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连云港赣榆佳信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作品数:86 被引量:101H指数:6
相关机构:江苏海洋大学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专利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养殖
  • 19篇脊尾
  • 19篇脊尾白虾
  • 19篇白虾
  • 17篇水产
  • 12篇水产养殖
  • 11篇苗种
  • 11篇饵料
  • 9篇育苗
  • 8篇对虾
  • 8篇养殖技术
  • 8篇梭子蟹
  • 7篇育苗池
  • 7篇苗池
  • 6篇工厂化
  • 5篇水产养殖技术
  • 5篇半滑舌鳎
  • 4篇鱼苗
  • 4篇育苗装置
  • 4篇投喂

机构

  • 86篇连云港赣榆佳...
  • 30篇江苏海洋大学
  • 14篇淮海工学院
  • 12篇江苏省海洋资...
  • 4篇连云港市海洋...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江苏省海洋资...
  • 2篇连云港市渔业...
  • 2篇连云港市海洋...
  • 1篇鲁东大学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 1篇江西省水产科...
  • 1篇连云港市海洋...
  • 1篇连云港众利水...

作者

  • 15篇高焕
  • 13篇阎斌伦
  • 5篇李志辉
  • 4篇赖晓芳
  • 3篇陈建华
  • 3篇张培
  • 2篇陈百尧
  • 2篇郑小东
  • 2篇潘元潮
  • 2篇董志国
  • 2篇陆波
  • 2篇于飞
  • 1篇张庆起
  • 1篇安健
  • 1篇王海华
  • 1篇李晓英
  • 1篇赵莲
  • 1篇薛蓓
  • 1篇杨淼
  • 1篇张德胜

传媒

  • 6篇水产科学
  • 5篇水产养殖
  • 5篇渔业科学进展
  • 3篇淮海工学院学...
  • 3篇养殖与饲料
  • 3篇江苏海洋大学...
  • 2篇海洋渔业
  • 2篇水产学杂志
  • 1篇饲料研究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齐鲁渔业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科学养鱼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黑龙江科学

年份

  • 12篇2024
  • 10篇2023
  • 29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麻籽油替代鱼油对大黄鱼生长性能和肌肉代谢能力的影响
2024年
试验旨在探究亚麻籽油替代鱼油对大黄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及肌肉代谢能力的影响。选取360尾初重为(3.89±0.01)g的大黄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配制两种等氮等脂饲料,即鱼油组(FO组,鱼油添加量6%)和亚麻籽油组(LO组,亚麻籽油完全替代鱼油)。试验期10 w。结果显示,LO组大黄鱼末重和增重率显著低于FO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高于FO组(P<0.05)。与FO组相比,LO组肌肉中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下降(P<0.05)。亚麻籽油替代鱼油显著影响了肌肉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AMPK/SIRT1/PGC-1α)通路及糖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P<0.05)。LO组肌肉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及葡萄糖-6-磷酸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FO组(P<0.05),柠檬酸合酶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FO组(P<0.05)。研究表明,亚麻籽油完全替代鱼油抑制了大黄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降低了肌肉EPA和DHA含量,引起了肌肉AMPK/SIRT1/PGC-1α通路基因表达以及线粒体有氧代谢能力的下降。
陈圣娣孙子涵谭朋刘宁宁阎斌伦高焕张庆起牟华
关键词:大黄鱼亚麻籽油鱼油
不同生物饵料组合对脊尾白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本研究以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幼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牟氏角毛藻(Chaeroeeros moelleri)、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和卤虫(Artemia salina)无节幼体搭配投喂对脊尾白虾幼体的存活率(SR)、变态发育和消化酶的影响。结果显示,单一卤虫组的幼体变态发育速度最快,14 d内全部变态为仔虾,其他3组则需要15 d;单一卤虫组、牟氏角毛藻+卤虫组和轮虫+卤虫组的幼体变态为仔虾时的SR分别为84.33%、84.67%和83.00%,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投喂牟氏角毛藻+轮虫+卤虫混合饵料组的幼体在Z5~P阶段大量死亡,变态为仔虾时的SR为35.67%。单一卤虫组投喂的脊尾白虾幼体的胃蛋白酶(1.94 U/mg prot)、脂肪酶(2.35 U/mg prot)和α-淀粉酶(0.13 U/mg prot)活力在4个组中最高,牟氏角毛藻+轮虫+卤虫组的胃蛋白酶(0.08 U/mg prot)、脂肪酶(0.91 U/mg prot)和α-淀粉酶(0.08 U/mg prot)活力在4个组中最低;牟氏角毛藻+卤虫组和轮虫+卤虫组的α-淀粉酶活力均为0.12 U/mg prot,而轮虫+卤虫组幼体的脂肪酶(1.78 U/mg prot)和胃蛋白酶(0.39 U/mg prot)比牟氏角毛藻+卤虫组分别高0.35和0.04 U/mg prot。研究表明,在脊尾白虾育苗过程中,投喂卤虫无节幼体(3~5 ind./mL),能提高幼体SR和加快变态发育速度,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加入一定的牟氏角毛藻可减缓养殖水体恶化的速度。
王林华沈南南江海仪欧阳乐飞张庆起胡广伟王攀攀高焕
关键词:脊尾白虾生物饵料消化酶
一种仿刺参种质鉴定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仿刺参种质鉴定方法,所述的鉴定方法步骤如下:(1)样本提取:将疑似仿刺参样本,随机取样,加液氮在研砵中研成粉末,分装到2mL EP管中;提取DNA;(2)PCR鉴定;(3)鉴定标准:产物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陈百尧程子桉伏光辉薛学坤安健张庆起张立祥董志国孙苗苗
文献传递
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涉及水产养殖废水领域,本发明包括处理箱、支撑腿和安装挡板,还包括有:清理混合机构,用于对废水消毒剂和水产养殖废水进行混合净化,清理混合机构位于处理箱的内部。本发明,通过清理...
孟凡玉张昊
一种水产饲料生产用多级研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产饲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水产饲料生产用多级研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固定架固定设置在固定套筒的中心处,第一出料板能够滑动的设置在固定套筒内部,固定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当处于上方开口处的第一出料板沿开...
张庆起
可调式水产育苗筛选用筛分网框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可调式水产育苗筛选用筛分网框,针对了对筛板型号进行更换调整时拆装较为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筛分框,筛分框的一侧外壁固定有安装架,筛分框的一侧侧壁和安装架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安...
张庆起王会善
文献传递
对虾白便综合征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近年来,白便综合征(white feces syndrome,WFS)在我国和东南亚等国对虾重要养殖区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国际范围广泛关注,已成为当前养殖对虾重要疾病之一.从WFS的发生与流行特点、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原因、防控措施和治疗方法等5个方面,总结和分析近10年国内外对该疾病的研究情况,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开展WFS研究提供参考.
邓高威段健诚高焕高焕阎斌伦
关键词:对虾发病原因防控措施
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池塘养殖技术被引量:1
2017年
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山东省昌邑市海丰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选育的国家水产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1-002-2012),2015—2016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渔业技术指导站项目组在连云港赣榆佳信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了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的工厂化苗种繁育、池塘养殖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2年的项目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潘元潮陆波于飞王强张德胜张庆起
关键词:池塘养殖技术三疣梭子蟹水产养殖联合选育苗种繁育
海州湾陆海接力养殖的关键技术被引量:1
2016年
从饵料驯化、苗种运输、机械式快速换网、网箱投喂控制等技术方面总结许氏平鲉、黑鲷、鲈鱼3个养殖品种的海州湾陆海接力养殖的关键技术,不仅有效拓展了这3个品种的增养殖业发展空间,而且对其它海水鱼类养殖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于飞陆波潘元潮王祥迎张庆起
关键词:饵料苗种
不同饵料搭配对脊尾白虾幼体发育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通过脊尾白虾幼体饵料搭配的比较试验,研究了海水小球藻、中肋骨条藻分别与虾片和卤虫无节幼体搭配投喂对脊尾白虾幼体的变态速率、存活率及体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使用虾片的育苗效果较差,幼体发育至2期溞状幼体后开始大量死亡,只有约30%的幼体变态成3期溞状幼体;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与中肋骨条藻搭配组的脊尾白虾幼体组在第8d时有46%的幼体变态为仔虾,至第10d时幼体100%变态为仔虾;此外,卤虫无节幼体与中肋骨条藻搭配组幼体的存活率为92%,其幼体在1期仔虾平均体长为5.199mm,平均日增长达到0.3079mm/d。由此可见,卤虫无节幼体与中肋骨条藻搭配有利于脊尾白虾幼体的生长发育,可用于脊尾白虾育苗生产。
陈建华张庆起高焕阎斌伦
关键词:脊尾白虾单胞藻卤虫虾片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