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

作品数:472 被引量:546H指数:10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天晟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0篇期刊文章
  • 153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3篇标准

领域

  • 188篇天文地球
  • 62篇建筑科学
  • 3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0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矿业工程
  • 12篇水利工程
  • 6篇化学工程
  • 6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2篇地质
  • 47篇滑坡
  • 43篇地下水
  • 36篇地质灾害
  • 26篇水文地质
  • 23篇勘察
  • 22篇污染
  • 20篇地震
  • 20篇边坡
  • 17篇石流
  • 17篇泥石
  • 17篇泥石流
  • 15篇灾害
  • 13篇地层
  • 13篇岩土
  • 12篇勘探
  • 11篇矿井
  • 11篇发育
  • 9篇稳定性分析
  • 7篇浅层

机构

  • 462篇四川省地质工...
  • 45篇成都理工大学
  • 18篇四川省天晟源...
  • 17篇四川省地质矿...
  • 13篇中国地质科学...
  • 8篇西南交通大学
  • 8篇西南石油大学
  • 8篇中国地质调查...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铁二院工程...
  • 4篇成都信息工程...
  • 4篇重庆交通大学
  • 4篇西南科技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四川...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成都大学
  • 3篇中铁西南科学...
  • 3篇中国石油
  • 3篇四川省生态环...
  • 3篇四川省公路规...

作者

  • 4篇裴云婧
  • 4篇张文
  • 3篇邓辉
  • 3篇陈近中
  • 3篇施泽明
  • 3篇李江
  • 2篇许强
  • 2篇唐晓红
  • 2篇严铸云
  • 2篇马云桐
  • 2篇周路
  • 2篇周洪福
  • 2篇张友谊
  • 2篇郭健
  • 2篇吴勇
  • 2篇吴勇
  • 2篇梁斌
  • 2篇李丽芬
  • 2篇刘民生
  • 1篇彭智敏

传媒

  • 31篇四川地质学报
  • 19篇地下水
  • 11篇中文科技期刊...
  • 9篇四川建筑
  • 9篇甘肃水利水电...
  • 8篇四川环境
  • 7篇中国地质灾害...
  • 6篇四川有色金属
  • 6篇科学技术与工...
  • 6篇中文科技期刊...
  • 5篇世界有色金属
  • 5篇人民珠江
  • 5篇成都大学学报...
  • 5篇四川建材
  • 5篇中国新技术新...
  • 4篇人民长江
  • 4篇沉积与特提斯...
  • 4篇地学前缘
  • 4篇山西建筑
  • 4篇科技创新与应...

年份

  • 28篇2025
  • 84篇2024
  • 82篇2023
  • 85篇2022
  • 77篇2021
  • 80篇2020
  • 26篇2019
4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旌阳区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利用矿物风化系统分析、离子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德阳市旌阳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矿物的溶滤作用、阳离子吸附交换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等天然水-岩作用主导区内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演化进程,碳酸盐岩和岩盐矿物溶解是主要因素,形成以HCO 3-Ca·Mg型为主的地下水化学类型;黏土矿物的风化溶解是影响水化学演化的另一主要因素,多稳定于高岭石阶段;离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验证了天然水-岩作用是区内浅层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的主导因素,并且进一步指出人类活动(生活污水、农业施肥与农药等)对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影响作用。研究成果可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陈盟吴勇高东东吕利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水化学演化影响因素
锦西线500kV送电线路地质灾害成因分析与防治研究
2021年
锦屏一级水电站-西昌换流站500 kV送电线路工程(简称“锦西线”),是锦屏一级水电站的重要送出工程,作为线性工程跨越区段多,跨越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送电线路的安全。在对锦西线沿线地质灾害发育情况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统计分析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剖析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提出针对性防治建议。对于西南艰险复杂山区在建或拟建的高压、超高压送电线路工程具有警示与借鉴意义。
张茂淳
关键词:送电线路地质灾害
山区潜在危岩边坡地质灾害快速调查与稳定性评价
2025年
山区潜在危岩边坡地质灾害风险复杂多样,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快速调查与准确的稳定性评价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灾害风险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某山区潜在危岩边坡地质灾害的快速调查及稳定性评价,介绍其调查方法及过程,查明了该潜在崩塌体的空间位置、规模特征及稳定性状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建议。此次调查采用的技术路线与方法可为类似地区地质灾害快速调查与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借鉴,助力我国山区潜在危岩边坡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不断提升。
杨辉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岩基础设施灾害风险生命财产安全
基于实例分割模型的建筑物自动提取被引量:10
2020年
传统的遥感影像目标提取方法大多采用目视解译或基于像素信息进行处理,难以适用于高分辨率影像中的复杂场景。而现有的卷积神经网络语义分割模型,由于难以达到较高的精度会出现提取目标粘连的情况。针对该问题,本文对实例分割模型Mask R-CNN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高效、准确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算法。首先,在Mask R-CNN原有的特征提取部分每个层级的特征图后再增加一层卷积操作,以降低上采样造成的混叠效应;然后,在原有掩膜预测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分支,改善掩膜预测的效果;最后,将改进后的网络在建筑物数据集上进行训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独立预测每个建筑物顶部,没有目标粘连情况,且mAP值较Mask R-CNN有所提高,能够有效实现遥感影像建筑物精细化提取。
瑚敏君冯德俊李强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MASK建筑物特征提取
西藏樟木镇友谊桥3号滑坡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分析
近年来随着樟木口岸的蓬勃发展,大规模的城镇建设加剧了地质灾害活动,加之"4.25"尼泊尔地震与降雨及地下水入渗的持续作用,滑坡正处于破坏临界阶段.与已产生滑动的其他滑坡不同,樟木镇友谊桥3滑坡堆积体大部分仍在坡体上,极有...
武博强高进王勇张超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滑坡治理
某管道隧道隐患形成机制与分析
2020年
某管道隧道修建于2000年左右,仅洞口段采取混凝土支护,洞身未支衬,由于隧道洞身未支衬,隧道内多处漏水、掉块,局部可能垮塌,威胁管道的正常运营,影响隧道的局部稳定性;文章介绍通过对隧道内洞身段围岩变形塌落的工程地质测绘、裂隙统计分析了围岩变形塌落和隧道漏水的成因,并用赤平投影的方法定性分析了围岩变形塌落隐患点的稳定性,最后对围岩变形塌落点(带)与漏水的关系做了论述,为下一步的工程治理提供了地质基础。
杨成程匡野
关键词:围岩变形漏水
竹栅栏—三维网组合植被护坡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2023年
因计划经济时期以大树硫铁矿为主的矿山企业大规模进行采矿、洗选硫精砂和土法炼磺,造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大,地质灾害发育,地下含水层破坏严重,人民群众生活饮用水困难,土地压占和土壤酸化严重。因此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是紧迫而必须的。采用竹栅栏-三维网组合植被护坡的工程技术措施,达到恢复矿山地质环境的目的。
何海清李青青杨辉杨进
关键词:植被护坡矿山地质环境
2022年“9·5”四川泸定M_(S)6.8地震同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以得妥镇为例被引量:2
2023年
以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M_(S)6.8地震的重灾区得妥镇为例,分析其同震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以地貌、坡度、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地表水系、地质灾害危险区和地震烈度7个因子构建了研究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并开展了评价,结果表明:①震后地质灾害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表现为滑坡和崩塌沿断裂带和河岸两侧最为发育,也多见于盘山公路等交通工程周边,沟谷易演变为泥石流沟;②人居环境不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分别占评价区面积的3.18%和5.42%,这些区域主要集中在大渡河两岸及断裂构造活跃区;③研究区内大部分仍为较适宜区,占评价区面积的85.57%,在各村均有分布;④人居环境适宜区仅占比5.84%,而常住人口大多并未在此区域。建议加强地质灾害诱发机理基础研究、增强震前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与预测、前置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优化震后应急抢险救灾管理和结合国家与地区政策科学规划灾后重建,建立从基础研究、灾前早期识别与预测、灾时应急抢险救灾到灾后重建的全过程防灾减灾体系。
刘文涛龚涛张继李江孙波王敏鲁科刘明
关键词:地质灾害人居环境
Sentinel-1A影像在山区管道地表形变监测中的适用性评价指标构建
2024年
Sentinel-1A卫星数据覆盖范围广、重访周期快、获取成本低,通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能够高效获取管道沿线大面积地表形变信息。但是山区管道所处地形复杂、起伏大、植被茂盛,监测中易存在叠掩、阴影、失相干等现象,Sentinel-1A卫星数据在管道不同区段的适用性有差异。为了对Sentinel-1A在山区管道地表形变测量中的适用程度进行评价,以三段不同山区地形的管道为研究区,结合Sentinel-1A数据、Sentinel-2数据、ALOS DEM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适用性评价指标。结果显示:管道沿线Sentinel-1A影像的叠掩阴影占总面积的比例与坡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4,Spearman相关系数为-1,呈显著负相关;影像相干性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72,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9,呈显著负相关。使用回归分析和归一化的方法建立了山区管道沿线Sentinel-1A数据的坡度适用性指标和植被适用性指标,指标可对山区管道沿线域使用Sentinel-1A数据进行形变监测的适用性进行评价。
方迎潮赵雪陈文乐王庆吴森
关键词:INSAR
滇东北某运营期高速公路边坡失稳特征与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红层由于岩性上偏软,一般将其定性为软岩,在冷热、干湿循环作用下,岩体容易出现风化、遇水易崩解的现象,工程地质特性极差,高速公路红层边坡的病害具有高度隐蔽性。由于目前仍缺乏相应的公路边坡养护技术规范,在运营期高速公路上,养护人员难以准确把握公路边坡的安全技术状况,不利于提出针对性的养护措施。以滇东北运营期高速公路边坡为例,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查明了边坡失稳的特征,并进行分析,提出边坡防护工程失效及地下水是边坡失稳的主要诱因,为该边坡提供了后期发展预测和处治建议。
田冉张军叶咸
关键词:运营期高速公路锚固工程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