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

作品数:60 被引量:173H指数:7
相关作者:温华李茂增薛亚康随利芳杨志学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文学
  • 14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军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主题

  • 9篇文学
  • 7篇小说
  • 6篇汉语
  • 5篇叙事
  • 3篇动词
  • 3篇语法化
  • 3篇青春
  • 3篇文学研究
  • 3篇法化
  • 2篇杜牧
  • 2篇虚无
  • 2篇虚无主义
  • 2篇语法
  • 2篇语义
  • 2篇秩序
  • 2篇诗歌
  • 2篇他者
  • 2篇青春之歌
  • 2篇作家
  • 2篇外国文学

机构

  • 5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黄山学院

作者

  • 10篇李茂增
  • 7篇温华
  • 5篇张高杰
  • 5篇李迎丰
  • 4篇王笑梅
  • 3篇蒋遐
  • 2篇薛亚康
  • 2篇随利芳
  • 2篇胡晓萍
  • 1篇朱冠明
  • 1篇刘广铭
  • 1篇詹庆生
  • 1篇王慧兰
  • 1篇李伟刚
  • 1篇李宗江
  • 1篇张小明
  • 1篇杜春锋
  • 1篇陈改玲
  • 1篇李广玉
  • 1篇张弘

传媒

  • 11篇解放军艺术学...
  • 8篇解放军外国语...
  • 4篇周口师范学院...
  • 3篇现代语文(下...
  • 2篇中国语文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汉语史研究集...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国外文学
  • 1篇文史知识
  • 1篇外国文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文自学指导
  • 1篇洛阳大学学报
  • 1篇前沿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写作(中)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现代日记文学论略被引量:1
2010年
现代日记文学的出现,是五四时期主体生命意识萌发和个性解放精神高涨的结果。日记的地位得到肯定和推崇,以及作家热心于撰写、刊行日记,并努力把日记艺术化,说明日记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已经进入作家的视野。现代日记文学凸显人物个性,表现方式灵活,具有真实之美。
张高杰
关键词:日记文学
五四传统与北大情结——对《青春之歌》中多重话语的一种解读被引量:3
2002年
在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的政治语境中,《青春之歌》一方面认同了主流意识形态,在文本中建立了以革命与阶级斗争为主导话语的等级秩序;另方面又在多重的、边缘性、差异性的话语中输入某种意愿、权力和功能,构成该作品多音齐鸣的内在结构。本文所讨论的是诸种边缘话语中的一种——知识分子话语在文本中的展露运作,及其给小说带来的生命活力。
李迎丰
关键词:知识分子话语秩序
中古译经处置式补例被引量:3
2004年
《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曹广顺、遇笑容先生《中古译经中的处置式》一文全面考察了中古译经中处置式的使用情况,对汉语处置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结论认为:“隋以前,译经中处置式以用‘取’字式为主,‘将’字式很少见,‘把’字式还没有。”据笔者考察,中古译经中还有一种处置式,即以“持”作为处置标志的“持”字式,也较为常见,该文未曾提及;这里列出8个例句,作为对该文的一点补充:
朱冠明
关键词:语法
审美主义的幻灭——托马斯·曼早期艺术家三部曲解读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现代性的种种症结,审美主义作为救治之方案被抬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然而,审美主义自身却隐含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如审美独立性与社会功利性的矛盾、审美多元性与审美一元性的矛盾、审美主义的人本特色与虚无主义的矛盾等。托马斯.曼早期的艺术家小说正是通过对审美主义自身矛盾性的揭示,宣告了其失败。
李茂增
关键词:审美主义
《儿女英雄传》中的副词“都”及其语法化
2012年
《儿女英雄传》是《红楼梦》通向现代北京话的中途站,通过它可以了解汉语在19世纪中期的基本面貌。当时,副词"都"已具备表示范围和表示语气等用法,其语气副词用法中有一类兼表已然义。根据《儿女英雄传》中反映的语言事实和语法化的一般规律,副词"都"的语法化路径应该为"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兼表已然义的语气副词"。
蒋遐
关键词:《儿女英雄传》副词语法化
八十年代外国文学研究:回顾与反思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人道主义和现代派文学两次论争,八十年代外国文学研究开始建构不同于"十七年"传统的外国文学新秩序,在这一新秩序中,经典认定、研究重点、研究角度与评价标准都从阶级革命话语为纲转向了对西方话语的承认、肯定甚至膜拜。与此同时,通过引进西方理论和作品,外国文学学科为八十年代学术界的共同转向提供了话语资源。
温华
关键词:外国文学研究
从兵战论述看杜牧知识结构调整被引量:2
2015年
杜牧在长期的兵战关注和论述实践中,围绕着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建构了一个由兵学、经学、史学、文学共同组成的知识结构体系。其中,兵学因直接运用于军事论述实践成为这一体系的顶层设计;史学也因以古鉴今的实践品格给兵战论述以有力支撑而成为其知识构成中的重要一环;经学被边缘化,但经学修养在其兵战论述中现实化为儒家伦理原则,为其进行是非判断提供依据;创作中理性元素的加强意味着文学审美规定性的消解,文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其知识构成趋于多元复合。兵战论述是杜牧因应时代环境挑战而对自身知识结构自觉调整的突出表现,这种调整顺应了唐宋文化转型的总体走向,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王笑梅
关键词:知识结构兵学文学
自然语言中的直言命题及其否定命题
2008年
各直言命题及其否定命题在自然语言和词项逻辑中往往有不同的意义,弄清楚自然语言中各直言命题及其否定命题的意义以及各命题彼此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准确掌握词项逻辑的内容。
随利芳
关键词:直言命题否定命题自然语言词项逻辑
自然与人的交响——试析《静静的顿河》的生态思想被引量:1
2009年
《静静的顿河》中大量自然描写段落的功能并不仅仅限于烘托气氛与表现人物情感,它所提供的是真理话语与人道主义话语之外的另外一种价值观念:以自然为最高标准及理想模式的生态思想。小说文本中塑造的"自然"形象,将成为人类历史与个人际遇的一种启示。
温华
关键词:《静静的顿河》自然描写生态思想生态整体主义
论现代作家日记的价值多重性被引量:2
2010年
现代作家日记具有多重的意义和价值。它反映着现代社会的震荡和变革,便于我们认识各个历史时期的状况,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现代作家日记是面向自我的写作,保存了丰富的思想元素和心灵信息,成为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对象。日记中饱含情感态度的生活内容、精巧的文体结构、主观化的叙述角度等等,使之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张高杰
关键词:多重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