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

作品数:37 被引量:111H指数:7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历史地理
  • 6篇艺术
  • 4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评弹
  • 4篇苏州评弹
  • 3篇艺人
  • 3篇世系
  • 3篇从艺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变迁
  • 2篇史学
  • 2篇同乡会
  • 2篇宗族
  • 2篇文化
  • 2篇共产党
  • 1篇弹词
  • 1篇第五次反围剿
  • 1篇都市
  • 1篇断面
  • 1篇兴衰
  • 1篇行政区
  • 1篇行政区划
  • 1篇鸦片

机构

  • 37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7篇唐力行
  • 7篇钱杭
  • 4篇邵雍
  • 3篇徐茂明
  • 3篇刘晓海
  • 2篇周育民
  • 2篇姚霏
  • 1篇池子华
  • 1篇解军
  • 1篇吴俊范
  • 1篇金坡
  • 1篇苏智良

传媒

  • 4篇史林
  • 3篇社会科学
  • 2篇历史研究
  • 2篇历史教学问题
  • 2篇都市文化研究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开放时代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曲艺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史学月刊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党史研究与教...
  • 1篇徽州社会科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区域研究到区域比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9
2008年
社会史研究正在向区域研究的纵深发展。为实现整体史的研究目标,学者们一方面注重区域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则注意区域间的互动,由区域研究走向区域比较研究。新近召开的"比较视野下的地域社会研究———徽州与江南的文化认同与地方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就史学界关注的区域比较的理论和实践、江南区域的文化认同与经济发展、区域文献资料的开拓和利用等学术前沿问题,作了介绍和深入探讨。
唐力行徐茂明
关键词:整体史
论“后宗族形态”被引量:4
2011年
"前宗族形态"指有聚合无世系,其历史趋势是以源于一宗的父系世系整合族类关系;"后宗族形态"指有世系无聚居,其历史趋势是父系世系与传统的族居形式逐渐脱离,并衍化为一种文化性范畴。中国明清以来直至近现代社会中广泛发生的联宗活动以及所由形成的联宗组织,就具有进入"后宗族形态"的基本特征。而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后宗族形态"有可能成为中国宗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
钱杭
关键词:世系
福建事变前后陈铭枢等人与共产党的交往
2009年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中共在上海的地下组织通过工会、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积极支援19路军抗战。但是处在王明"左"倾错误统治之下的临时中央以及共产国际对蔡廷锴、蒋光鼐等人持批判、否定态度。另一方面中共在上海的地下组织与陈铭枢有秘密来往。1933年5月陈铭枢从欧洲回国后,为使十九路军摆脱困境,派人到上海与中共联络。9月李济深、陈铭枢起草了19路军司令部给中共的建议,并为自己的谈判代表开出了全权证书。中共上海中央局收到建议书后马上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作了报告。与苏联有密切关系的共产国际在对待19路军和福建事变的问题上总体上说是错误的。时任中共中央负责人的博古秉承共产国际的旨意,没有给19路军和福建人民政府以应有的支持和帮助,结果自己也失去了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历史机遇,被迫走上了漫漫长征路。
邵雍
关键词:共产党交往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是中共中央在苏区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它直接关系到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成败。共产国际在会议议程、军事战略、经济政策、工会政策以及中央领导机构的人选问题上事先均作了仔细的安排,并与中共中央有过沟通。这次会议全面肯定、维护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政治上的"左"倾错误,并将这种错误发展到顶点,因此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被迫长征。毛泽东没有参加五中全会,会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不同意中共中央让毛泽东赴苏的动议,后又对全会的政治决议中一些极左的观点进行了批评。另一方面,这次全会将毛泽东、张闻天和王稼祥等选入政治局,为今后的拨乱反正提供了组织上的可能性。全会选出的中央领导机构(尽管在遵义会议上主要领导人有了变动)在长征途中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邵雍
关键词:共产国际中央领导机构
从江南的视野看徽州
2021年
徽州本属江南,从古代行政区划来讲,徽州与苏州都属于一个大江南。在上古九州传说中,苏州与徽州同属于扬州之域。春秋的时候,苏州建立过一个吴国,徽州就属于吴国。此后,徽州与苏州的统属偶有分合。宋朝时同属江南道,元朝同归江南行省,明朝同属南直隶,清初同隶江南省,就是今天的江苏、上海、安徽三省市,到乾隆二十五年,正式划分为两个省一个江苏省一个安徽省。
唐力行
关键词:南直隶行政区划
中韩日三国民间祖先崇拜中的祭祀权问题
<正>祖先崇拜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尤其在东亚和东南亚受到儒家文明影响的各个地区,祖先崇拜更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体系庞杂;不仅成为民间风俗中的一大特色,而且对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特征也有深远的影响。
钱杭
文献传递
《史记》“同母者为宗亲”简论
2012年
"同母者为宗亲"是中国古代亲属制度史上的一个著名命题,该命题是否会导致对"父之党为宗族"这一基本原理的质疑?或者中国古代是否有过对宗亲认定原则的二元并存?笔者的结论是,"同母者为宗亲"。不过是在父系世系前提下,对基于同母者感情较为亲密这一人类共通事实的一种表述有欠准确的认定。宗族内部对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形成的同父异母兄弟群进行的分组,既不会在理论上,也不会在实践上对宗亲所赖以形成的父系世系原则造成任何意义上的颠覆。中国古代对宗亲的二元认定并不存在。
钱杭
关键词:宗亲世系
民国时期高校教师公派出国访学制度特征及启示
2023年
教师公派出国作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的重要途径,不仅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培养高层次人才、推进学科建设的必要之举。民国时期,在国民政府、高校和国外公共组织的推动下,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的资助方式多样,选拔程序较为严格,具有学术休假和奖励的性质。出国国别以欧美国家为主,资助的学科以自然科学和实用性学科为主。探究这一制度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轫和发展历史进程中,对于高等学校的发展、学科的建设以及教师队伍的培养所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对于我们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徐松如
关键词:民国时期高校教师
90年前的上海:远东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
2011年
20世纪20年代初的上海不仅是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起航地,也是苏俄和共产国际苦心经营的远东基地、朝鲜革命力量壮大和博弈的舞台以及日本共产主义运动的海外中转站。上海之所以成为远东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内外交通、对境外人士无出入限制的高度国际化有关,也因为具有宽松的政治氛围、发达的文化传播机制和良好的人力资源。
姚霏苏智良
关键词:共产主义运动
近代“打工妹”群体研究的几个断面--以苏南地区为中心被引量:8
2010年
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批青年女性走出封闭的乡村,走向喧闹的城镇,务工经商,形成近代社会的"打工妹"群体。综合考察近代苏南"打工妹"群体的数量、自然构成、社会构成以及进入城市劳务市场的"路径",可以断定:"打工妹"人数远远超过"打工仔",形成近代社会变迁中农民工大流动的"苏南特色";籍贯构成上,打工妹作为苏南农民工的主流,具有来源地广泛的特点,但苏南人占主流;年龄构成上,16岁至35岁的精壮劳力构成"打工妹"的"主力军";"做厂"和从事家政服务,在打工妹的职业构成中居于主流地位;打工妹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并不似打工仔那样具有游刃有余的"随意性",其求职之路充满坎坷、艰难。
池子华
关键词:打工妹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