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生物制药研究所

作品数:41 被引量:89H指数:6
相关作者:胡凌波王金金卢志毅张柳华孙裕昌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细胞
  • 10篇基因
  • 9篇肿瘤
  • 9篇T细胞
  • 8篇转染
  • 8篇TCR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细胞
  • 7篇抗原
  • 6篇受体
  • 5篇信号
  • 5篇杀伤
  • 5篇癌细胞
  • 5篇TCRVΒ
  • 4篇信号转导
  • 4篇转导
  • 4篇化疗
  • 4篇分化
  • 4篇补血
  • 4篇补血方

机构

  • 41篇广东药学院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36篇黄树林
  • 23篇邵红伟
  • 10篇吴凤麟
  • 9篇罗利琼
  • 9篇林月霞
  • 8篇张文峰
  • 6篇肖兰凤
  • 5篇薄华本
  • 5篇胡丽彩
  • 4篇沈晗
  • 4篇王辉
  • 3篇王璐
  • 3篇邱曙东
  • 3篇胡青莲
  • 3篇王金全
  • 2篇何免
  • 2篇袁茵
  • 2篇刘顺会
  • 2篇胡凌波
  • 2篇张帆

传媒

  • 8篇广东药学院学...
  • 6篇中国医药生物...
  • 5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药材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审计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11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CRVβ7.1基因修饰的T细胞对肝癌细胞体外杀伤及体内靶向识别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TCRVβ7.1基因修饰的T细胞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及其在体内靶向识别肝癌细胞的作用。方法①体外实验:以特异性识别肝癌细胞的TCRVβ7.1基因转染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转染前和转染后24、48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基因的表达。将人肝癌BEL-7402细胞分为4组,其中3组分别与未经修饰的PBMC(PBMC组)、转染pcDNA3.1空质粒的PBMC(空质粒组)、转染TCRVβ7.1基因的PBMC(基因修饰组)共培养,1组作为阴性对照组。共培养前和共培养24、48h,以噻唑蓝(MTT)法检测PBMC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杀伤活性。②体内实验:用重度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建立荷肝癌动物模型,于肿瘤周围皮下注射基因修饰的PBMC,于注射后2、7、14、28、42d各处死2只小鼠,分别取肿瘤、脾、肝、肺、肠、卵巢、心、脑、肾组织,检测基因修饰的PBMC在小鼠体内的存活时间及组织分布情况。结果①体外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TCRVβ7.1基因成功转染到T细胞并得到有效表达。MTT法检测显示,基因修饰组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24、48h分别为31.24%±2.26%、40.95%±3.45%)明显高于PBMC组(分别为6.92%±3.12%、7.84%±2.29%)和空质粒组(分别为9.23%±2.46%、10.36%±3.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体内实验:肿瘤周围注射基因修饰的PBMC后2d,小鼠肿瘤组织已经出现PBMC(8个/视野),随时间延长PBMC数量呈上升趋势,28d达最大值(18个/视野)。取材于不同时间的小鼠组织标本的检测显示,基因修饰的PBMC只分布于肿瘤组织,而在其他组织中没有出现。结论TCRVβ7.1基因修饰可诱导T细胞活化并提高T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外源性TCRVβ7.1基因修饰T细胞在荷肝癌小鼠体内的分布具有肿瘤靶向性。
吕丽珊王金全邵红伟黄树林
关键词:转染肝肿瘤
淋巴细胞活性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活性检测最佳方法,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稳定性,降低本底。方法用传统的实验方法和改进的实验方法分别对不同数量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实验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稳定性。结果在不吸除培养基的情况下,传统的DMSO和酸性异丙醇都不能完全融解formazan,影响了检测。传统的酸性SDS能够很好的融解formazan,但是得到的OD值太小,这就降低了检测的灵敏度,容易造成测量误差。而改进的10%SDS溶液能够完全融解formazan,并且得到的OD值适中,能够客观的反应细胞数目的变化,减少数值引起的实验误差。结论用改进10%SDS作为溶解formazan的溶解液,可以准确地反应活细胞的数目变化情况,对淋巴细胞这类悬浮细胞来说,在不吸除上清的情况下进行细胞数目的检测更加方便。
薄华本邵红伟胡凌波黄树林
关键词:MTT比色法SDS细胞活性
细胞活性检测方法优化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在不吸出培养基的前提下,探讨MTT比色实验最佳溶解条件,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稳定性,降低本底,为悬浮细胞活性检测打下基础。方法在96孔板接种不同密度肿瘤细胞,用MTT比色实验来测定。比较不同溶解液溶解Formazan能力,并与传统溶解液进行比较。结果当用10%SDS(pH4~5)作为溶解液所得OD值与细胞数目很高的相关性,43h后测定与12h后测定所得OD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MTT实验中,可以用10%SDS(pH4~5)作为溶解Formazan的溶解液,与传统溶解液相比可提高检测灵敏度、稳定性和降低本底。
薄华本邵红伟胡凌波黄树林
关键词:MTT比色法SDS细胞活性
TCR Vβ7.1基因转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表达及抗癌作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TCRVβ7.1基因在恢复肝癌病人细胞毒性T细胞(CTL)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以RTPCR方法扩增TCRVβ7.1基因并构建Vβ7.1-pLXSN表达载体。重组体以脂质体转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Ls),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DNALadder实验和透射电镜观察转染后T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TCRVβ7.1基因转染PBLs后可有效表达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该方法为T细胞介导的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
王辉罗利琼林月霞肖兰凤
关键词:TCR转染凋亡
单链TCR分子的构建与酵母表面展示
2010年
目的构建单链T细胞抗原受体(scTCR),借助酵母展示载体对其进行表达和展示,并确定优化的展示时间点。方法利用融合PCR(fusion PCR)通过linker将TCR分子两条链的可变区连接在一起,构建成scTCR,并克隆入展示载体pYD1;转化酵母细胞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cTCR的表达情况,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表达曲线;洗脱酵母细胞表面的蛋白质,通过点杂交检测进一步确定scTCR的表达。结果 scTCR被成功地构建和克隆;转化酵母细胞后,激光共聚焦检测表明其分布在酵母细胞的表面,流式细胞检测表明scTCR在诱导24 h左右在酵母细胞表面的展示比例达到峰值;对酵母表面洗脱蛋白的点杂交检测进一步表明了scTCR的表达和展示。结论所构建的scTCR能够有效地表达并展示在酵母细胞表面,为下一步构建scTCR酵母展示库并确定最佳的表达诱导和筛选时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邵红伟郭亨彭黄晓露张文峰黄树林
CpG ODN刺激PBMC后作用于肝癌细胞BEL-7402杀伤活性的检测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合成含CpG基序的寡核苷酸 (CpGODN)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方法 :将CpGODN刺激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后作用于肝癌细胞株 (BEL 74 0 2 ) ,采用MTT法检测其杀伤活性。结果 :加CpGODN组较单独PBMC组杀伤活性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CpGODN可刺激PBMC增殖 ,提高PBMC的杀伤活性 。
罗利琼林月霞王辉黄树林
关键词:CPGODN肝癌细胞BEL-7402
利用S-系统方程模拟p53信号转导途径被引量:1
2010年
p53是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其作为转录因子在整个依赖于p53的基因调控网络中起着枢纽作用。因此,从系统水平上理解p53的生物学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数据库KEGG及相关中英文文献,提取p53信号转导各条途径相关分子作用的方式及数量关系,利用S-系统方程并基于Matlab7.0的Simulink工具箱构建了p53信号途径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模型仿真简要分析了p53信号途径各分子间的动态调控过程。模型仿真结果与文献符合得较好,能够从数量上反映p53信号转导途径中各分子间复杂的调控关系,并能通过模型仿真发现和验证该信号途径中的关键节点分子,可以作为后续的精确定量关系研究的基础。
刘顺会陶嫦立黄贞仪黄树林
关键词:P53信号转导动力学模型
人类TCRαβ家族V基因的进化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了解人类TCRα家族V基因(TCRAV)和TCRβ家族V基因(TCRBV)的进化特征。方法:采用MEGA3.1软件对人类TCRAV和TCRBV基因分别构建进化树,并估算基因复制的发生时间;采用FEL法检测TCRAV和TCRBV编码序列正选择和负选择位点。结果:进化树显示TCRAV和TCRBV的基因分组在进化过程中已经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TCRAV已经不受正选择作用,TCRBV基因序列的CDRs区域检测到两个正选择位点。结论:人类TCRαβ家族V基因的进化特征为研究TCR基因在机体免疫及疾病防治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
陶嫦立邵红伟沈晗吴凤麟黄树林
关键词:TCR进化正选择负选择
肿瘤特异性T细胞受体基因转染诱导记忆性T细胞体外分化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肝癌特异性T细胞受体基因转染对记忆性T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以肝癌特异性T细胞受体Vβ7.1转染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目的基因表达。肝癌细胞BEL-7402刺激诱导记忆性T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记忆性T细胞标志性表面分子表达验证记忆性T细胞表型及分化亚群;以AnnexinV-PI双染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ELISA检测细胞因子IFN-γ分泌探讨记忆性T细胞免疫功能。结果TCRVβ7.1基因成功转染到T细胞并得到有效表达。与PBMC对照组相比,TCRVβ7.1转染组CD45RO表达显著上升。以CD45RA及CCR7表达分析记忆性T细胞亚群显示其表型主要为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分化后的记忆性T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率及IFN-γ分泌显著上升。结论肿瘤特异性TCR基因转染可促进以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TEM)为主的记忆性T细胞分化,TEM将通过诱导凋亡与分泌细胞因子作用发挥其免疫功能。
吴凤麟邵红伟林敬明黄树林
关键词:T细胞受体转染记忆性T细胞分化
关键分子SYK和BTK活性的动态调节控制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过程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B细胞受体信号途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仿真揭示B细胞受体信号途径各分子间的动态调控过程。方法根据数据库KEGG及相关中英文文献,提取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各条通路相关分子作用的方式及数量关系,利用Matlab7.0的Simulink工具箱构建信号途径的动力学模型并仿真。结果模型仿真结果能够从数量上反映B细胞受体信号途径中各分子间复杂的调控关系,并能通过模型仿真发现和验证该信号途径中的关键分子。结论关键分子SYK和BTK活性的动态调节机制控制着B细胞受体信号途径的动力学过程。
刘顺会肖兰凤黄树林
关键词:信号转导SYKBTK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