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系

作品数:49 被引量:247H指数:8
相关作者:孙英学咸云尚陆海凌王益萍孙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13篇建筑科学
  • 11篇水利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地下水
  • 5篇地质
  • 5篇水-岩作用
  • 4篇地基
  • 4篇地质学
  • 4篇数学模型
  • 4篇数值模拟
  • 4篇滩水电站
  • 4篇膨胀土
  • 4篇防渗
  • 4篇白鹤滩水电站
  • 4篇值模拟
  • 3篇多传感器
  • 3篇深基坑
  • 3篇数据融合
  • 3篇无侧限抗压
  • 3篇无侧限抗压强...
  • 3篇基坑
  • 3篇建筑场
  • 3篇建筑场地

机构

  • 48篇河海大学
  • 4篇陕西电力科学...
  • 4篇中国水电工程...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3篇东北电力设计...
  • 2篇南京工程学院
  • 2篇贵阳勘测设计...
  • 2篇天荒坪抽水蓄...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湖南省水利水...
  • 1篇苏州市城市建...
  • 1篇中船勘察设计...
  • 1篇桐乡市水利勘...

作者

  • 16篇宋汉周
  • 11篇彭鹏
  • 7篇吴志伟
  • 6篇刘建刚
  • 6篇王建平
  • 4篇郭张军
  • 4篇孙树林
  • 4篇拾峰
  • 4篇陆海凌
  • 3篇霍吉祥
  • 3篇蒋甫玉
  • 3篇杨凤根
  • 2篇孟令顺
  • 2篇张凤旭
  • 2篇董育烦
  • 2篇高正夏
  • 2篇徐奋强
  • 2篇张德恒
  • 2篇郑克勋
  • 2篇高丽坤

传媒

  • 12篇勘察科学技术
  • 5篇岩土力学
  • 3篇工程地质计算...
  • 3篇中国地质教育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物探与化探
  • 2篇贵州水力发电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建井技术
  • 1篇土工基础
  • 1篇地下水
  • 1篇大坝与安全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水电自动化与...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0篇2010
  • 21篇2009
  • 9篇2008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数据融合理论的某坝段地下水宏观动态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在证明了采用误差均方差最小意义下,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效果优于利用任一单个传感器进行估计的效果,采用决策级融合方法,将其应用于某坝9坝段地下水宏观动态分析。经分析知:该坝段在2003~2004年为地下水宏观动态的相对突变时期,自2004年以后,坝基地下水宏观动态与库水之间的相关程度又趋于相对的稳定时期,表明该坝段坝基帷幕体的防渗性能至少出现了局部的衰减、且具有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就分析时段而言,2003~2004年间为帷幕体防渗性能明显衰减时期,而2004年以后为其相对稳定时期。
彭鹏宋汉周郭张军
关键词:数据融合
浅层地温场中热对流数值模拟被引量:16
2010年
温度示踪的研究区域大多在地表浅层,浅层地温场主要受气象和水文影响。气温波动可用傅立叶级数精确表示,由此建立了在表层气温和垂向水流共同影响下的浅层地温场瞬态分析模型,用Laplace变换的方法得到其解析解,并用有限元模拟了垂向水流对浅层地温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浅层地温有季节波动,在地下水补给区,气温波动振幅衰减速率明显减缓,表现为表层气温波动可以影响到更深的深度;在排泄区,温度波振幅衰减很快。另外,还模拟了水平集中渗漏带附近的瞬态温度场,发现由于热对流的传热能力远大于热传导,强渗漏带温度迅速与补给源温度相一致,温深剖面出现异常,温度异常带形成后,继而通过热传导改变较大范围内地质体热量分布。离低温补给源越近,地质体降温越快,温度改变越多;反之则越慢,温度改变越少。因此,由温深剖面的温度异常,可精确探查渗漏带位置。
吴志伟宋汉周
关键词:热对流傅立叶级数
含油气球冠模型三维重力归一化总梯度场特征
2010年
重力归一化总梯度的三维计算中,将圆滑滤波因子分别引入向下延拓和导数换算响应因子中,推导了其计算公式及数值实现过程,同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对含油气球冠模型的三维归一化总梯度场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含油气球冠模型来说,不同于均匀球冠模型在各个深度的切平面等值线图中表现出单峰异常的特征,其三维归一化总梯度场的特征表现为:无论在过中心剖面的等值线图还是在某个深度的切片图中,只有当截止频率取值适当时才可以表现出"两高夹一低"的典型储油气藏标志特征,若取值不当,其表现出来的特征与均匀球冠模型相似。此外,归一化总梯度场等值线图中出现"两高夹一低"的位置,往往是含油气球冠所在位置和深度。
高丽坤蒋甫玉张凤旭李颜贵孟令顺
关键词:等值线图
从基础地质学教学入手培养大学新生学地质的兴趣被引量:22
2009年
本文从基础地质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出发对如何培养大学新生学地质的兴趣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笔者认为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切实地掌握地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和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能力也是基础地质实习的重要任务。
杨凤根骆祖江候玉宾
关键词:基础地质学野外地质实习地质思维
秸秆灰渣——大理石灰改良膨胀土试验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秸秆灰渣及大理石灰作为添加剂,进行室内改良膨胀土试验,研究改良后的胀缩特性及强度特征.秸秆灰渣含量为0%、5%、10%、15%、20%,根据直剪、无侧限抗压强度特征得到秸秆灰渣的最佳含量10%;在秸秆灰渣最佳含量的基础上继续添加大理石灰,大理石灰含量为10%、15%、20%.在试验过程中综合考虑法向应力、固废物含量对膨胀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总结出膨胀土改良后的抗剪强度、粘聚力显著提高;秸秆灰渣、大理石灰和素土的最佳质量配比为10:15:75.同时进行了自由膨胀率试验、膨胀量试验、膨胀力试验和强度耐久性试验.研究中涉及的所有配比及含量均为质量分数.
张德恒孙树林徐奋强王成刘文亮程亚男
关键词:膨胀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自由膨胀率膨胀量
流变软土路基最终沉降预测模型与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软土路基实测的沉降数据,通过对S-lgt坐标系内次固结段进行研究,提出了采用非线性对数曲线模型对流变软土路基的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并通过位移反分析结合数学优化方法得到模型参数。该模型能避免Asaoka法要采用高阶微分方程才能考虑次固结沉降造成预测结果偏小、三点法存在试算结果取值困难的缺点,并且能给出最终沉降和不同时刻的工后沉降量。通过工程实例试算表明其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在流变软土路基的次固结沉降研究和工程实际应用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高正夏孙迅
关键词:软土沉降预测工后沉降
膨胀土-胶粉(ESR)强度特性室内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膨胀土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性黏土,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所引起的灾害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膨胀土灾害潜在的影响,笔者进行一系列用废弃轮胎胶粉改良膨胀土的探索。主要是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膨胀土及膨胀土-胶粉(expansive soil-rubber,简称ESR)强度特性,进一步分析胶粉含量、含水率等因素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总结出胶粉改良膨胀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最佳含量为20%,同时证明了废弃轮胎胶粉改良膨胀土具有良好的效果,从而为膨胀土改良开拓一个新的方法。
魏永耀孙树林郑华章
关键词:膨胀土ESR无侧限抗压强度
反映坝基帷幕体防渗时效的多场耦合数值模拟被引量:9
2011年
坝基的渗流动态,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坝基帷幕体的完好程度和止水效果,但是由于地下水长期存在的物理–化学作用,造成帷幕体防渗性能的衰减。为了能够再现坝基帷幕体防渗性能衰减的过程,依据渗流水力学以及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反映帷幕体防渗时效的多场耦合作用模型。该模型由渗流模块、溶质迁移模块、地球化学模块及帷幕体侵蚀模块构成,并采用FEM数值法求解。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帷幕体的防渗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弱化,此主要源自帷幕体中Ca(OH)2一类可溶性物质的溶失。在整个模拟时段,帷幕体中的钙质始终处于溶解状态,其不同部位发生溶蚀的强度也不相同,帷幕体底部的溶蚀量要高于其上部的溶蚀量;靠近坝基上游侧的帷幕的溶蚀量要高于下游侧的溶蚀量。钙离子迁移主要由于水动力条件和弥散作用共同引起的,且坝基各点的钙离子浓度随时间呈非线性变化。
彭鹏单治钢宋汉周董育烦
关键词:多场耦合
基于化学热力学的饱和指数模型求解方法的改进被引量:5
2009年
饱和指数SI是反映水环境中矿物溶解/沉淀状态的重要参数,而水溶液中络合物的存在对SI值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正确计算络合物的含量,可提高水-岩作用SI模型的计算精度。依据化学热力学的基本理论,作者扩展了活度系数计算方程、优化了阀值的选取、并改进了输出结果。结合某工程实例,与传统算法做了比较,证明该模型的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计算精度,结果亦与实际情况更相符。
彭鹏宋汉周吴志伟
关键词:络合物水-岩作用
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和高应变动力检测对比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过程与桩在工作状态下的受力过程基本一致,是传统而可靠的承载力检测方法,该方法是确定工程桩承载力最直观、最准确可靠的方法,缺点是费时费钱,抽检率不高;高应变动力检测是建立在一维波动理论基础上的承载力检测新方法,其特点是费用低、快速、轻便,但技术难度较大且存在多解性。目前的桩基检测通常采用静荷载试验法和高应变动测试验法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进行检验,并以前者作为后者试验结果的对比标准,文中通过对摩擦桩动静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动测法承载力的精度,并讨论导致两者差异的因素。
陈常春姚国华黄振华
关键词: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高应变动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