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作品数:1,898 被引量:2,568H指数:15
相关机构: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88篇期刊文章
  • 154篇专利
  • 9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52篇医药卫生
  • 50篇文化科学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政治法律
  • 8篇社会学
  • 7篇经济管理
  • 7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3篇哲学宗教
  • 3篇理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60篇关节炎
  • 155篇中医
  • 146篇护理
  • 103篇风湿
  • 101篇疗效
  • 89篇类风湿
  • 87篇细胞
  • 84篇类风湿关节炎
  • 84篇风湿关节炎
  • 77篇糖尿
  • 77篇糖尿病
  • 74篇慢性
  • 72篇关节
  • 58篇信号
  • 58篇综合征
  • 57篇通路
  • 55篇中药
  • 54篇苗药
  • 53篇药理
  • 52篇信号通路

机构

  • 1,732篇贵州中医药大...
  • 872篇贵州中医药大...
  • 68篇贵州医科大学
  • 54篇贵州中医药大...
  • 46篇贵州省人民医...
  • 23篇贵阳市妇幼保...
  • 1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1篇贵阳市第一人...
  • 10篇中国中医科学...
  • 10篇毕节市中医院
  • 9篇贵州大学
  • 9篇贵州省疾病预...
  • 9篇贵州省第三人...
  • 8篇成都中医药大...
  • 8篇北京中医药大...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广东省中医院
  • 7篇河南中医药大...
  • 7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詹亚梅
  • 7篇袁静
  • 5篇李世军
  • 5篇刘爽
  • 5篇查艳
  • 5篇杨芬兰
  • 4篇刘奇峰
  • 4篇孙岸弢
  • 4篇刘风
  • 4篇周佐涛
  • 4篇袁薇
  • 4篇沈建平
  • 4篇申小惠
  • 4篇杨静
  • 4篇冷安明
  • 4篇刘杰民
  • 4篇金智生
  • 4篇田景丽
  • 3篇刘剑锋
  • 3篇张丽梅

传媒

  • 132篇贵州中医药大...
  • 113篇中文科技期刊...
  • 65篇风湿病与关节...
  • 50篇中国民族民间...
  • 40篇当代医药论丛
  • 39篇中文科技期刊...
  • 36篇亚太传统医药
  • 29篇中文科技期刊...
  • 27篇时珍国医国药
  • 24篇中国科技期刊...
  • 19篇中国老年学杂...
  • 19篇贵州医药
  • 18篇贵阳中医学院...
  • 17篇中国民间疗法
  • 16篇中国民族医药...
  • 16篇中医临床研究
  • 13篇中国实验方剂...
  • 13篇实用妇科内分...
  • 13篇益寿宝典
  • 12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22篇2024
  • 409篇2023
  • 336篇2022
  • 421篇2021
  • 300篇2020
  • 241篇2019
  • 3篇2018
1,8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黔中地区中医膏方疗法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调查了解黔中地区中医膏方疗法的民众认知和接受情况,探讨开展膏方业务的方法。方法:发布调查问卷并收集结果,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膏方的民众知晓率为46.7%,89.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接受膏方。83.9%的民众优先考虑膏方的疗效及安全性。亚健康状态人群选择膏方的主动性最高(68.4%),其余膏方适宜人群选择主动性仅占20%~45%;50.2%的民众愿意接受1个疗程的膏方花费不超过500元,15.8%的民众会优先考虑膏方的实际效果,其次考虑价格因素。结论:黔中地区中医膏方疗法的民众接受意愿和专业依赖性均很强,但民众认知度、适宜人群选择主动性、接受花费意愿金额总体偏低。医疗机构应以满足民众需求为目标,建立和优化膏方服务模式,切实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与服务能力。
冯雪林杨仁惠游君严章春
关键词:中医膏方
一种锻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锻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座椅,座椅的下方安装两个后车轮,座椅一端安装有弧形车架,弧形车架的下方转动设置有前车轮,前车轮的两侧均安装有驱动机构,两个驱动机构均包括两个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环绕套装有传动带...
彭宏伟吕晶魏兵兵
检验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2022年
就临床化验中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应对方法。方法:选取我院60例存在误差的生化样本进行复检,通过分析主要误差原因找出解决方案。 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在复检样本中,主要误差因素有溶血导致的28例,占比46.66%,不当采血方法导致的25例(41.66%),其他因素如送检不及时、保存不规范、检验人员自身失误等因素导致的共7例(11.66%)。分析样本发现,在血钾、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各项指标上,均明显低于初检结果,两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比输液同侧采血主要指标(血糖、血钾、血钠),均低于对侧采血指标,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临床血液检查质量的因素较多,总的来说造成结果失真的因素包括:采血方法、溶血等。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从根源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标准,以此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朱胜金杨丹崔丽丽
关键词:生化检验影响因素
白虎加桂枝汤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疗效Meta分析
2022年
目的:评价白虎加桂枝汤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已发表关于白虎加桂枝汤对比常规西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共计1268例痛风患者,Meta分析。结果:白虎加桂枝汤在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总有效率、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VAS评分、尿酸、血沉、CRP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两组结果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关节活动受限、皮色、发热、皮温方面,两组结果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虎加桂枝汤在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较西医常规治疗存在一定优势,鉴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有限,有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彭倩钟琴于浩潼刘正奇曹跃朋冯在亮朱玲朱丹李湖帆
关键词:白虎加桂枝汤痛风急性发作期META分析
男科疾病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2023年
中医外治法因其操作简单,副作用小,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文章归纳分析了近些年中医外治法相关文献,简述了针灸、脐敷法、坐浴法、熏洗法等外治疗法在治疗阳痿、早泄、前列腺炎等男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黄登霞张春和肖子浩温瞿华杨毅坚
关键词:男科疾病中医外治法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肌少症护理研究进展
2023年
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肌少症较为常见,肌少症会加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负担。通过评估肌肉力量、人体参数测量和肌肉功能,结合简易五项评分问卷、改良版老年肌少症筛查问卷、Ishii评分等问卷评估,早期筛查发现合并肌少症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予以药物干预、营养干预、运动干预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减轻患者、家庭及医疗系统的负担。综述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肌少症的护理评估、干预措施等方面,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肌少症的认识,为临床护理评估和干预提供参考。
王颜君周静马武开唐芳张琼予韩珊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护理评估
INHB、IGF-I/IGF-IR与卵泡发育关系的研究进展
女性从生殖到非生殖期的变化是卵巢功能逐断衰退的过程,其发生机制是卵泡闭锁,而卵泡闭锁的进程主要与颗粒细胞凋亡有关[1-3],生殖内分泌相关激素在卵泡逐渐闭锁的过程也相应出现波动,若女性机体内环境中存在常长时间不稳定的激素...
黄倩张帆
关键词:IGF-1颗粒细胞
文献传递
慢性盆腔炎致不孕患者经中医综合治疗后受孕率相关因素分析综述
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炎致不孕患者经中医综合治疗后患者的受孕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筛选我科2016年以来符合标准的慢性盆腔炎致不孕且经过中医综合治疗的病例,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回归方程进行Logistic多因素的回归分析慢性盆...
曾莉高飞黄通莲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继发性不孕单因素分析
文献传递
三丹田学说理论探析被引量:2
2021年
丹田是通过炼丹将精气神聚在身体某部位,最早运用于我国道家学说内丹术和中医传统理论体系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丹田特指下丹田,广义丹田分上、中、下三丹田。上丹田调神,在印堂,中丹田调气,在膻中,下丹田藏精,在脐下、关元、石门、气海、男子精室和女子胞宫。通过精气神的综合应用达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笔者通过对三丹田渊源、位置和功能的分析,阐述三丹田的理论基础,为中医临床治疗神志疾病带来启发。
张依依杨丹黄睿包成通
视盘倾斜在高度近视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随着近视在亚洲地区的流行,高度近视的患病率也在逐步上升,高度近视无疑已经成为亚洲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视盘倾斜作为一种相对常见的病理改变多出现于高度近视的患者眼中,并且还有可能成为青光眼和黄斑病变等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增加对视力损害的风险。然而目前对于高度近视中出现视盘倾斜的机制以及视盘倾斜在高度近视并发症加重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还需深入探究。因此,该文章收集整理视盘倾斜的相关文献,从高度近视导致视盘形态改变的机制以及对于各种并发症的影响做出综合性论述,以便为临床针对高度近视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杨艺谢学军程小芳罗雪妮徐铭超
关键词:高度近视青光眼黄斑病变
共17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