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种陶瓷研究所

作品数:230 被引量:451H指数:10
相关作者:王文孟庆昌张太全陈磊崔磊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8篇会议论文
  • 9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96篇化学工程
  • 71篇一般工业技术
  • 4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6篇理学
  • 10篇医药卫生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电气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1篇陶瓷
  • 43篇复合材料
  • 43篇复合材
  • 40篇力学性能
  • 40篇力学性
  • 33篇合金
  • 19篇微弧氧化
  • 19篇复合陶瓷
  • 17篇热压
  • 16篇涂层
  • 15篇热压烧结
  • 15篇纳米
  • 14篇BN
  • 12篇热震
  • 11篇性能研究
  • 10篇热震性
  • 9篇热震性能
  • 9篇显微组织
  • 9篇抗热震
  • 9篇机械合金化

机构

  • 230篇哈尔滨工业大...
  • 7篇哈尔滨理工大...
  • 6篇哈尔滨工程大...
  • 6篇上海工程技术...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航天材料及工...
  • 2篇黑龙江科技大...
  • 2篇北京星航机电...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东华大学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江西陶瓷工艺...
  • 1篇南京玻璃纤维...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26篇贾德昌
  • 112篇周玉
  • 53篇杨治华
  • 34篇王玉金
  • 31篇段小明
  • 31篇王亚明
  • 25篇欧阳家虎
  • 15篇何培刚
  • 15篇李保强
  • 14篇孟庆昌
  • 13篇陈磊
  • 12篇林铁松
  • 11篇郭立新
  • 10篇王文
  • 8篇张有凤
  • 7篇叶枫
  • 7篇蔡德龙
  • 7篇王美荣
  • 6篇田卓
  • 6篇雷廷权

传媒

  • 11篇第十八届全国...
  • 9篇材料科学与工...
  • 9篇材料热处理学...
  • 9篇第十三届全国...
  • 8篇稀有金属材料...
  • 8篇硅酸盐学报
  • 6篇第十九届全国...
  • 5篇硅酸盐通报
  • 5篇无机材料学报
  • 5篇人工晶体学报
  • 3篇现代技术陶瓷
  • 3篇第十次全国热...
  • 3篇第十六届全国...
  • 2篇陶瓷学报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材料保护
  • 2篇表面技术
  • 2篇材料导报
  • 2篇材料工程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13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2篇2017
  • 17篇2016
  • 9篇2015
  • 13篇2014
  • 2篇2013
  • 18篇2012
  • 15篇2011
  • 21篇2010
  • 30篇2009
  • 22篇2008
  • 12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6篇2004
2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续单向碳纤维强韧铝硅酸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力学性能
<正>本文通过超声辅助-料浆浸渍工艺制备了单向碳纤维强韧不同硅铝比铝硅酸盐聚合物(Si/Al=2、2.5、3、3.5和4)复合材料,研究了分散剂含量、溶剂含量、制备温度对聚合物料浆流变学行为的影响,讨论了硅铝比对复合材料...
何培刚贾德昌王美荣
文献传递
二茂铁与氯化铵用量对气压法制备炭空心球直径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了二茂铁和氯化铵的用量对气压法制备炭空心球直径的影响。炭空心球的形貌与直径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表征。实验发现:炭空心球的直径主要分布在1μm~10μm,形貌基本一致。在二茂铁与氯化铵质量比一定时,炭空心球的直径随着原料总量增加而增大。当氯化铵过量时,炭空心球的直径存在双峰分布,但中位径基本不变。在合成过程中,铁颗粒与液态Fe(NH3)2Cl2模板的团聚,以及铁铵络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影响炭空心球直径的主要因素。
刘伯洋贾德昌邵颖峰
关键词:二茂铁
通过调整润湿性开发具有高抗损伤性能的仿珍珠贝壳层状2024Al/B4C复合材料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解决复合材料中B_(4)C陶瓷相难以被金属铝润湿的问题,利用TiH_(2)和B_(4)C的原位反应引入TiB_(2),进而调节其润湿性和界面结合。通过将熔融合金压力浸渗到冷冻铸造法制备的多孔陶瓷支架中,制备具有层状结构的2024Al/B4C-TiB_(2)复合材料。与2024Al/B_(4)C复合材料相比,加入TiH_(2)后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裂纹扩展韧性分别由(484±27)MPa提高到(665±30)MPa和由(19.3±1.5)MPa·m^(1/2)提高到(32.7±1.8)MPa·m^(1/2)。这种优异的抗损伤能力来自于多重外在增韧机制,包括未开裂韧带的桥接、裂纹分叉、裂纹扩展和裂纹钝化,更重要的是,断裂模式从单一裂纹扩展转变为多裂纹扩展。这一策略为改善Al/B_(4)C复合材料的润湿性和界面黏结性开辟了一条道路,从而生产出具有优良耐损伤性能的仿珍珠贝壳状材料。
汪洋刘强张标张浩谦金义程钟兆新叶健任宇涵叶枫王文
关键词:冷冻铸造
石英玻璃的析晶行为研究
分别对石英玻璃粉末和块体进行高温热处理,对粉末的冷等静压坯体进行无压烧结,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实验手段,研究了热处理
刘春凤贾德昌周玉陈维思高峰
关键词:石英玻璃析晶无压烧结
文献传递
磁性壳聚糖微球制备及在放射性水污染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磁性壳聚糖集成了壳聚糖螯合金属离子的能力和四氧化三铁的磁响应性,赋予了磁性壳聚糖吸附放射性污水中放射性金属离子能力,且具有可回收性和易再生性,使其在处理放射污水中效果显著。综述了纳米Fe3O4合成与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并讨论了在放射性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磁性壳聚糖研究趋势。
李保强贺全志罗阳宋杨林桓
关键词:四氧化三铁
微弧氧化法制备氧化钛基多孔复合生物陶瓷涂层
本文采用新颖的微弧氧化法(MAO)在钛合金表面制备氧化钛基含钙磷的多孔复合生物陶瓷涂层.用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EDAX)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涂层的微观形貌、元素与相组成.采用纳米压痕仪(NanoInden...
王亚明周玉贾德昌郭君巍雷廷权
关键词:钛合金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
BN-SiC层状复合陶瓷的断裂行为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以SiC、BN粉为原料,采用热压法制作了BN-SiC层状复合陶瓷,并对层状复合陶瓷的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层状材料通过层间界面优先开裂使横向裂纹扩展路径明显曲折化,断裂从一次性脆断变为对裂纹损伤具有一定容忍能力的逐次多级断裂,裂纹张开位移显著增大,断裂韧性显著提高.
袁旭暄贾德昌
关键词:碳化硅氮化硼层状复合陶瓷
高温吸波陶瓷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20年
高温陶瓷吸波材料具有低密度、耐高温、强吸收等优点,已成为解决电磁污染以及军事隐身技术的关键候选材料。如何优化最小反射系数、拓宽有效吸波频宽和提高高温稳定性是发展高温陶瓷吸波材料的关键。本文针对高温吸波和电磁屏蔽对陶瓷吸波材料的需求,阐述了陶瓷吸波材料的基本原理,重点以电磁损耗机理为出发点,对现有陶瓷吸波材料体系、新型吸波材料及其吸波特性测试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陶瓷吸波材料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陈政伟范晓孟黄小萧贾德昌李均邵刚邵长伟王海龙殷小玮杨治华张西军张锐赵彪周延春周忠祥
关键词:空天飞行器
铝硅酸盐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7年
铝硅酸盐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具有低温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沿用多数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成型复杂形状构件、轻质、耐热、阻燃、耐腐蚀、对核废料及重金属离子固封效果好等优点,能够满足国家对节能降耗和CO2减排的需要,因此在传统建筑、冶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还可通过掺杂改性赋予其导电、电磁屏蔽、吸波隐身等功能特性,且可通过高温陶瓷化处理获得力学和热学性能宽温域调控的榴石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用低成本耐热结构材料、防/隔热材料、吸波隐身材料等方面具有重要潜在应用。系统评述了国内外在铝硅酸盐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铝硅酸盐聚合物的聚合机理和性能特点、为克服其脆性缺点而发展的各种类型复合材料,以及最近铝硅酸盐聚合物在转化制备先进陶瓷、核废料固封、新型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且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贾德昌何培刚苑景坤王睿飞
关键词:复合材料3D打印
添加剂对原位合成SiC-BN复合陶瓷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AlO和YO作为添加剂对原位合成Si C-BN复合陶瓷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含有添加剂(10 wt.%)的情况下,以SiN、BC和碳粉为原料的原位反应于1400℃开
杨治华贾德昌周玉林玲
关键词:碳化硅氮化硼添加剂显微组织
文献传递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