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子工程系

作品数:615 被引量:2,618H指数:21
相关作者:刘贤德惠晓实何兆湘刘会通李祥辉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8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3篇电子电信
  • 10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0篇机械工程
  • 38篇理学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医药卫生
  • 7篇兵器科学与技...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生物学
  • 4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冶金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军事

主题

  • 92篇光纤
  • 68篇放大器
  • 60篇激光
  • 59篇光学
  • 57篇通信
  • 54篇红外
  • 54篇复用
  • 47篇波分
  • 46篇波分复用
  • 41篇光放大
  • 40篇光放大器
  • 39篇半导体光放大...
  • 37篇图像
  • 36篇波长
  • 33篇偏振
  • 33篇激光器
  • 32篇增益
  • 28篇波长转换
  • 26篇焦平面
  • 20篇信号

机构

  • 6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篇湖南理工学院
  • 9篇武汉邮电科学...
  • 8篇华中光电技术...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武汉大学
  • 6篇佛山科学技术...
  • 6篇株洲硬质合金...
  • 6篇长飞光纤光缆...
  • 6篇福州康顺光通...
  • 5篇北京大学
  • 5篇湖北师范学院
  • 5篇武汉理工大学
  • 4篇深圳大学
  • 4篇岳阳师范学院
  • 3篇桂林电子工业...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鄂州大学
  • 3篇重庆光电技术...

作者

  • 136篇黄德修
  • 114篇刘德明
  • 91篇易新建
  • 54篇孙军强
  • 48篇陈海清
  • 44篇杨坤涛
  • 37篇刘贤德
  • 34篇陈四海
  • 29篇元秀华
  • 27篇李蔚
  • 25篇张新亮
  • 19篇阮玉
  • 19篇吴裕斌
  • 17篇曹丹华
  • 15篇赖建军
  • 15篇余洪斌
  • 13篇刘小英
  • 11篇梅进杰
  • 11篇何军
  • 10篇杨春勇

传媒

  • 45篇光通信研究
  • 45篇光学与光电技...
  • 30篇中国激光
  • 26篇光通信技术
  • 2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3篇光学学报
  • 21篇光电子技术与...
  • 21篇光电工程
  • 20篇半导体光电
  • 19篇光子学报
  • 18篇激光技术
  • 16篇光电子.激光
  • 14篇计算机工程与...
  • 13篇红外技术
  • 10篇物理学报
  • 9篇红外与激光工...
  • 9篇计算机工程
  • 9篇应用光学
  • 9篇激光与红外
  • 9篇光学仪器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22篇2007
  • 112篇2006
  • 125篇2005
  • 138篇2004
  • 122篇2003
  • 43篇2002
  • 37篇2001
  • 6篇2000
6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传送网的光监控信道技术被引量:3
2000年
介绍了光传送网的功能分层结构、网络的生存性及安全性能要求 ,确定了光传送网的管理功能 ,着重分析了 OADM/OXC系统光监控信道技术 .
刘琼陈海清
关键词:OADMOXC光传送网光监控信道光通信
光与新型氧化物材料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被引量:4
2001年
文章概述了光与几种新型氧化物材料相互作用研究现状、应用和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这些新型氧化物包括高温氧化物超导体、巨磁电阻材料和铁电体 .介绍了光激发状态下氧化物的输运特性、电磁特性的变化规律 ,报道了近年来主要的实验方法和研究结果 ,总结了光与氧化物相互作用时有关光响应和光激发的可能机制 ,讨论了现有实验结果的潜在应用 ,指出了将来在材料工程、光电器件。
郝建华
关键词:钙钛矿氧化物光激发相互作用
半导体光放大器环镜的非归零信号时钟分量提取被引量:5
2004年
对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非线性环镜的非归零信号时钟分量提取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不仅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分段模型分别对简化方案和抽运探测方案进行了 2 .5Gbit/s下的数值模拟 ,而且实验上采用这两种方案分别将 2 .5Gbit/s的非归零信号转换为包含其时钟分量的相应的伪归零信号。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实验和模拟结果均表明 :采用简化方案时转换输出的伪归零信号所包含的时钟分量的强度小于采用抽运探测方案的情况。 10Gbit/s下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码型效应尚能容忍的前提下简化方案工作速率的上限小于抽运探测方案。
洪伟黄德修
关键词:激光光学半导体光放大器光纤环镜
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介绍了以电流变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建立了它的数学模型 .描述了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阻尼力与电场之间的关系 ,在理论上将压降分成流体粘性阻尼引起部分和控制电场引起部分 .
刘小英方大雨刘晓军龚荣洲张仲甫
关键词:电流变液体减振器数学模型电场汽车工程
光纤喇曼放大器的功率转换效率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在定义光纤喇曼放大器 (FRA)功率转换效率 (PCE)的基础上 ,考察了不同工作条件下光纤喇曼放大器的功率转换效率 ,分析PCE与光纤喇曼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功率、输入泵浦功率和光纤长度的关系 ,比较了分布式与集总式FRA的功率转换效率 ,给出提高FRA功率转换效率的途径。
梅进杰刘德明黄德修
关键词:光放大光纤喇曼放大器功率转换效率增益饱和
DMD芯片在光栅投影三维轮廓测量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光栅投影成像法经常用于物体的非接触形状测量和形变测量。通过莫尔相移法,可以实时获得物体表面的等高轮廓线。但是在测量高速运动物体三维轮廓图像时误差较大,因为相移法需要拍摄几张经过相移后的变形光栅。在加入了DMD芯片后,可以在CCD的一帧图像时间内完成所有的相移后变形光栅的图像拍摄,有效地降低了高速运动物体三维轮廓成像的误差。
陈坦赖建军赵悦
关键词:数字微镜器件
红外搜索系统的作用距离及其等效检验被引量:10
2004年
推导了红外搜索系统的作用距离方程,并修正传统的红外搜索系统作用距离方程。在检测条件偏离系统设计所规定的大气条件和目标特性情况下,推导出不同目标、不同大气条件下作用距离等效折算公式,用模拟目标代替规定目标进行检验。所述方法可应用于系统设计和检验,以及评价红外搜索系统的综合性能。
吴晗平易新建杨坤涛
关键词:红外搜索系统红外点目标
基于DSP和TCP/IP的嵌入式网络数据采集系统被引量:4
2004年
提出一种有效的、低成本的嵌入式系统TCP/IP协议栈实现方案。阐述了在TMS320F2407A中实现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通过对TCP/IP协议进行裁减,采用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灵活的消息控制机制和缓冲区管理,在有限的代码空间内实现了TCP/IP协议栈。
朱飞吴裕斌曹丹华肖昌汉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器TCP/IP协议
一种新型莫尔条纹的生成方法及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通过对Mach-Zehnder干涉仪光路的改装 ,得到了一种新型的莫尔条纹生成方法。利用 CCD接收并将图像采集到计算机上进行了观测 ,对莫尔条纹参数和性质作了分析 。
王东陈海清廖兆曙郑光辉
关键词:莫尔条纹光栅MACH-ZEHNDER干涉仪
双三次B样条波面拟合技术在计算全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用于军用光学系统的计算全息元件的设计与制作,需要求取物波函数,采用高次多项式拟合不仅计算误差大,而且增加了在计算全息编码、基本方程求解时的计算量。本文引入双三次B样条波面拟合技术对计算全息物波函数进行拟合,基于MATLAB编程实现,就不同物波函数分别用双三次B样条和高次多项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双三次B样条具有比高次多项式更高的拟合精度,更适合于计算全息物波函数的求取。
曹辉孙军强陈国杰
关键词:计算全息波面拟合
共6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