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
- 作品数:89 被引量:598H指数:14
- 相关作者:马斌孙凌云赵华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可能性和限度被引量:7
- 2011年
- 上合组织不仅在发展上有广阔的可能性,同时也存在发展的限度。对可能性和限度的客观认识是有效地发展上合组织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此为视角,从五个方面对上合组织的可能性和限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看法。这五个方面分别是政治地理空间、成员扩大、政治合作、安全合作和经济合作。
- 赵华胜
- “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地区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体系重构被引量:2
- 2018年
- 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欧亚地区发展面临的重大障碍。后冷战时期的欧亚地区存在两种相互竞争的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以俄罗斯为主导的'霸权供给'和以跨大西洋集团为主导的'集体供给'。两种模式因受欧亚地缘战略竞争因素制约无法实现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从而在解决欧亚国家发展诉求过程中作为有限。'一带一路'倡议的强经济性、弱地缘竞争性使它有可能在欧亚地区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主要通过'1+N'、'2+N'模式向欧亚地区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中国与欧亚地区国家共建'一带一路',能对欧亚地区的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形成有益补充,增加发展型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但不会从根本上重构该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 马斌王润琦
- 关键词:区域性公共产品中国外交
- 中俄美在中亚的存在:上升和下降被引量:11
- 2015年
- 以阿富汗战争的开始和结束为标志,中俄美在中亚的战略存在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存在从高峰滑向低谷,而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存在不断上升。文章选取军事安全、经济和能源、人文联系和国家形象三个角度,分析上述三国在三个领域各自的状态和变化,并对它们的优势和弱点进行比较。
- 赵华胜
- “中国西北周边局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挑战与进展”研讨会综述
- 2016年
- 2016年10月16日,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西北周边局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挑战与进展”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1楼会议室召开。
- 马斌
-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局势北周
- 从杜马选举看俄罗斯政局
- 2012年
- 2011年12月初,俄罗斯举行了国家杜马的换届选举。选举结束后,俄罗斯国内接连爆发了数次游行示威活动。在俄罗斯国内抗议活动方兴未艾之际,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还发生了一系列外交纠纷。此次因杜马选举引发的俄罗斯政治乱局一时间迅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 马斌
- 关键词:俄罗斯政治杜马选举换届选举国家杜马游行示威抗议活动
-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俄合作与风险防范的深入思考被引量:6
- 2015年
- 中国与俄罗斯在各方面合作取得丰富成果的同时,客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中俄合作的特点是依靠政府推动实施,政策性特征明显。同时,俄罗斯对中国仍然存在防范心理,两国战略互信有待提到更高水平。中国学界对于两国合作中的风险防控关注并不多,导致一些利益冲突被忽视,对等原则无法贯彻,引起一些较为被动的情况。未来,中国需要提高出口产品质量,高度重视合作中的安全问题。
- 韩克敌王志远
- 关键词:中俄关系中俄经济合作
- 战略边缘?俄罗斯东北地区政策逻辑及其困境
- 2023年
- 俄罗斯是东北亚地区大国。但无论是在以贸易、投资为代表的经济领域,还是在以军事为代表的安全领域,俄罗斯与其他东北亚国家的互动都较为有限,以至于在东北亚地区成为相对“边缘”的国家。不过,位居“边缘”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不关注、不参与东北亚地区事务,更不意味着俄罗斯对东北亚国家和地区事务无足轻重。以2012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建立远东发展部为标志的俄罗斯新一轮“转向东方”政策实践,提升了俄罗斯对东北亚经济、政治、安全等事务的参与度。俄罗斯之所以推出更加积极的东北亚地区政策,主要是因为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及乌克兰危机爆发促使它产生了这一战略诉求,而地区热点频发则为俄罗斯“转向东方”提供了现实抓手。通过实施“转向东方”政策,俄罗斯不仅为其东北亚地区政策增添了新内容,而且为它在东北亚地区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提供了新保障。然而,俄罗斯在实施以“转向东方”为基调的东北亚政策时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其中,最关键的是俄罗斯东西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带来的制约。东西部失衡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一方面要求俄罗斯的内政外交资源必须优先投向独联体和欧洲大西洋等主要方向,另一方面又使俄罗斯在谋划和实施东北亚政策时受到远东地区孱弱的社会经济状况的掣肘。
- 张竹莉马斌
- 关键词:俄罗斯外交经济一体化地缘政治经济
- 中国中亚多边外交的限度——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
- <正>中国外交政策框架包括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与多边外交四个层次,而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外交关系纵贯了这四个层次:中亚是中国大国外交的场所、周边外交的对象、发展中国家外交的重点、多边外交的舞台。在这一多层次重叠...
- 马斌
- 文献传递
-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注点及切入点被引量:54
- 2014年
- 文本对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的问题作了探讨,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它与中国中亚政策的关系,它与"西进战略"的关系,以及它的目标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实施。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有关键作用。文本从实施方式、合作模式、重点国家、地区间合作、标志性项目、主题活动等方面,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的切入点。中亚国家和俄罗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处理好与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的关系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政治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关系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两者在政治上没有问题,但在功能上有重合,需在实践上作出调整。
- 赵华胜
- 关键词:区域经济中俄关系向西开放上海合作组织
- 俄罗斯在国际能源战略格局变化中的地位及中俄能源合作被引量:18
- 2018年
- 2014年6月后,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由每桶100多美元跌至50多美元,最低甚至跌破每桶30美元。201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不断攀升,2018年1月26日美国西得克萨斯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65.53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0.38美元,创下近三年国际油价的新高。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轮国际油价的回升与俄罗斯同沙特阿拉伯等欧佩克国家和非欧佩克产油国订立的减产协议有关。众所周知,国际油价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石油的供给与需求、世界经济的景气状况、美元指数走势、投资基金行为和地缘政治等都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俄罗斯作为世界重要产油国,在"页岩革命"和国际能源格局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其在国际石油供给中处于何种地位?在国际油价形成中具有怎样的话语权?主要石油生产国之间将存在怎样的合作与博弈?此轮回升是否意味着低油价时代暂时告一段落?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国内外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并对中国未来能源安全战略及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
- 冯玉军庞昌伟庞昌伟许勤华农雪梅孙永祥农雪梅孙永祥王永中刘旭高晓慧周延丽富景筠高晓慧徐洪峰富景筠
- 关键词:国际油价新能源中俄能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