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林学院林学系
- 作品数:143 被引量:1,806H指数:22
- 相关作者:马归燕毛志中秦继红熊中华王克信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农林专业测量学教改初探被引量:2
- 2002年
-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测绘仪器和测绘技术都发生了巨大变革 ,在传统测绘技术正被现代测绘技术取代的今天 ,农林院校的《测量学》教学内容已不适应现代农林生产的需要 ,教学实验设备的不足已制约了教学的发展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落后更是束缚了学生的思想 ,对培养创造型人才极为不利。因此 ,《测量学》教学改革应从教材内容上进行革新 ,减少传统测绘方法的章节 ,增加现代测绘技术———特别是加强“3S”技术应用的内容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加大实验室建设的力度 ,使其适应现代测绘技术的要求 ;在教学手段上应采用多媒体教学 。
- 蔡学成
- 关键词:测量学教学改革现代测绘技术实验室多媒体
- 草履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草履蚧常以若虫和雌成虫密集枝条 ,吸食汁液 ,进而削弱树势 ,降低生长量。该虫 1年 1代 ,以卵越冬 ,可采用消灭越冬虫源 ,在干基涂粘虫胶 。
- 马归燕徐芳玲
- 关键词:草履蚧生物学特性寄主为害
- 贵州农药植物资源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贵州农药植物资源丰富 ,共有 5 8科、10 0属、114种及 1变种。这些农药植物以菊科、唇形科、蓼科、豆科、毛茛科、大戟科等为优势。物种丰富度指数表明贵州农药植物资源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和黔中地区较为丰富 ,六盘水地区最为贫乏。Bray -Curtis距离系数表明黔西南和黔南两地区农药植物资源的相似性最大 ,黔东南和六盘水之间的相似性最小。贵州农药植物中 ,有效部位为叶的最多 (5 8种 ) ,有效部位为花的最少 (15种 )。
- 刘济明
- 关键词:丰富度指数
- 林图数字化过程中空间数据精度与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在林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中 ,利用地形图、林图采集信息是建立林业数据库的必要手段 ,数据采集过程中数据质量将直接影响地理信息系统能否成功建立 ,分析、预测的结果是否可靠 ,本文通过研究数据采集中误差产生的过程 ,提出对矢量化数据进行两次校正的方法 ,将数据精度控制在误差范围内。
- 蔡学成
- 关键词:空间数据矢量化林业地理信息系统
- 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小气候特征被引量:24
- 1998年
- 对喀斯特森林所在地区气候因素及该区最有特色的峰丛漏斗森林的小气候条件、喀斯特森林的不同小生境的小气候特征,已有学者进行过研究[1,2]。由于人为干扰(如过度砍樵、放牧、烧荒等)的作用,喀斯特地区原生性森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形成不同的群落类型:从遭致...
- 李援越穆彪祝小科龙翠玲
- 关键词:岩溶地貌森林群落森林演替小气候
- 华山松种子园开花结实量调查研究被引量:14
- 1998年
- 通过华山松种子园开花结实量的调查和土壤、针叶养分分析,揭示了影响华山松种子园开花结实量的主要遗传因子和环境因素,为拟定促进开花结实的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伍孝贤周运超金天喜瘳明瞿思万代毅
- 关键词:华山松种子园开花结实低产因素
- 人为干扰与喀斯特森林群落退化及评价研究被引量:123
- 2002年
- 导致贵州喀斯特森林发生退化的原因是火烧、开垦、放牧和樵采 .选用群落高度、显著度、萌生株比例、生物量和耐荫树种比例 5个指标对群落退化进行定量评价 .结果表明 ,退化群落可分为A~F 6个退化等级 .在受自然力作用和人为干扰不明显时 ,顶极群落发生正常的波动 (A) .在干扰力的作用大于波动的振幅时 ,顶极群落发生明显退化 (B~F) ,群落退化度逐渐增大 .群落退化等级与退化群落自然恢复的演替阶段基本一致 ,生物量的移出和耐荫树种消退是退化的关键因素 ,火烧、放牧、开垦干扰群落主要分布于退化等级C~F中 ,樵采干扰群落多发生于B~C中 .4种干扰对退化群落萌生株数影响较大 ,受火烧、樵采干扰群落多 ,而受开垦、放牧干扰群落较少 .各干扰群落退化度从小至大排序为樵采干扰群落、开垦干扰群落、放牧干扰群落。
- 喻理飞朱守谦叶镜中魏鲁明陈正仁
- 关键词:喀斯特森林
- 珊瑚朴一年生播种苗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通过对珊瑚朴的播种育苗试验 ,利用生长曲线方程拟合珊瑚朴高径生长 ,阐明珊瑚朴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发育规律及育苗技术要点。不同播种量和不同底肥的试验表明 ,珊瑚朴播种量以 15 kg/亩为好 。
- 韦小丽张家琼
- 关键词:珊瑚朴播种苗育苗技术播种量底肥
- 作物水分亏缺补偿与超补偿效应的研究现状被引量:74
- 2000年
- 回顾和总结了植物补偿与超补偿定义的提出与解释 ,并且根据前人对作物水分亏缺补偿与超补偿效应的研究 ,从理想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的角度探讨了其生态学机制 ,从作物对水分胁迫的适应、光合作用、氮代谢、内源激素和植物同化产物运集中心的改变等方面总结探讨其生理学机制 ,用生长冗余理论揭示了补偿与超补偿的本质。阐述了水分亏缺补偿与超补偿效应同农业的关系 。
- 施积炎袁小凤丁贵杰
- 关键词:作物水分亏缺生长冗余
- 不同岩性土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在7种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上栽植小麦、玉米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岩性土体上小麦、玉米的生长有明显差异;以石灰质白云岩和石英砂岩发育的土体上的小麦、玉米生长为好,而以煤系砂页岩上生长最差。本研究还通过与林木生长的对比,对南方山区不同岩性的荒山进行合理利用及农林复合系统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 谢双喜
- 关键词:岩系土体粮食作物农林复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