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军事系 作品数:53 被引量:217 H指数:11 相关作者: 韩峰 周云 乔箐 韩锋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体育局体育科技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医药卫生 生物学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组间运动间歇时间对抗阻力运动训练的影响机制与效益 被引量:2 2008年 学术背景:抗阻力运动训练是体能训练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之一。但对于如何安排组问运动间歇时间来提高抗阻力运动训练的效果缺少大量研究。目的:归纳分析组间运动间歇时间对抗阻力运动训练的影响机制与效益。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http://www.ncbi.nlm.nih.gov网站,1979—01/2007—07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resistance exercise and rest interval”和“strength training and rest interval”,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共检索到56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抗阻力运动训练或力量训练运动间歇时间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抗阻力运动训练或力量训练与运动间歇时间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所选用的30篇文献中,6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运动间歇时间与抗阻力运动训练的目的相关。②提高肌肉的力量,组间间歇时间应为3~5min,进行最大强度抗阻力运动训练(〉90%IRM),组间间歇时间应为1.0~2.0min。③提高肌肉肥大,组间的间歇时间维持在30~60S。④提高肌肉耐力,当进行不同肌群抗阻力耐力运动训练,短组间间歇时间30s较为适宜,但对于同一肌群,组间间歇时间为3min较为适宜。结论:抗阻力运动训练组间间歇时间计划设计应根据训练的目的来进行。影响组间间歇时间因素是多样的,运动的方式,训练的强度,训练的量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等。应根据上述因素变化相应安排运动间歇时间。 王立君 韩峰运动中骨骼肌蛋白周转率的变化和调节机制 被引量:4 2010年 蛋白合成和蛋白降解的细胞过程在维持骨骼肌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的降解清除受损蛋白,蛋白合成生成新的蛋白。力量型和非力量型研究表明运动中蛋白合成受到抑制,蛋白降解没有改变。抑制蛋白合成原因可能与mRNA翻译的起始和延长的步骤有关,涉及到真核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和真核延长因子2磷酸化。充分认识这些过程的变化机制有利于为增加骨骼肌质量,提供新的干预、治疗和康复策略。 马继政 孙飙关键词:骨骼肌 MRNA 生理性适应 简述国外体力活动指南 被引量:3 2010年 当前各种世界组织一致同意推荐的体力活动指南为:提高和维持时间健康的体力活动最小的运动剂量是每天进行30min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每周≥5次。这一指南提出基于有氧型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体力活动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运动的次数、强度、时间和方式影响健康的获得,充分认识其中的相关变化,有利于促进和提高民众的身体健康。 韩萍 蔡文伟 周云关键词:健康 关于制约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原因及相关对策分析 被引量:11 2008年 促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习惯,并贯穿于成年时期能够降低成年期表现出来相关疾病危险因素,提高健康水平。学校、市场以及父母健康的引导和干预有利于促进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养成。 孙超 张仁祥 牛洁 马继政关键词:体育活动 三段论 健康 关于体育运动中核心稳定性训练之研究 被引量:15 2008年 在体能训练中应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良好的核心稳定性能够为上肢和下肢用力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传统的抗阻力训练略作调整,强调核心稳定性训练,便可达到这一目的。这些调整包括在不稳定的平台上进行,站着进行练习,采用自由重量训练以及单侧肌群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设计方案应根据训练阶段和训练者的健康水平而选择不同的方案。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可能利于提高运动成绩和预防运动损伤。 杨宇 马继政 张仁祥 韩峰关键词:抗阻力训练 运动性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的转录及转录后调节 2011年 运动或长期运动可引起线粒体的表型发生改变。运动性骨骼肌线粒体的适应具有高度特异性,取决于训练类型(力量或耐力)以及训练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运动诱导线粒体的生物合成是多分子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转录及转录后调节在运动诱导线粒体的生物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运动可促进骨骼肌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减缓由于年龄或不运动引起线粒体功能失调,从而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的质量。 喻伯海 朱立艳 余洲关键词:线粒体 生物合成 从心理营养视角探析军人抗压资源 2011年 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当代军事环境愈显复杂和特殊。高压高荷成为当代军事环境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这给身处其中的广大官兵带来超出常人的生理、心理压力,并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何应对和缓解压力,以健康心态和过硬的心理品质, 陈敏 钱振勤关键词:心理营养 军人 心理压力 运动性骨骼肌适应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6 2009年 骨骼肌显著特征是能够对外在活动的变化发生适应。大量运动诱导骨骼肌适应潜在分子机制被提出和进行研究。由收缩到分子事件中产生的机械信号转换过程中能够促使肌细胞适应,其中涉及到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上调,从而导致与运动诱导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降解的特异信号通路激活和抑制。大量潜在相关信使被提出,包括机械性牵拉、钙的流动、氧化还原电位和磷酸化势。伴随着第一信号激活,存在于哺乳细胞大量信号通路同样被激活,包括AMPK、钙调蛋白/钙调神经磷酸酶、IGF和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信号通路。骨骼肌适应的关键调节分子的发现,能够认识运动诱导骨骼肌特异性的变化,了解这一变化过程,有助于运动训练方法的制订。 马继政关键词:骨骼肌 生理性适应 运动负荷递增时优秀运动员心输出量和摄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4 2007年 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呼吸反应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测定,并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评定优秀耐力运动员直立位运动负荷递增时心输出量和摄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优秀组SV呈递增趋势,由安静状态下(88.67±4.45)mL增至时(144.88±5.86)mL;CO由安静状态下(5.19±0.44)L增至时(29.58±2.48)L。超过80%运动强度时,优秀组的CO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锻炼组(P<0.05)。最后文章认为: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三组的CO均呈递增趋势,CO与之间的关系回归方程如下:优秀组:CO=4.08+5.17(r=0.86,P<0.001);锻炼组CO=5.51+5.75(r=0.81,P<0.001);对照组:CO=4.52+6.28(r=0.91,P<0.001)。 马继政 孙飙 张爱军 牛洁 薛莲关键词:每搏输出量 心输出量 摄氧量 大强度间歇训练心肌细胞分子适应机制 被引量:16 2010年 运动强度可能是影响心脏功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运动学参数。运动诱导心肌细胞内在的分子变化机制表明大强度间歇训练可能是提高心脏功能最佳的运动方式。 马继政 牛洁关键词:心肌细胞 生理性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