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化学系

作品数:232 被引量:1,150H指数:18
相关作者:张永策王新葵宿艳任玉杰刘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8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7篇理学
  • 53篇化学工程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文化科学
  • 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医药卫生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6篇催化
  • 21篇教学
  • 17篇催化剂
  • 15篇分子
  • 12篇虚拟实验
  • 12篇离子
  • 12篇缓蚀
  • 11篇虚拟实验室
  • 11篇色谱
  • 11篇晶体
  • 10篇课程
  • 10篇光谱
  • 9篇溶剂
  • 9篇热合成
  • 9篇硫酸
  • 8篇丁烯
  • 8篇溶剂热
  • 7篇溶剂热合成
  • 7篇齐聚反应
  • 6篇氧化锆

机构

  • 228篇大连理工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大连大学
  • 5篇吉林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 3篇平顶山学院
  • 2篇北海道大学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2篇平顶山工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华中理工大学
  • 2篇江苏石油化工...
  • 2篇辽宁警官高等...
  • 2篇沈阳化工厂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大连铁道学院
  • 1篇抚顺石油化工...
  • 1篇大连轻工业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29篇孟长功
  • 24篇刘志广
  • 18篇蔡天锡
  • 16篇王慧龙
  • 15篇纪敏
  • 14篇刘新
  • 14篇王旭珍
  • 11篇王新平
  • 11篇贾翠英
  • 10篇辛剑
  • 10篇徐柏庆
  • 10篇安永林
  • 10篇马伟
  • 9篇郭慧敏
  • 9篇张永策
  • 9篇田福平
  • 9篇王刃
  • 8篇白音孟和
  • 8篇程国斌
  • 8篇任玉杰

传媒

  • 14篇化工高等教育
  • 13篇计算机与应用...
  • 10篇大连理工大学...
  • 9篇Chines...
  • 9篇石油化工
  • 8篇高等学校化学...
  • 6篇物理化学学报
  • 6篇石油学报(石...
  • 5篇化学通报
  • 5篇化学学报
  • 5篇大学化学
  • 4篇分子催化
  • 4篇应用化学
  • 4篇染料工业
  • 4篇计算机工程与...
  • 4篇首届大学化学...
  • 3篇无机材料学报
  • 3篇材料导报
  • 3篇农药
  • 3篇大连轻工业学...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1
  • 21篇2010
  • 16篇2009
  • 15篇2008
  • 15篇2007
  • 22篇2006
  • 16篇2005
  • 21篇2004
  • 15篇2003
  • 4篇2002
  • 7篇2001
  • 1篇2000
  • 6篇1998
  • 6篇1997
  • 10篇1996
2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革新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被引量:4
2021年
详细介绍了为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我校应用化学(理科)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实施“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体验“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主动学习而采取的具体举措和思考。
郭慧敏吴硕
关键词:教学设计分析化学拔尖创新人才
表面氧化及离子注氮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03年
 采用电化学测试的方法,研究了表面氧化以及表面氧化 离子注氮两种表面改性方式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在人体生理模拟液(Hank′s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腐蚀电位和极化曲线的测量结果表明表面氧化 离子注氮的方法使NiTi合金材料的腐蚀电位正移,维钝电流密度下降,钝化电位区间扩大,合金表面耐蚀性明显提高。尤其是NiTi合金在进行氮离子注入后,测得击穿电位显著上升,增强了表面膜的抗局部腐蚀能力,因而表面氧化 离子注氮的改性方法可使材料的耐蚀性达到最佳。通过XPS的分析发现,离子注氮后合金表面形成氮化钛相以及富含羟基的化学效应,使NiTi基体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提高。
华英杰王崇太孟长功杨大智
关键词:NITI形状记忆合金耐蚀性
钠型方沸石与Cd^(2+)的离子交换平衡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在静态条件下,测定了钠型方沸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计算了不同温度、不同初始Cd2+质量浓度下达到离子交换平衡时的Cd2+质量浓度和交换度,并绘制了不同温度下的离子交换等温线;对钠型方沸石与Cd2+的离子交换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选择性校正系数和交换平衡常数,导出了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反应标准摩尔焓变(ΔrHm),反应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和反应标准摩尔熵变(ΔrSm)。研究结果表明,钠型方沸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为0.625mmol/g;达到离子交换平衡时,钠型方沸石对Cd2+的最大交换度为0.669;ΔrH m为93.100kJ/mol,该离子交换反应为吸热反应;ΔrSm>0,该离子交换反应属于熵增的反应;温度越高,ΔG越小,说明升高温度有利于钠型方沸石与Cd2+的离子交换。
谷白云孟长功辛钢
关键词:镉离子热力学
高温煤气中羰基硫的加氢脱除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综述了加氢转化法脱除高温煤气中COS的研究现状,从加氢转化催化剂镍、钴、钼系,具有转化和吸收双功能的脱硫剂(钙系、锌系、铁系、锰系、复合金属氧化物)以及改性活性炭基催化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脱硫反应条件控制和现存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改进措施。
张海鹰王旭珍郑军赵宗彬
关键词:加氢脱硫高温煤气
开放式网络离子色谱虚拟仪器及实验室的构建被引量:7
2007年
在离子色谱分析过程的理论研究及实验的基础上,采用Flash 8.0和ActionScript 2.0编程技术,构建开放式网络离子色谱虚拟实验室。以水中常见阴离子为考查对象,根据保留值与淋洗液浓度及流速的关系,构建不同色谱分析条件下,保留参数的预测模型,并利用Flash组件技术,构建与虚拟实验配套的虚拟离子色谱工作站。
刘志广刘素花杨二霞
关键词:虚拟实验室虚拟仪器离子色谱FLASH工作站
蜂窝状碳负载铁基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ORR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单原子催化剂(SACs)以近100%的原子利用率以及优秀的催化活性等,在促进多相催化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金属原子在高温下易烧结,SACs的合成仍然具有挑战性。本研究利用熔融盐(MS)提供的强极性环境,制备了以氮掺杂碳为载体的铁基单原子催化剂(Fe SA-NC)。结果表明,Fe SA-NC显示出蜂窝状的多孔形貌,比表面积高达2072 m^(2)·g_(–1),其中Fe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57%。通过球差电镜直接观察到了孤立存在的Fe单原子,并通过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分析确定Fe单原子以Fe-N4配位体形式分散在碳基材料上。Fe SA-NC催化剂在0.1 mol/L KOH溶液中半波电位为0.85 V,极限电流密度为5.79 mA·cm^(–2),优于商业Pt/C催化剂。Fe SA-NC催化剂不仅对ORR四电子途径显示出高选择性(H2O2产率<2%,转移电子数为3.9),同时表现出优秀的抗甲醇性能。
刘自若刘炜郝策胡金文史彦涛
关键词:氧还原反应
新型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阻垢性能研究
合成了一系列取代基咪唑啉衍生物,通过复配筛选得到新型咪唑啉缓蚀剂阻垢剂XW。利用电化学和静态失重及阻垢实验评价了WL在油田污水中的缓蚀阻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具有很好的缓蚀及阻垢性能,并且成本低廉,适合金属在油田...
刘瑞斌辛剑王慧龙
关键词:咪唑啉缓蚀阻垢油田污水
文献传递
NH_4^+型斜发沸石吸附钾离子被引量:4
2005年
研究了NH4+型斜发沸石对盐水中钾离子的吸附行为,考察了竞争阳离子等对铵型斜发沸石吸附钾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NH4+型斜发沸石对钾离子具有较强的选择吸附性与较大的饱和吸附容量,受钾离子初始浓度的影响,NH4+型斜发沸石吸附钾离子的行为在沸石相K+平衡分数YK+为0.5时发生较大转折。竞争阳离子的存在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铵型斜发沸石对钾离子的吸附,特别是钾离子与钠离子的相对比例直接影响NH4+型斜发沸石对混合液中钾离子的选择交换能力。
程国斌韩梅王刃马伟
铁系催化剂上乙苯与CO_2氧化脱氢反应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三种含Mg,Fe和Al量相同的Fe2O3-MgO/γ-Al2O3,Fe2O3/MgAl2O4和MgFe0.1Al1.9O4催化剂,在580°C考察了它们催化乙苯与CO2氧化脱氢反应性能,并采用X射线衍射,表面元素分析,H2-程序升温还原和CO2-程序升温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体相及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方法影响Fe物种的存在形态,进而影响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采用浸渍法制备的Fe2O3/MgAl2O4催化剂含有高度分散的Fe2O3活性物种,该物种具有较好的初活性,但是稳定性较差;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gFe0.1Al1.9O4催化剂中,Fe物种主要以同晶取代的形式存在于尖晶石骨架中,因而具有较高的乙苯与CO2氧化脱氢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陈桂丽陈鑫王新葵贺民纪敏蔡天锡
关键词:乙苯二氧化碳氧化脱氢苯乙烯
钴(Ⅲ)铁(Ⅱ)氰桥配合物的分子光谱研究
钴(Ⅲ)铁(Ⅱ)氰析配合物-[LbCo-NC-Fe(CN)]是一类异核混合价配合物。它们的电子光谱与其组成单元-CoLbL和[Fe(CN)(?)]的电子光谱有明显的不同。此外,在钴(Ⅲ)铁(Ⅱ)氰析配合物的分子中,成桥的...
马登勇刘晶莹刘淑惠
文献传递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