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

作品数:69 被引量:179H指数:7
相关作者:王海滨林芯竹李扬舒志彪郭宇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政治法律
  • 27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主题

  • 13篇外交
  • 5篇外交战略
  • 3篇中国经济
  • 3篇文化
  • 3篇冷战
  • 3篇美国外交
  • 3篇金融
  • 2篇大选
  • 2篇地方政府
  • 2篇援助
  • 2篇战后
  • 2篇政府
  • 2篇政治经济学分...
  • 2篇制度经济学
  • 2篇制度经济学分...
  • 2篇中国国力
  • 2篇中国经济奇迹
  • 2篇人民币
  • 2篇人民币升值
  • 2篇升值

机构

  • 68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外交学院
  • 1篇北京市社会科...
  • 1篇中国现代国际...

作者

  • 31篇楚树龙
  • 10篇于永达
  • 7篇张严冰
  • 7篇陈松川
  • 4篇王海滨
  • 4篇林芯竹
  • 3篇陶莎莎
  • 3篇汪滨
  • 3篇陆文香
  • 2篇冯峰
  • 2篇金标
  • 2篇应琛
  • 2篇王青
  • 2篇吴承忠
  • 2篇荣飞
  • 2篇郭宇立
  • 2篇陈源
  • 1篇于君博
  • 1篇方力维
  • 1篇李扬

传媒

  • 21篇现代国际关系
  • 3篇当代世界
  • 3篇湖北社会科学
  • 3篇当代亚太
  • 2篇世界经济与政...
  • 2篇国际论坛
  • 2篇城市问题
  • 2篇和平与发展
  • 2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国际经济评论
  • 1篇新华文摘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经济经纬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国际展望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升中的中国国力、国际地位与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2035年前后,中国的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过美国。中国的发展目标是经济规模超级大国而非综合超级大国。中国的长期发展面临诸如台湾问题、美对华战略问题与和谐发展问题等的困难和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现在和未来中国在国际舞台要发挥的作用",合作、和谐"是其崛起和发挥作用的模式,多边外交和发展外交是其作用的领域和形式。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维护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和发展,通过联合国相关活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各种犯罪活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国际发展援助和扶贫开发,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等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上,中国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人类的"和平发展"、"合作和谐"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楚树龙林芯竹冯峰
关键词:国际舞台国力多边外交经济总量
北京郊区旅游发展模式初探被引量:11
2006年
在分析北京郊区风景资源结构的基础上,探讨构建合理的北京郊区旅游发展模式,包括制定郊区旅游发展战略,科学规划郊区游憩地系统,实施精品战略,提高人造景点的创新性和娱乐功能,加强总体市场细分和不同类型旅游景点的研究。
吴承忠韩光辉冷永进
世界战略形势的变化与美国外交战略趋向
2007年
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总体稳定,一些国际热点问题出现积极变化,大国战略互动更复杂、更活跃,中国外交浮现出新难题、新挑战。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将继续深度调整,某些热点地区和国家依然难以脱离乱局,但国际战略稳定的大势不会有根本变化,中国外交则在传统的地缘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面对重大麻烦"多样化增生"的新形势。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2月6日举办"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20多位专家学者在回顾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的基础上,对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把握国际战略形势走向。
楚树龙
关键词:美国外交战略第三世界国家
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新格局及中国的对策被引量:13
2010年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亚太地区主要有两大影响:一是世界政治经济权力中心加快向亚太转移,力量更趋均衡的美中日之间的合作在加强,逐步成为亚太经济复苏和政治稳定的基础;二是合作、协调成为金融危机期间亚太区域的主旋律,"10+3"的合作在深化,同时APEC框架内的合作也再次引起重视。在此背景下,如何重新思考APEC和"10+3"的战略定位,促进二者间的互动,特别是中国将在其中采取何种对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陈松川
关键词:APEC
当前二十国集团的机制化困境及应对之策被引量:5
2015年
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开始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首要论坛,由此拉开了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序幕。然而,受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关系一系列新趋势、新特征的影响,G20自身的机制化困境也日益显现,成为其成长为"全球经济治理新架构"的重要制约因素。G20给崛起的中国提供了推进国际治理体系和平转型的抓手,中国应当充分利用2016年作为G20主办国的机会,努力推动G20的机制化建设,为和平发展事业创造有利条件。
张严冰杜胜平
关键词:G20全球治理
对中美关系的理性考量和展望
2012年
自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过了40年的历程。经过40年的接触、对话、协商、合作、矛盾、分歧、斗争和有时的对抗,中美两国对彼此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建立了一定程度的战略互信,形成了包括可以坦率表达不同、应对不同的相对成熟的关系。冷战后,中美关系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两国间还存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民主、人权、台湾、涉藏、汇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南海等方面的矛盾分歧,两国内还有一些人对对方存在深深的怀疑甚至敌视,两国关系有时也出现波折;另一方面,中美两国也存在一些共同的利益。中美关系现在和今后最大的使命和挑战就是两国是否能够真正建立对双边关系这一道路、方向和模式的共识,能否在实践上建立这样的关系,两国各界能否正确处理和解决建立这种合作关系所面临的问题、困难和障碍。为了两国长期的利益和民众的意愿,为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及发展,中美两国应竭尽努力,在21世纪建立和发展"新型大国合作关系"。
楚树龙应琛
关键词:两面性
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对外政策观点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进程中,两党候选人在对外政策方面的基本共识是:美国的国家安全正面临严峻而复杂的威胁与挑战,恐怖分子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发动袭击是当前头号威胁;美国的长期战略目标是保持全球领导地位并以美国的信念、原则改造世界。在具体议题和对外政策模式上,两党候选人分歧明显:民主党主张从伊拉克撤军、与伊朗直接谈判,共和党主张美军继续留在伊拉克,强化对伊朗的多边制裁;民主党强调通过加强联盟、运用多边合作方式推行美国外交政策,挽回美国的国际形象,共和党则突出重振自身军事、经济力量的重要性,维持布什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风格。在本次大选中,两党候选人在对华政策方面仍将保持"沉默状态",中美关系也不会列入下届美国政府最紧迫的对外关系议题。
楚树龙王青
关键词:美国大选
资源政治的演化差异被引量:2
2011年
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过程中,资源短缺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对人类与资源的关系的理解可分为两类:资源悲观主义和资源乐观主义。这两类观点尽管尖锐对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缺陷,即它们的论述都基于某一种基本假定,而这种假定只是有些时候才符合实际情况。针对已有资源关系理论的不足,作者提出了动态资源关系理论,认为人类与资源的关系取决于人类的选择。如果人们从零和的资源关系观念出发,进行资源对抗,那么资源替代性手段的出现会受到阻碍,资源问题的零和后果会出现。相反,如果人们在资源问题上从非零和(正和)的观念出发,开展资源合作,这会促进资源替代性手段的利用,非零和(正和)的结果就会出现。根据动态资源关系理论,作者认为,即使资源出现严重短缺,人们如果应对得当,仍然可以争取到很好的资源结果。由于经济增长较快,中国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寻求海外资源供应。在此过程中,中国如何能获得最佳的资源结果?动态资源关系理论能为此提供一个新思路。
王海滨
临清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与战略目标被引量:1
2007年
在SWOT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的基础上,对临清市旅游业发展的资源基础、文化内涵、旅游定位、发展战略、旅游发展战略总目标、分目标进行了深入研究后认为,该市以金瓶梅市井休闲文化为代表的古运河文化资源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大;提出了世界金瓶梅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运河休闲文化名城等特色和产业定位;提出了增强体验战略、金瓶梅龙头战略等七大发展战略。
吴承忠于永达李淑美
关键词:休闲文化运河文化
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表现
2009年
中国今年或明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力的增长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更加显示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上升。
楚树龙
关键词:经济体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