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理学院应用超导研究中心

作品数:55 被引量:68H指数:5
相关作者:方进陈欢王志张燕怡庄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资源与材料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1篇电气工程
  • 7篇理学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冶金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3篇超导
  • 22篇高温超导
  • 11篇带材
  • 11篇超导带
  • 11篇超导带材
  • 8篇高温超导带
  • 8篇高温超导带材
  • 8篇BI系
  • 7篇导体
  • 6篇导电
  • 6篇临界电流
  • 6篇BI-222...
  • 6篇BI系高温超...
  • 5篇超导材料
  • 4篇导线
  • 4篇电缆
  • 4篇涂层导体
  • 3篇溶胶
  • 3篇离子束
  • 3篇离子束辅助

机构

  • 46篇清华大学
  • 8篇北京英纳超导...
  • 2篇东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有色金属...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云电英纳...
  • 1篇北京电力经济...

作者

  • 32篇韩征和
  • 11篇史锴
  • 9篇瞿体明
  • 7篇冯峰
  • 5篇顾晨
  • 5篇邹贵生
  • 5篇罗贞礼
  • 4篇王延军
  • 4篇吴爱萍
  • 4篇陈兴品
  • 4篇胡乃军
  • 4篇方进
  • 3篇王三胜
  • 3篇白海林
  • 3篇王志
  • 3篇肖绍铸
  • 3篇张燕怡
  • 3篇陈欢
  • 2篇李霈
  • 2篇宋洋

传媒

  • 7篇新材料产业
  • 5篇第七届全国超...
  • 3篇第八届全国超...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低温与超导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稀有金属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电工电能新技...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物理与工程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 1篇2004航空...
  • 1篇第二届全国材...
  • 1篇第九届全国超...
  • 1篇第九届全国超...
  • 1篇第十届超导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 8篇2003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超导导线在低平行磁场下传输性能的研究及其在电缆应用中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在迄今流行的认知当中,第二代高温超导导线相对于一代导线具有更优良的磁场性能,然而本研究发现在液氮温度和低平行场(平行于导线宽面)的条件下实际情况恰好相反。文中通过测量研究和文献调研相结合,确认了这一现象的可靠性。高温超导电缆在远距离输电和大型城市输电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必将为我国电力能源领域带来重大的技术变革。而在高温超导电缆等应用技术中,低平行场是典型的使用条件,根据本研究得到的数据并考虑到价格因素,目前一代导线在这些应用领域中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
冯峰史锴舒彬瞿体明信赢龚伟志顾晨王晓浩韩征和
关键词:高温超导导线临界电流高温超导电缆
Bi系高温超导带材交流传输损耗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研究了Bi-2223高温超导带材的交流传输损耗和频率及运行电流的关系,调查了热循环过程对交流传输损耗的影响.实验中,使用了Lock-in放大器,利用四引线法来测量带材交流传输损耗.实验在温度为77K频率从45Hz到1...
方进罗霄鸣方家光陈笃行韩征和
关键词:高温超导带材临界电流运行电流
文献传递
高温超导材料的研发、产业化与经济性能提高被引量:8
2015年
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氧化物超导体超导转变温度达到了90K以上,可以工作在液氮环境中。由于氮气资源的极为丰富以及相对于4.2K制冷成本的大大降低,使得超导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变为可能。通过20多年来对高温超导实用成材技术的研发,基于铋锶钙铜氧体系的第一代高温超导带材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基于钇钡铜氧体系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也已制备出了单根长度达千米的带材,标志着制约产业化的长度瓶颈已经解决。由于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性能更为优越,不需要贵金属,因而具有成本进一步下降的潜力。因此,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产业化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实现,它将会极大地推动超导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古宏伟董泽斌韩征和甘子钊林良真
关键词:高温超导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涂层导体BI系带材
胶态工艺制备YBa_2Cu_3O_(7-δ)超导厚膜
2003年
以醇溶性聚酰胺树脂、乙醇、醋酸乙酯和 190号油为原料配制YBa2 Cu3O7-δ(YBCO)悬浮体。YBCO粉粒径为 2 .744μm。在 ( 10 0 )取向的LAO (铝酸镧 )单晶片上通过甩膜法制备超导厚膜。膜厚通过滴胶量 ,甩膜速度和甩膜时间来控制。膜的厚度达到 36.76μm。甩膜用玻璃棒直径为 5 .2 1mm。甩成膜在空气中干燥 5min。管式炉中进行烧结 ,控制烧结温度、烧结时间以及气氛。厚膜常温电阻为 8~ 9Ω。悬浮液在空气中放置 49h后制得的厚膜在 87K实现超导转变。实验中发现YBCO在水中水解为O2 ,Ba(OH) 2 ,CuO和Y2
宋洋杨金龙黄勇韩征和
关键词:超导厚膜水解YBCO
单芯退火制度对Bi-2223/Ag高温超导线材机械性能的影响
单芯拔制工艺是粉末套管法(Powder-In-Tube,PIT、)制备Bi-2223/Ag高温超导线材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其中伴随多次退火.单芯的包套材料为纯银(99.99%),内部是陶瓷芯.选择合理的退火制度不仅能有效降...
孙海波韩征和宋秀华张劲松孙建峰刘睿包蕊丁士育周永陈姗姗
关键词:粉末套管法退火制度机械性能BI-2223/AG高温超导线材
文献传递
Bi系超导粉末在热处理过程中放氧和吸氧过程的研究
本文采用氧分析仪系统地研究了Bi系超导粉末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放氧现象和吸氧现象.研究了工艺参数如样品的质量、氧分压、混合气体流量以及升温速率对放氧过程的影响.当Bi系超导粉末在氧分压为8.5﹪的气氛中在830℃保温3小...
李明亚陈兴品瞿体明刘庆韩征和
文献传递
加中间层粉末扩散连接Bi系高温超导带材
采用以2212相为主的制备BSCCO带材的前驱粉作中间层并高温直接加压扩散连接新方法制备超导接头,初步研究了保温时间与压力对接头超导电性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保温时间与压力下,前驱粉中间层在扩散连接过程中能...
王延军张宏杰王素丽史锴邹贵生郭伟吴爱萍白海林任家烈宋秀华宗军董宁波
关键词:高温超导带材中间层
文献传递
哈氏合金表面粗糙度AFM测量中扫描尺度等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哈氏合金HastelloyC276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镍基合金,具有机械性能优良、抗腐蚀能力强等优势,在第二代高温超导导线的离子柬辅助沉积(IBAD)技术路线中被用作金属基底,因此其表面抛光与粗糙度测量受到了广泛重视。哈氏合金的表面形貌和粗糙度测量一般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方法,在该方法中扫描尺度对测量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对两个分别进行了电化学抛光和机械抛光的哈氏合金带材短样,在1N70μm范围内选取不同扫描尺度进行了AFM测量,从而对其表面形貌获得了全面的了解,并发现其表面粗糙度随着扫描尺度的变大出现了明显的增大,文中还在不同扫描尺度下考察了电化学抛光与机械抛光的作用区别。此外,本研究中分析了AFM图像的后处理中flatten阶数的影响,对从AFM图像中分割出小尺度局域计算粗糙度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并讨论了AFM测量粗糙度的可重复性问题。通过这些研究,对表面粗糙度的AFM测量方法在全面性和有效性方面进行了完善,提出了粗糙度描述时有必要给出的相关参数。
冯峰瞿体明肖绍铸张燕怡史锴韩征和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哈氏合金表面粗糙度抛光
使用聚乙二醇辅助TFA-MOD法快速制备YBCO薄膜的研究
在本研究中,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添加剂(PEG2000)被用于改性前驱溶液,可以将热分解用时从传统TFA-MOD法的超过10小时大幅度缩短到约15分钟,而不会出现褶皱、气泡或者开裂问题.通过对PEG2000添加剂质...
冯峰吴蔚薛韵然黄荣厦史锴瞿体明韩征和
用化学溶液法制备银基底Bi-2212超导薄膜
2014年
Bi2Sr2CaCu2Ox(Bi-2212)薄膜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在低温下具有优异的性能,因此备受青睐,已经有不少研究小组采用真空或非真空方法成功制备出高质量的Bi-2212薄膜。一般而言,单晶基底被广泛用于Bi-2212薄膜的制备。与单晶基底不同,银基底无织构,但银基底的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Bi-2212的c轴织构和临界电流密度有影响。并且由于银基底对Bi系高温超导材料具有较低表面能,因此Bi-2212薄膜可以在银基底上稳定存在。以乙酸-氨水溶液为基础,开发了一种在银基底上制备Bi-2212薄膜的方法,对其中的关键步骤做了详细的研究,主要包括银基底的抛光、化学溶液的配制、烧结温度等。重复旋涂-热解过程可以消除经由一次旋涂热解带来的气泡;另外在银基底和低氧分压条件下,Bi-2212的成相温度点下移,在790℃保温5 h即可制备出单相Bi-2212薄膜。扫描电镜(SEM)观测表明,薄膜表面均匀平整无裂纹。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Bi-2201相开始出现并且其衍射峰的强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迅速增加;当烧结温度为850℃时,出现了一种棒状相,能谱(EDS)分析表明该棒状相是一种缺Cu相。
邓舒同瞿体明林冠韩征和
关键词:BI-2212超导薄膜化学溶液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