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型炭素材料研究所

作品数:73 被引量:378H指数:10
相关作者:徐仲榆薄红志余迪华周志才杨小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电气工程
  • 10篇化学工程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6篇电池
  • 45篇锂离子
  • 38篇离子
  • 35篇锂离子电池
  • 35篇离子电池
  • 18篇石墨
  • 18篇负极
  • 13篇电化学
  • 13篇正极
  • 12篇电解液
  • 12篇LIFEPO...
  • 11篇负极材料
  • 10篇正极材料
  • 9篇电极
  • 9篇放电
  • 8篇相容性
  • 8篇LIFEPO
  • 7篇电池负极
  • 7篇蓄电池
  • 7篇锂离子蓄电池

机构

  • 73篇湖南大学
  • 14篇中南大学
  • 9篇湖南师范大学
  • 8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南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化学生物学及...
  • 1篇湖北职工医学...
  • 1篇上海杉杉科技...

作者

  • 60篇徐仲榆
  • 23篇范长岭
  • 17篇苏玉长
  • 14篇郑洪河
  • 13篇韩绍昌
  • 10篇尹笃林
  • 10篇陈晗
  • 9篇于文志
  • 6篇薄红志
  • 5篇杨瑞枝
  • 5篇余迪华
  • 5篇白咏梅
  • 3篇彭丽华
  • 3篇朱鹏
  • 3篇曲群婷
  • 3篇刘芳凌
  • 2篇刘洪波
  • 2篇张虎成
  • 2篇王键吉
  • 2篇舒余德

传媒

  • 10篇电源技术
  • 7篇电池
  • 7篇炭素技术
  • 5篇炭素
  • 5篇湖南大学学报...
  • 4篇新型炭材料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电池工业
  • 1篇化学通报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南工业大学...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炭素科技
  • 1篇湖南有色金属
  • 1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2005中国...
  • 1篇第17届炭-...
  • 1篇第21届炭—...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7篇2001
  • 9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石墨化过程中采用热牵伸法制备高性能PAN基炭纤维被引量:15
1997年
对PAN基炭纤维(PANCF)石墨化处理过程中采用热牵伸的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张力的热牵伸可以得到高模高强的炭纤维。本文还对热牵伸改善炭纤维力学性能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徐仲榆刘洪波苏玉长杨瑞枝龚伟志
关键词:炭纤维石墨化热牵伸高模量炭纤维
用激光法测定石墨微粉粒度分布特性时单宁酸所起的分散作用
以水分散介质,用激光法测定了两种试样:球形天然石墨炭包覆(C-NG)试样和人造石墨(AG)试样的粒度分布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石墨表面的疏水性,其颗粒在水中会聚集成团,因此不可能准确地测定试样的粒度分布特性。在水中添加...
徐仲榆范长岭
关键词:石墨微粉粒度分布分散剂单宁酸
文献传递
电极膜和电流密度对LiFeP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及正交实验方法考察电极膜中活性物质的颗粒大小、粘结剂含量、导电剂含量和充放电电流密度对LiFeP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获得LiFePO4电极膜的最佳组成为:粘结剂质量相对百分含量为5%,导电剂质量相对百分含量为20%,活性物质颗粒度小于0.038mm。
于文志陈晗薄红志韩绍昌
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LIFEPO4正交实验
煤沥青基中间相炭微球的电化学性能与微观结构被引量:9
2003年
将煤焦油沥青基中间相炭微球(MCMB)在一定的工艺条件和不同最高热处理温度(HTT_(max))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利用XRD和Raman光谱分析了不同HTT_(max)下MCMB试样的微观结构。借助恒电流充放电和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法考察了试样的宏观电化学性能,探讨了中间相炭微球宏观电化学性能与其微观结构间的联系。研究表明,随着HTT_(max)的升高,中间相炭微球从低温热解炭的结构特征向石墨晶体结构转变,材料的电化学贮锂机制相应地也从微孔贮锂向石墨层间嵌锂机制转变。MCMB特殊的弧状碳层走向使得石墨微晶的L_a值未能随HTT_(max)的升高而大幅度增长,这是高温热处理MCMB的宏观电化学性能随HTT_(max)的升高而不断提高的内在原因。
郑洪河张虎成王键吉苏玉长徐仲榆
关键词:煤沥青基中间相炭微球电化学性能微观结构炭电极负极材料
掺杂离子价态对LiFeP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橄榄石型LiFePO4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选取Ga3+、Ti4+、Ta5+和Mo6+在LiFePO4的Fe(M2)位掺杂,以探讨掺杂离子的价态对试样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阻抗谱(EIS)以及电化学测试表明,掺杂Ti4+的样品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
刘芳凌韩绍昌陈晗于文志白咏梅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掺杂离子价态
徐仲榆教授和他的研究活动
2004年
刘洪波成会明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方法
锂离子电池纳米负极电极材料被引量:7
2006年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纳米负极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根据材料的化学组成把锂离子电池纳米级负极材料分为金属基纳米负极材料、非金属基纳米负极材料、金属-非金属复合纳米负极材料、纳米氧化物负极材料和其它纳米负极材料。论述了各类材料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这些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与其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展望了纳米负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前景。
郑洪河石磊曲群婷徐仲榆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材料电化学性质
固相法合成LiFePO_4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介绍了以Li2CO3、NH4H2PO4、FeC2O4·2H2O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以及利用热重-差示量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合成原料的热力学过程及在不同的温度下的晶体生长过程。结果表明:380℃左右LiFePO4开始生成,超过700℃时,产物中产生Fe2P。
白咏梅韩绍昌邱鹏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
掺杂离子半径对LiFeP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固相反应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0.99Re0.01PO4(Re=La3+、Er3+、Gd3+、Nd3+)。利用X射线衍射、电化学阻抗谱、恒电流充放等方法对试样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掺杂没有改变LiFePO4的晶体结构;离子半径越小,晶格畸变越小,结构越稳定,大电流放电性能较好;Er3+掺杂的试样具有最佳的充放电性能,掺杂试样的电子电导率均提高4 ̄5个数量级。
白咏梅于文志邱鹏韩绍昌
关键词:正极材料LIFEPO4掺杂
石墨制品废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的研究
以某电炭厂石墨制品的废料为原样,对其进行了不同最高热处理温度(HTT)的热处理。用XRD图谱分析结合密度测定对原样及热处理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部分试样的灰分含量。用恒电流充、放电法检测了所有试样的充、放电性能...
徐仲榆范长岭苏玉长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