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作品数:74 被引量:118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彩霞丁旭孙民张亚君许艳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9篇哲学宗教
  • 18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篇哲学
  • 10篇伦理
  • 9篇主义
  • 7篇宽容
  • 5篇政治
  • 5篇社会主义
  • 5篇和谐社会
  • 4篇执政
  • 4篇执政能力
  • 4篇执政能力建设
  • 4篇生态
  • 4篇马克思哲学
  • 4篇马克思主义哲...
  • 3篇生态文明
  • 3篇权利
  • 3篇自然权利
  • 3篇文化
  • 3篇马克思主义
  • 3篇柏拉图
  • 2篇道德

机构

  • 74篇华侨大学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杨楹
  • 8篇吴苑华
  • 4篇孟庆刚
  • 4篇薛秀军
  • 4篇徐双溪
  • 3篇程小强
  • 3篇罗建平
  • 3篇王福民
  • 3篇丁旭
  • 3篇卢坤
  • 3篇刘彩霞
  • 2篇刘自美
  • 2篇况滨
  • 2篇李志强
  • 2篇周世兴
  • 2篇张莎莎
  • 1篇孙民
  • 1篇王芳
  • 1篇袁小云
  • 1篇袁罗牙

传媒

  • 11篇华侨大学学报...
  • 5篇教学与研究
  • 5篇重庆文理学院...
  • 4篇哈尔滨学院学...
  • 4篇集美大学学报...
  • 2篇哲学动态
  • 2篇重庆邮电学院...
  • 2篇三峡大学学报...
  • 2篇天水行政学院...
  • 2篇宜春学院学报
  • 2篇渝西学院学报...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理论学刊
  • 1篇江汉论坛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科学技术与辩...
  • 1篇学术界

年份

  • 1篇2009
  • 9篇2008
  • 24篇2007
  • 21篇2006
  • 19篇2005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实践”与“实践”的批判性
2008年
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感性的对象性活动,理解为主体实际改变对象世界从而也改变自身的活动,即理解为主体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的统一。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在批判黑格尔及其哲学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进行批判时指出,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决不是悬浮于现实生活之外而是根源于现实生活之中——世界、国家、社会之中,揭示了宗教的世俗基础。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实践中使世俗基础革命化,才能消灭宗教。显示了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的、批判的,是对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超越。
丁旭
论现代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宽容”被引量:2
2007年
面对充斥着差异与矛盾交错的现代政治生活,强调单纯的“一致主义”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乡愿,如此,整合各种政治资源,提升政治生活的品质,挖掘建设政治文明的各种有利因素,寻求以多元价值为基础的差异政治价值观之间的协调之途,就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重要使命。“宽容”为我们提供一个重新审视现代政治生活的视角,它不仅成为现代政治的深刻内蕴,而且凸显为现代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
杨楹王福民
关键词:宽容政治生活政治哲学
论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主义特质被引量:4
2007年
在社会发展观问题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能否认识并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在于其社会形态性质与社会结构特性能否提供科学发展的制度保证与实际条件。科学发展观植根并生成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具有社会主义特质。科学发展观从理论旨趣、价值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主要环节与基本层面深刻的内蕴着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表征着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辩证超越性与历史进步性。
王福民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社会形态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笔谈)“从“和谐”思维看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被引量:2
2007年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吴苑华
关键词:生态文明和谐社会自然权利生态正义
生态文明:自然权利之真值状态
2007年
自然权利,出自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法理论,构成了古典自然法学说的要义。文艺复兴以来,“自然权利”是西方政治和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论题。所谓“自然权利”,并非指自然界的权利而是指人类的一种客观权利。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政府论》中对“自然权利”作了界定:“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的关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或财产。…“美国《独立宣言》对“自然权利”作了这样解释:“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有从他们‘造物主’那边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可见,自然权利在资产阶级语境中是指人的生存的最基本权利。
赵琰
关键词:自然权利生态文明人人平等《独立宣言》自然法理论古希腊哲学
和谐世界:从国际正义到生态正义
2007年
伴随当代经济全球化运动的兴起,我国社会乃至整体世界社会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然而,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各种矛盾和地区冲突时常发生,各种生存危机从来没有灭迹,对构建“和谐世界”增加了不少变数。我们偕同世界人民坚持世界正义原则,营造“和谐的世界社会”,保障各国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享受幸福安宁生活。本文认为,“和谐世界”是一种“生态正义”的社会,而不是所谓“国际正义”的社会。
魏森杰
关键词:和谐世界生态正义国际正义世界社会自由全面发展当代经济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语境的再澄清
2006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二元本体论”,即既是本原意义上的物质本体论,又是社会历史领域本质意义上的实践本体论,二者不可或缺。
孟庆刚
关键词: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
追寻“和谐的”生活自然
2007年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是伴随西方社会绿色运动而出现的。其代表人物包括鲁道夫·巴罗、亚当·沙夫、威廉·莱易斯、本·阿格尔、瑞尼尔·格仑德曼、大卫·佩珀、安德列·高兹、乔治·拉比卡等学者,在理论上至少有一个共识:他们都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重建人类社会的生态价值观。由于资本主义现代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某些方面需求,但它同时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日益恶化,生活自然面临巨大压力。生态社会主义者反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倡“保护生态的,自我管理的,解放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追寻“和谐的”生活自然。
李红珍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人类社会资本主义生态环境生态价值观
《庄子》对历史道路的选择被引量:1
2007年
庄子选择逍遥自在的生活根源于他的无为思想。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他对人性的历史遭遇的批判,由此提出了无为的思想。然后,通过阐述无为而治的理想及其实现的途径,阐述无为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自化,呈现了庄子对历史道路的选择。
王家良
关键词:自化
论中西不同的哲学创设对主体性思想孕育的影响
2005年
在中西文明的早期,存在着儒学和怀疑主义两种不同哲学创设。处于童年时期的人类受到了这两种风格迥异的哲学创设影响之后,中西文明便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它们对认识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对主体性,即对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特性方面的思想孕育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
周洪军
关键词:儒学怀疑主义主体性思想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