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作品数:2,009 被引量:6,748H指数:33
相关作者:张伟刚翟宏琛赵启大刘国华陈文驹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01篇期刊文章
  • 357篇会议论文
  • 4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92篇电子电信
  • 551篇自动化与计算...
  • 372篇理学
  • 252篇机械工程
  • 86篇电气工程
  • 67篇医药卫生
  • 63篇文化科学
  • 4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0篇经济管理
  • 29篇化学工程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生物学
  • 7篇天文地球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建筑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31篇光纤
  • 193篇光学
  • 183篇光栅
  • 158篇激光
  • 154篇传感
  • 144篇光纤光栅
  • 106篇神经网
  • 106篇神经网络
  • 106篇感器
  • 106篇传感器
  • 105篇激光器
  • 99篇网络
  • 69篇通信
  • 66篇光谱
  • 65篇图像
  • 60篇光纤激光
  • 58篇纳米
  • 58篇光纤激光器
  • 53篇滤波器
  • 50篇调谐

机构

  • 1,998篇南开大学
  • 77篇天津大学
  • 33篇天津工业大学
  • 30篇天津理工大学
  • 28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教育部
  • 18篇天津医科大学
  • 17篇天津市眼科医...
  • 15篇天津理工学院
  • 15篇香港理工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长...
  • 14篇北京工业大学
  • 14篇河北工业大学
  • 14篇天津市光电子...
  • 11篇中国科学院微...
  • 10篇苏州科技学院
  • 10篇天津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山东大学
  • 9篇香港城市大学

作者

  • 310篇董孝义
  • 120篇开桂云
  • 114篇袁树忠
  • 113篇母国光
  • 83篇王肇圻
  • 69篇常胜江
  • 66篇陈文驹
  • 65篇赵启大
  • 60篇刘志国
  • 58篇方志良
  • 57篇张伟刚
  • 52篇汤国庆
  • 52篇张桂兰
  • 48篇刘艳格
  • 44篇盛秋琴
  • 42篇刘波
  • 40篇吴虹
  • 39篇陈增强
  • 36篇翟宏琛
  • 36篇傅汝廉

传媒

  • 184篇南开大学学报...
  • 143篇光电子.激光
  • 138篇光学学报
  • 88篇光子学报
  • 74篇中国激光
  • 66篇物理学报
  • 24篇仪器仪表学报
  • 23篇电子技术应用
  • 21篇光通信技术
  • 21篇半导体光电
  • 17篇科学通报
  • 17篇压电与声光
  • 16篇红外与毫米波...
  • 16篇半导体杂志
  • 15篇微电子学与计...
  • 15篇传感技术学报
  • 14篇激光与光电子...
  • 14篇实验室科学
  • 12篇系统工程与电...
  • 12篇量子电子学报

年份

  • 60篇2023
  • 62篇2022
  • 46篇2021
  • 61篇2020
  • 66篇2019
  • 49篇2018
  • 67篇2017
  • 57篇2016
  • 54篇2015
  • 44篇2014
  • 39篇2013
  • 19篇2012
  • 37篇2011
  • 42篇2010
  • 36篇2009
  • 53篇2008
  • 67篇2007
  • 80篇2006
  • 90篇2005
  • 80篇2004
2,0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适用于复杂环境的偏振成像技术
复杂探测环境(沙尘、烟雾、雾霾、水下、非均匀照度等)严重制约着光学成像探测的效果、识别能力和应用范围。偏振成像技术基于偏振信息的获取,可有效降低探测效果受环境的制约较大,对于复杂环境下的目标探测和识别具有独特优势。本文针...
胡浩丰翟宏琛刘铁根
用于手写体数字识别的视觉与神经网络混合算法被引量:7
2001年
本文提出了用于无约束手写体数字特征提取和识别的视觉与神经网络混合算法。为了提高不变性特征的稳定性及网络收敛速度 ,我们引入周期包函数来取代传统的 sigmoid激活函数 ,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该算法及激活函数能有效地提取手写体不变性特征 。
盛积德常胜江陈戍张延炘
关键词: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激活函数视觉手写体数字识别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侵入式电机故障检测方法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克服传统电机故障检测方法的准确率低、测量过程为侵入式、严重依赖先验知识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非侵入式电机故障检测方法。通过将电机与其他设备共同工作时的总电源信号作为检测样本,实现检测过程的非侵入式,并基于残差优化卷积网络结构进行神经网络训练,最终实现电机超载、单相短路及相间短路故障的非侵入式检测与分类。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使故障识别准确率达到96.79%,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并稳定地实现电机的非侵入式故障诊断。
刘琦昊许盛之许盛之赵二刚杨松泽赵二刚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电机故障诊断
飞秒激光直写诱导PMN-PT晶体表面LIPSS结构相变特性
2023年
本文提出一种由飞秒激光直写技术诱导的基于弛豫铁电体PMN-PT晶体的表面周期结构(LIPSS),通过不同激光参数的改变,实现了LIPSS结构周期从750 nm到3μm的变化。最后,通过升高温度探究了LIPSS结构的相变特性。对比基底的相变特性,飞秒激光诱导的LIPSS结构的居里温度有明显的降低,这一特性将会为基于PMN-PT晶体的温控调制器的制备提供新思路。
陈志翔杨全鑫刘洪亮
关键词:相变
基于连续蚁群算法融合的神经网络RFID信号分布模型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RFID反射信号强度分布模型.该方法仅依赖数据,实施简单.为克服传统BP算法对初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陷,引入一种连续的蚁群优化算法来确定多层神经网络的权值,该算法具有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效...
王晨陈增强
关键词:神经网络RFID技术
文献传递
基于参数提取的人眼注视方向的判别被引量:9
2001年
提出了用神经网络来判别人眼注视方向的方法。该方法从人的面部图像中提取出 10个基本参数 ,并进行不同的运算 ,得出能代表注视方向的特征参数。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对特征参数进行训练 ,并给出测试结果与分析。由于参数的提取和运算都采用基本的几何算法 ,神经网络的规模也很小 ,特征参数提取及判别过程速度快 ,判断结果准确率高 。
王勇袁景和常胜江张延炘
关键词:神经网络图像处理
基于压缩感知的加速前向后向匹配追踪算法被引量:5
2016年
前向后向匹配追踪(FBP)算法作为一个新颖的两阶段贪婪逼近算法,因为较高的重构精度和不需要稀疏度作为先验信息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FBP算法必须运行更多的时间才能得到更高的精度。鉴于此,该文提出加速前向后向匹配追踪(AFBP)算法。该算法利用每次迭代中候选支撑集的信息,实现对已删除原子的再次加入,以此减少算法迭代次数。通过不同非零项分布的稀疏信号和稀疏图像的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FBP算法,该文提出的方案在不降低重构精度的同时,大幅降低了算法运行时间。
王锋孙桂玲张健平何静飞
关键词:压缩感知贪婪算法
MQAM-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与残余载波频偏同步联合算法被引量:5
2011年
针对OFDM系统对频偏敏感及峰均比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用MQAM调制值的共轭码对残余载波频偏进行跟踪的方法,该共轭码同时可以降低系统峰均比.用频域MQAM数值的共轭来调制导频子载波以抵消相位,降低系统的峰值功率.同时利用这种共轭关系估计残余载波频偏引起的相位旋转,在时域或频域进行纠正.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这种共轭码可有效的跟踪频偏,又使系统具有更低的峰均比.
戈立军赵迎新傅民皓金宇昂张冀吴虹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峰均比载波频率偏差
高校理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天津市19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分析
2023年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对天津市19所高校在校理工科大学生和专业教师在专业课课程思政方面开展问卷调查,对收回的1947份电子问卷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全面统计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理工科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比例较低,95.96%的大学生认为参与课程思政的相关讨论对自身思政素质的提升有帮助,43.19%的专业课教师仍未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理工科课堂教学与“形势与政策”结合不够紧密,以及理工科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存在多方面的困难与问题。文章从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培训制度及“互联网+”交流平台、鼓励与思政理论教师合作教学教研、加强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及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利用好“形势与政策”资源和构建理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共同体六个方面给出了对策与建议。
刘会刚孙桂玲刘一博
光纤布拉格光栅横向应变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7
2004年
根据耦合模理论,对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横向应变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光纤布拉格光栅在平面应变和应力情况下进行了模拟分析:对于平面应变情况,一个谐振峰向波长增大的方向移动,而另一个谐振峰向波长减小的方向轻微移动;对于平面应力情况,两个谐振峰都向波长增大的方向移动。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该实验结果表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横向应变情况介于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之间,而且更接近平面应力情况。根据理论分析,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对波长漂移的贡献不一样,从而使三维应变测量成为可能。
涂勤昌张伟刚孙磊董孝义
关键词:光电子学光纤传感光纤布拉格光栅平面应力
共20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