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 作品数:119 被引量:1,531H指数:14
- 相关作者:班建武李乃涛牛国卫彭波张英英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香港中学生的公民素养变迁1999-2009——基于对IEA两次国际公民素养研究项目的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变动社会的全球背景,香港中学生的公民素养现状如何?与十年前相比,香港中学生的公民素养有何变化?香港中学生参与公共和政治生活的兴趣和倾向程度如何?哪些因素与此有关?在回归祖国、全球化等背景下,香港中学生的身份认同有何变化?对比IEA两次国际公民素养研究项目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香港中学生在公民知识、公民参与及身份认同方面的表现优异。面对全球化的冲击,香港中学生形成多重身份认同。学校教育在学生身份认同及价值倾向的型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刘争先
- 关键词:中学生公民素养
- 中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5
- 2013年
- 调查发现,中学生在国民身份认同上呈现出高情感认同与相对低的理智评价的矛盾性,随着年龄增长与国民身份认同感略有降低的矛盾性;在政治认同上体现出积极样态,但是存在政治权利和承担义务上不匹配的矛盾性;在文化认同上体现出既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有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接纳,还有对当代流行文化的包容的的多元性。加强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需要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培植中学生的民族与国家责任意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强化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的主流文化认同教育。
- 曾水兵班建武张志华
- 关键词:中学生国家认同
- 德育的审美化改造
- 2014年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将这一要求回归到今天的德育教学,如何使具体的德育实践富有美学意蕴,使学生形成审美人格,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就成为今天必须考虑的德育课题。
- 胡君进
- 关键词:德育工作者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审美人格德育活动美学意蕴
- 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
- 2010年
- 公民教育的历史必然性
1.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
现代社会在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同时,必须实现社会制度的民主化和与之相应的社会主体由“臣民人格”向“公民人格”的转型。由于现代人的形成与现代社会制度的建立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显然,没有人的转型的成功,制度的转型就可能由于缺乏基本条件的支持而最终落空;而没有合适的公民教育安排,当然就不可能有人之现代转型的顺利实明。
- 檀传宝
- 关键词:公民教育社会转型教育意义市场经济转型公民人格自然经济
- 经典教育融入学校理想人格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途径被引量:4
- 2012年
- 以"杜甫很忙"事件为切入点,指出理想人格教育是当前学校德育迫切需求,而经典教育在达成这一目标上责无旁贷。建议在途径上做好当代衔接,由理解到超越,以求更好地发挥经典教育在理想人格对现实人格的提升和重构上的功效。
- 陈苗苗
- 关键词:经典教育理想人格德育
- 论“教育现代化”观念的终结被引量:4
- 2017年
- "教育现代化"观念主要由两种构成性想象所型塑。一是作为一种朝着共同理想前进的社会改革方案而被人们所接受,二是作为一种带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人类历史进程而被人们所信仰。这两种构成性想象将会形成两种牵引力量:一是传统社会教育必须实现向现代社会教育的转化,二是落后国家教育必须实现向发达国家教育的转化。而"教育现代化"这一观念的构成性想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牵引力量容易营造出一种充满虚无主义色彩的进步神话,进而可能会消解传统教育形态的历史合理性和破坏落后国家教育事业的实践逻辑和运行规律。鉴于这些潜在的危害,"教育现代化"观念自身的理论合理性理应受到必要的批判和反思。而对于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而言,作为一种支配教育改革的"教育现代化"观念在某种程度上需要被终结。
- 胡君进
-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
- 论民国时期公民科教科书叙事的非阐释性——基于《模范公民》课本的分析
- 2016年
- 公民教科书叙事是道德叙事的一种,而道德叙事则是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存在方式。通过对民国时期教科书《模范公民》的结构和内容的分析,发现叙事占有内容的很大一部分,从故事图、故事和其它叙事方式(包括告示、规则、歌曲、书信、选举表等)的分析可以发现,教科书的叙事具有非阐释性这一特点。处理好阐释与叙事之间的限度,是一个好的叙事必须要考虑的。而好的叙事,处理好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关系,价值规范才能以故事为依托,深入人心。
- 彭波
- 关键词:叙事
- 论新时代师德建设的逻辑转型被引量:7
- 2022年
- 加强师德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与根本保障,也是增进教师幸福、学生幸福的重要途径。在物质丰裕的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的优势需要正由最基础的物质需要向更高级的精神需要转变,这一深刻的时代变化意味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逻辑也必须实现从“饥饿逻辑”向“小康逻辑”的转换。相应地,师德建设的逻辑也就需要实现从“外驱逻辑”向“内驱逻辑”的转变。师德建设应当顺应教师群体优势需要的变化趋势,健全公平正义的师德建设机制,构建人文关怀的师德建设文化,增强促进自我修养的师德建设自觉。
- 檀传宝姚尧
- 关键词:师德建设
- 提升师德修养的前提在于认同教育根本任务被引量:6
- 2018年
- 201 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并指明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第一标准的师德师风.
- 班建武
- 关键词:师德修养师德师风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建设
- 从现代公民社会理论看公民教育的构成被引量:9
- 2005年
- 公民教育是建立健全公民社会的奠基工程,对公民社会理想形态、内在关系、运转方式的构想规定着公民教育的框架和构成。公民教育必须从其社会定位、存在使命、核心内容三方面着眼,科学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发展方向和实现手段。
- 李红亚龙宝新
- 关键词:公民社会理论公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