大学...
  • 40篇民族学刊
  • 1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1篇旅游纵览(下...
  • 10篇乐山师范学院...
  • 10篇魅力中国
  • 9篇湖南科技学院...
  • 7篇世界宗教文化
  • 7篇四川师范大学...
  • 7篇旅游学刊
  • 7篇成都工业学院...
  • 7篇四川旅游学院...
  • 6篇资源开发与市...
  • 6篇西藏大学学报...
  • 6篇阿坝师范高等...
  • 6篇西昌学院学报...
  • 6篇重庆科技学院...
  • 5篇佳木斯大学社...
  • 5篇东南文化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44篇2023
  • 54篇2022
  • 48篇2021
  • 39篇2020
  • 35篇2019
  • 56篇2018
  • 72篇2017
  • 55篇2016
  • 53篇2015
  • 70篇2014
  • 62篇2013
  • 44篇2012
  • 47篇2011
  • 45篇2010
  • 29篇2009
  • 27篇2008
  • 20篇2007
  • 19篇2006
  • 18篇2005
  • 14篇2004
9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基于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的个案研究被引量:22
2014年
民族旅游快速发展不断打破原有相对封闭的社会空间,民族文化以不断"再生产"的方式完成自我更新与超越。文章以文化再生产与空间生产为理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与访谈调查,从物质文化维、制度文化维、精神文化维三个维度切入,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背景下泸沽湖社区民族文化的生产过程,以及民族文化的空间形态,动态揭示了文化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并指出"文化的空间生产"是民族旅游开发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从理论上丰富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合理利用的研究体系,从实践上增强空间行为主体尊重民族地方文化传统的导向意识和人文关怀。
郭凌阳宁东王志章
关键词:民族旅游开发民族文化文化再生产
试论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被引量:3
2017年
旅游景区安全是维护景区形象、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旅游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旅游景区安全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包括游客在景区的安全,亦包含旅游景区资源、设施设备、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对于山岳型旅游景区来说,其安全保障体系就应包括预警系统、安全标识、安全培训、应急管理、安全救援四个方面。景区管理者应该具备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化解风险、抵御各种灾害维持稳定的能力。
祁萌
关键词:安全保障体系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
2020年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始出现。生态旅游模式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特别是在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的今天,实现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是促进旅游和环境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选之路。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了当前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准确提出了解决方案。
刘欣然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可持续性环境保护
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评述——以道教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宗教旅游资源是旅游业中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在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中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对我国人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研究的综述。特别是我国宗教文化(以道教为主)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综述,以迭到时我国宗教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全面认识之目的。
裴理
关键词:宗教文化道教旅游资源开发
国内旅游经济的研究进程与思考
2018年
我国旅游经济研究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但多年的发展使该领域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本文从知网截取了47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对其发展进程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梳理及总结。认为在研究内容上,主要形成了以旅游经济学科建设、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旅游经济的作用、旅游经济差异、旅游经济效益及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为主的多个方向,研究方法上则趋于更为客观、多元的态势。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我国旅游经济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易晓雯刘开榜
关键词:旅游经济
补偿性消费理论视角下年轻群体旅游消费行为探讨被引量:4
2021年
本文采用调研获取样本数据的形式,实证研究了补偿性消费心理对年轻群体旅游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偿性消费心理中的自尊威胁、压力释放、合群效应对年轻群体的旅游消费都有显著的刺激作用。而从“80后”和“90后”比较来看,尽管补偿性消费心理是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但是在两类群体中的表现程度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其中自尊威胁因素在“90后”群体中表现得更为强烈,而压力释放因素在“80后”群体中更为强烈,合群效应对旅游消费的边际影响程度差别不大。
罗丽曹兴华覃建雄
关键词:旅游消费影响因素消费心理
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村落的传统民居保护研究——以嘉绒藏族民居为例被引量:21
2014年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很多分布在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正在面临剧变,发展旅游成为很多少数民族村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民居作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和该地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吸引了众多旅游者前来。旅游开发带来的游客流和旅游收入,对当地的传统民居保护到底起到怎样的作用?厘清这一问题对传统民居的保护至关重要。文章选取四川省丹巴县的甲居藏寨和中路藏寨,运用访谈的方式,对两个调查点民居保护状况进行调查并做对比分析,探讨旅游发展对民族村落传统民居保护的作用及其差异,进而根据民居保护的现状提出保护建议。
刘韫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嘉绒藏族
三峡库区石碗溪小流域农业生态综合治理被引量:5
2005年
小流域是大江大河的基本单元,也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三峡库区小流域数量众多,其环境质量影响着三峡工程的安危。石碗溪流域位于三峡库区开县境内,山地多平地少,人地矛盾突出,陡坡地耕种普遍,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流域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导致的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流域实际情况出发,以流域内不同海拔及坡度区的气候、水文、土壤状况的分异为依据,利用Arcview软件,将流域划分为4个不同的综合治理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流域生态治理模式,从而为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指导。
沈兴菊陈治谏廖晓勇蒋莉
关键词:农业生态小流域
宋代广南西路“蛮乱”述论
2021年
唐末五代以来,交趾逐渐脱离中原王朝,宋代统治者与之确立宗藩关系,广南西路由此成为宋王朝的边疆。在宋朝的招抚政策面前,广南西路众多的“蛮族”纷纷归附,然而“蛮族”与地方政权以及“蛮族”之间的冲突却持续不断。“蛮乱”在影响广南西路社会稳定的同时,也考验着宋朝治边政策的有效性。北宋时期广南西路众多的“蛮乱”反映了朝廷羁縻政策的不完整性以及国家防御体系重北轻南的弊端,而南宋时“蛮乱”减少则见证了朝廷治边政策调整取得了良好效果。
颜有福
关键词:宋代治边政策
关于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课程改革的若干研究
2015年
本文通过对民族志阅读的文本选择和质性研究能力的培养困境两个维度,对民族学人类学专业中的基础课程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的课程改革进行了若干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五点建议。
梁艳
关键词:民族志课程改革
共8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