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

作品数:276 被引量:256H指数:8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0篇期刊文章
  • 105篇专利
  • 9篇标准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7篇建筑科学
  • 47篇天文地球
  • 2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8篇基坑
  • 31篇支护
  • 26篇岩土
  • 23篇勘察
  • 23篇建筑
  • 21篇边坡
  • 20篇深基坑
  • 19篇锚固
  • 18篇软土
  • 16篇地质
  • 15篇岩土工程
  • 15篇土工
  • 15篇锚杆
  • 13篇贯入试验
  • 13篇标准贯入
  • 13篇标准贯入试验
  • 12篇激光
  • 11篇工程勘察
  • 9篇地基
  • 9篇隧道

机构

  • 269篇深圳市勘察测...
  • 12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深圳市工勘岩...
  • 4篇深圳市爱华勘...
  • 3篇深圳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 3篇广州市城市规...
  • 3篇福州市勘测院
  • 3篇深圳市路桥建...
  • 3篇佛山市测绘地...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测绘科学...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中国科学院武...
  • 2篇济南市勘察测...
  • 2篇中国城市规划...
  • 2篇沈阳地球物理...
  • 2篇天津市测绘院

作者

  • 3篇马占国
  • 2篇孙刚臣
  • 2篇姚文敏
  • 1篇丁文其
  • 1篇张力
  • 1篇刘念
  • 1篇苏栋
  • 1篇陈俊生
  • 1篇魏汝明
  • 1篇陈锋
  • 1篇曹净
  • 1篇乔亚飞
  • 1篇王宁
  • 1篇王恩志
  • 1篇陈湘生
  • 1篇徐万鹏
  • 1篇王晓睿
  • 1篇韩文龙
  • 1篇张相平
  • 1篇张华伟

传媒

  • 18篇土工基础
  • 10篇中文科技期刊...
  • 9篇广东土木与建...
  • 9篇中文科技期刊...
  • 8篇江西建材
  • 7篇城市勘测
  • 6篇测绘通报
  • 5篇测绘与空间地...
  • 3篇建筑与装饰
  • 3篇工程技术研究
  • 2篇价值工程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广州建筑
  • 2篇新材料·新装...
  • 2篇中国住宅设施
  • 2篇中华建设
  • 2篇工程建设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2篇土木工程与管...

年份

  • 8篇2025
  • 67篇2024
  • 54篇2023
  • 44篇2022
  • 37篇2021
  • 32篇2020
  • 27篇2019
2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锚杆桩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工程中基桩工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锚杆桩,包括桩体、钢筋笼、多根锚杆,其中,锚杆包括锚杆杆体和锚杆锚固体两部分,锚杆杆体上段与钢筋笼主筋绑扎在一起,并对称均匀分布于桩体内;锚杆桩的上部桩体部分既可承受...
刘秀军张加粮李爱国齐明柱贺建清贺国海任蓉王靖之吕勇宾刘聪
文献传递
基于不同排距探讨双排桩组合结构的桩长及冠梁刚度优化设计
2024年
双排桩支护结构因其整体刚度效应及桩土协同作用而使得其工作机理比较复杂。基于现行规范方法的双排桩模型,首先分析排距对双排桩抗倾覆稳定性计算,然后基于不同冠梁侧向刚度模型,即忽略冠梁刚度仅考虑双排桩门架结构侧向刚度、考虑冠梁刚度与门架结构刚度叠加以及考虑冠梁与连板(梁)组合结构刚度与门架结构刚度叠加,分别分析排距对双排桩桩顶位移的影响,最后结合实际工程监测数据分析可知:(1)增大双排桩间距可有效提高双排桩结构抗倾覆稳定性,同时充分考虑后排桩与土体之间摩檫力产生力矩,可有效减少双排桩嵌固长度;(2)冠梁侧向刚度取值对双排桩结构的变形较为敏感,因此在计算分析双排桩桩顶水平位移时,可考虑冠梁组合结构对冠梁侧向刚度的增大效果;(3)采用冠梁组合刚度时,双排桩组合冠梁结构不仅发生平面内弯矩变形还存在平面外的扭矩,因此组合结构冠梁侧向刚度需考虑一定折减系数,根据实际工程监测数据反分析得组合折减系数参考值为0.5~0.6。
尹华
关键词:双排桩侧向刚度抗倾覆稳定性
h型复合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公开了h型复合支护结构,包括内排桩、外排桩、连接梁以及锚固结构;所述内排桩与所述外排桩的底端嵌入基坑的底部土层,所述外排桩的顶端高于所述内排桩的顶端,所述内排桩与所述外排桩通过所述连接梁...
李亮辉李爱国唐伟雄夏旭伟彭福林王嵩王诚张腾蛟姜洪建刘政胡升高
文献传递
长细比对全长灌浆锚固系统抗拔性能的影响分析
2024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经验表明,长细比对细长受力构件的承载性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本文基于经济、节能的目的,提出了单位体积极限抗拔力和最优长细比等概念,采用PFC软件建立了全长灌浆锚固系统计算分析模型,从锚固长度和锚固宽度两个维度的变化,系统地研究了长细比对全长灌浆锚固系统抗拔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长细比直接影响着全长灌浆锚固系统的抗拔性能;(2)对于特定条件下的全长灌浆锚固系统来说,存在一个最优长细比,能够达到使用最少的材料来发挥最大承载力的目的;(3)二维模型下有关长细比对全长灌浆锚固系统抗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论,同样适用于三维模型或真实工况下。
刘秀军
关键词:长细比拉拔试验抗拔性能
基于CEEMD-RF模型的渣土边坡地下水埋深预测被引量:2
2020年
地下水是影响渣土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地下水埋深预测对分析渣土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考虑渣土边坡地下水水位的高度非平稳和非线性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的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随机森林(CEEMD-RF)的地下水埋深预测模型。以广州市某渣土边坡SW2水文观测孔为例,将基于相空间重构的CEEMD-RF模型应用于该渣土边坡的地下水埋深预测,并与相空间重构的RF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CEEMD-RF模型对地下水埋深预测的拟合优度为0.997,均方根误差为0.03 m,优于相空间重构的RF模型预测结果;基于相空间重构的CEEMD-RF模型预测的地下水埋深序列能很好地反映地下水埋深的尖变点。
付智勇陈文强唐伟雄龙晶晶曾江波
关键词:相空间重构
软土层深基坑变形监测与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为有效掌握软土地质条件下的施工特点,避免地质灾害和经济损失发生,本文结合工程区域的地质条件,在软土地层实施加固处理后,选择地表建筑和关键位置,统计其水平和高程方向的变形量。应用FLAC3D软件对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和防护结构变形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数值模拟获取的变形规律符合理论特征,模拟结果与实地监测结果基本保持一致,符合限差要求,可为深基坑施工提供可靠的预警保障。
贾海鹏侯刘锁
关键词:软土深基坑
标准贯入试验自动计数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准贯入试验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标准贯入试验自动计数结构,包括锤击计数仪以及数据盒,锤击计数仪包括计数器以及抵压弹片,计数器上设有位于穿心锤下方的计数开关,抵压弹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计数器上,抵压弹片的另一端朝...
陈帝酒王翔吴圣超龚旭亚熊金安李爱国张昌盛路必恩张波
文献传递
岩土工程勘查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探究
2023年
岩土工程勘查在边坡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边坡治理是保障公共安全和防止自然灾害的重要工作,通过对边坡进行全面、准确的勘查,可以获取关于地质、土壤和水文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为边坡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探讨岩土工程勘查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其应用特点和实践应用策略,旨在加深对该领域的认识,提升边坡治理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吴飞飞唐海平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查边坡治理
运用大跨度地区或跨海段的扩大端部梁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运用大跨度地区或跨海段的扩大端部梁板结构,涉及梁板结构技术领域。该运用大跨度地区或跨海段的扩大端部梁板结构,包括现浇层和埋设在现浇层内部的钢筋笼,所述现浇层包括顶板部,中间部和支撑部,所述顶板部,中间部和...
胡升高舒友刘政方亮张腾蛟
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化集成监管系统被引量:2
2024年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笔者所讨论的岩土工程勘察集成监管系统,是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勘察监管平台,旨在解决传统勘察过程中存在的数据不规范、信息不充分等问题(陈剑铭等,2023)。笔者阐述了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通过对钻机状态监测装置、标准贯入试验(SPT)信息自动采集装置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DPT)自动采集装置部件和功能的详细阐述说明.
张波
关键词:岩土工程信息化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