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

作品数:203 被引量:1,374H指数:21
相关作者:徐伟锋刘涛支玉明朱瑞佳张燕娇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理学院上海大学理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51篇会议论文
  • 2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2篇电气工程
  • 16篇理学
  • 15篇化学工程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建筑科学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1篇缓蚀
  • 31篇缓蚀剂
  • 29篇电化学
  • 19篇水处理
  • 17篇缓蚀作用
  • 15篇废水
  • 14篇电厂
  • 13篇气相缓蚀剂
  • 11篇阻抗
  • 11篇极化曲线
  • 11篇交流阻抗
  • 10篇金属
  • 10篇混凝土
  • 10篇发电
  • 10篇钢筋
  • 9篇钨酸
  • 9篇钨酸钠
  • 9篇纳米
  • 9篇聚天冬氨酸
  • 8篇絮凝

机构

  • 202篇上海电力学院
  • 39篇上海大学
  • 10篇同济大学
  • 6篇华东理工大学
  • 6篇厦门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4篇东北电力大学
  • 4篇宝山钢铁股份...
  • 4篇上海理工大学
  • 3篇上海外高桥发...
  • 2篇东北电力学院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安徽铜陵发电...
  • 2篇上海奉贤燃机...
  • 1篇宝钢集团有限...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作者

  • 69篇张大全
  • 36篇周国定
  • 35篇高立新
  • 29篇徐群杰
  • 18篇钟庆东
  • 15篇王罗春
  • 11篇施利毅
  • 11篇万宗跃
  • 11篇葛红花
  • 11篇朱律均
  • 10篇印仁和
  • 9篇曹为民
  • 7篇刘涛
  • 6篇赵由才
  • 6篇张万友
  • 6篇丁桓如
  • 6篇林昌健
  • 6篇豆斌林
  • 6篇张剑平
  • 5篇吴文权

传媒

  • 19篇腐蚀与防护
  • 11篇上海电力学院...
  • 11篇第十四次全国...
  • 9篇材料保护
  • 7篇华东电力
  • 4篇电瓷避雷器
  • 4篇物理化学学报
  • 4篇环境卫生工程
  • 4篇清洗世界
  • 4篇第十五届全国...
  • 3篇化学学报
  • 3篇中国腐蚀与防...
  • 3篇中国科教创新...
  • 3篇2003全国...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化工环保
  • 2篇功能材料
  • 2篇环境污染治理...
  • 2篇精细化工
  • 2篇腐蚀科学与防...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23篇2008
  • 31篇2007
  • 21篇2006
  • 13篇2005
  • 37篇2004
  • 16篇2003
  • 8篇2002
  • 11篇2001
  • 1篇2000
2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汽车冷却液中二羧酸化合物对A356铸造铝合金的缓蚀作用研究
李康沈黎莉高立新张大全
电化学法对印染废水COD的处理效果研究
印染废水一直是国内外难处理的工业 废水之一。电化学法常被称为一种清洁的处 理工艺,三维电极是在传统二维电解槽电极间装填粒状或其他碎屑状电极材料,形成许 多微电极,在工作电极材料表面发生电化学 反应[1]。本实验采用三维电...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新型Ru@Pt薄膜电极的构建及其现场ATR-SEIRAS研究
如何大幅降低催化剂中贵金属Pt担量和提高其抗CO中毒能力是实现燃料电池走向实用化的重要问题。基于双功能和电子效应机理,Pt基二元合金特别是Pt-Ru合金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选择。由于电催化发生于表面,合金内部大部分Pt实际上...
李巧霞徐群杰余爱水蔡文斌
关键词:薄膜电极贵金属铂电极
文献传递
铂电极上吸附芳香分子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应用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法分别研究了0.1mol?L-1HClO4中对硝基苯甲酸(PNBA)和0.1mol?L-1KClO4中吡啶(Py)在铂电极上的吸脱附.结果表明在较高电位下(0.3~0.7Vvs.SCE)PNBA是通过其羧基脱质子后羧酸根的两个氧原子等位吸附在Pt电极表面,而随着电位的负移,除PNBA逐步脱附外,还呈现出单个氧原子吸附的谱学特征.光谱强度与电位的关系表明PNBA在铂电极表面吸脱附的中间电位约为0.2Vvs.SCE.吡啶的吸附主要是通过氮原子的孤对电子及脱氢后的α碳原子与Pt电极表面键合.在较宽的电位区间(0.4~-0.4Vvs.SCE)吡啶的吸附方式和取向基本维持不变.
严彦刚徐群杰蔡文斌
关键词:对硝基苯甲酸吡啶
SRT对A^2/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被引量:28
2007年
以小试规模A2/O工艺结合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2D),考察了实际污水中污泥龄为8、10、12、15d时对脱氮除磷的影响,并建立了A2/O数学模型进行模拟与优化。结果表明,除碳和脱氮率基本不受污泥龄的影响,去除率分别为80%~88%和57%~65%;聚磷菌释磷和吸磷受污泥龄的影响较大,以12d时脱氮除磷效率为最高,出水基本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COD、NH3-N和P在各反应器内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在短污泥龄时受模型结构限制,NO3--N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在长污泥龄时NO3--N的模拟精度达93%,所建立的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工艺运行;通过分析模拟优化结果,得出最佳污泥龄约为13d,与试验结果基本相吻合。
徐伟锋顾国维陈银广
关键词:生物脱氮除磷数学模型
应用方差分析探讨影响电厂高速混床阻力大的主要因素
2002年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方差分析原理 ,对影响火力发电厂混床阻力大原因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探讨 ,为改造设备、提高混床出水质量提供了可靠的论据。
张萍刘礼桢谈仪蒋爱国
关键词:方差分析电厂高速混床压降树脂
卷材用聚氨酯抗菌涂料的研制被引量:10
2006年
为了研制合适的、具有优异抗菌性能的卷材用涂料/涂层,根据颜料体积浓度(PVC)、临界颜料体积浓度(CPVC)对卷材涂料耐腐蚀性、附着力等性能的影响,结合卷材涂料黏度、固含量等性能指标,选取合适的材料,设计并研制了聚氨酯抗菌涂料与涂层。大肠杆菌试验表明,该涂层在抗菌剂含量质量分数为0.5%时,抗菌率达99.9%,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涂料、涂层的基本性能测试表明,各项性能均符合要求。
张文涛施利毅钟庆东朱惟德杭建忠
关键词:抗菌涂料卷材聚氨酯
蒙脱土改性气相缓蚀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蒙脱土对吗啉类气相缓蚀剂进行改性,通过气相防锈甄别试验和气相缓蚀能力试验,对改性气相缓蚀剂进行了防锈性能评定,结果表明,蒙脱土的引入增强了气相缓蚀剂的缓蚀能力。密闭空间挥发减重试验表明,改性气相缓蚀剂的挥发能力有所提高。模拟大气腐蚀水的电化学极化曲线表明,蒙脱土的引入进一步增大了对阳极和阴极电化学过程的抑制作用。
张大全陈雪朱瑞佳高立新
关键词:蒙脱土极化曲线
绿色气相防锈材料的研究与展望被引量:6
2007年
本文对气相缓蚀剂的原理和发展进程作了系统性阐述。概括了气相缓蚀剂缓蚀机理和分子结构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气相防锈材料的加工成型和应用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展望了该技术领域内气相缓蚀剂技术的研究方向。
张大全
关键词:大气腐蚀气相缓蚀剂
缓蚀剂对化学机械抛光液中铜的保护作用
本文考察了色氨酸(Try)对化学机械抛光液中的保护作用,通过复配技术研究了Try和苯并三氮唑(BTA)对化学机械抛光液中铜的协同保护作用。选择Try和BTA复配,作为化学机械抛光液中铜缓蚀剂。采用电化学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
吴崇田张大全高立新廉进卫
关键词:缓蚀剂色氨酸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