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语系
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语系
- 作品数:47 被引量:134H指数:6
- 相关作者:孔晓静许明欣刘洁林丽珠章敏更多>>
- 相关机构: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莆田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自述语篇中的学术身份建构
- 2012年
- 尝试以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调查分析了自述语篇中态度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分布特征。旨在说明作者如何通过态度资源体现人际互动取向和构建学术身份,以期为中国学生学习撰写自述文书以及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 林美珍
- 关键词:态度资源
- 不同输入方式对附带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0年
- 本文以词汇测试为手段,着重调查输入方式和学习任务这两个因素在促成词汇附带习得与保持效果的差异状况。调查结果表明:1)无论何种输入方式,受试者均能附带习得词汇。2)文字、声音、图像相结合的输入方式最有利于词汇的习得与保持,其次是文字输入,再次是声音输入,而文字与声音相结合的输入方式效果最差。3)无论何种输入方式,改写任务所产生的词汇附带习得与保持效果均优于选择任务。作者用"输入假设"、"双码理论"、"多媒体学习生成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投入量假设"等来解释了这些现象。
- 连秀萍黄鹢飞
- 关键词:词汇附带习得
-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研究:“英美派”与“法国派”类别划分的局限性被引量:1
- 2010年
- 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的不同和第一手研究资料的缺乏,国内学者对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介绍与援用存在一些谬误偏差,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建设与实践。例如,迄今为止,在评述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概况时,"英美女性主义批评"与"法国女性主义批评"仍然频繁地被作为相对的理论派别来讨论。本文通过分析"英美派"与"法国派"提出的文本背景及其局限性指出:"英美派"与"法国派"作为相对的范畴划分是在其特有的文本背景下产生的,既不能体现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历史也不能作为理清它纷繁复杂的现状的有效归类,不能作为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类别划分的依据。
- 孔晓静
- 关键词: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英美派
- 论埃涅阿斯的英雄主义
- 2007年
- 史诗《埃涅阿斯纪》既体现了屋大维时期所提倡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又充满着诗人维吉尔疑虑不安的忧郁情调。主人公埃涅阿斯的英雄主义不仅表现为建功立业的民族主义精神,而且反映了他悲天悯人的宽厚胸怀。
- 陈研
- 关键词:英雄主义民族主义悲天悯人
-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英汉习语的翻译被引量:4
- 2008年
- 英汉习语的翻译可以从文化差异角度进行研究,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主要根源在于文化。中英两国因地理环境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形成文化差异。英汉习语在其表达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两个民族各不相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习语的翻译。
- 郑声衡
-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翻译
- 论《伙计》中的负罪、牺牲、救赎被引量:2
- 2007年
- 小说《伙计》中的主人公弗兰克在犹太人莫里斯一家的感召下实现了道德上的重生,由一个罪犯变成一个犹太人。本文试图从自我和外界的关系入手探究生命中的负罪、牺牲、救赎问题。
- 陈研
- 关键词:负罪牺牲救赎
- 意蕴深邃 回味无穷——试论麦尔维尔的生态意识
- 2004年
- 本文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对麦尔维尔的《白鲸》作了新的解读。并指出,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是麦尔维尔在《白鲸》中流露出的另一层深刻意义,这部作品是麦尔维尔对其所处时代的人类与自然关系状况的深刻反映,它所涉及的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探索等对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张艳
- 关键词:《白鲸》文学主题麦尔维尔
- 过程写作教学法初探被引量:3
- 2005年
- 探讨了成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对英语写作的理解以及如何培养开发写作能力的问题。详细介绍了过程写作法的理论依据、基本教学模式,点明其优势以及部分引入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 姚静
- 关键词:成果写作法过程写作法教学模式教学建议
- 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测试:问题与改进
- 作为检测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四六级考试自开展以来也遭遇了种种批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考试本身...
- 郭秋秀
- 关键词:写作测试
- 文献传递
- 从文化交流角度研究注释法在翻译中的使用场合
- 本文从文化交流角度探讨注释法在翻译中的十大使用场合:为专用名词提供附加的文化信息,保留原语的形象表示法,处理译语中的文化空缺现象,解释不同的风俗习惯,对文字游戏提供文化信息,为典故提供文化信息,解释文化信息过载的译语句子...
- 郑声滔郑声衡
- 关键词:注释法文化交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